焦虑抑郁患者的认知模式(下)|| 大象科普论坛

文摘   2024-09-27 06:00   重庆  

医学之光 | 第327期


焦虑抑郁患者的认知模式(下)



认知疗法是基于亚伦-贝克(Aaron T. Beck)的焦虑和抑郁认知模型建立的,该方法不仅在心理层面有着明确的收益,而且目前也已经发现了其神经生理层面的证据。


上期科普介绍了该疗法的理论,本期将介绍其神经生理证据及在抑郁焦虑治疗中的效用。


本文节选翻译自亚伦-贝克自己的一片研究论文,原文Cognitive theory and therap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onvergence with neurobiological findings于2010年发表在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杂志。

0

1


认知疗法的神经基础



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患有抑郁或焦虑症的人在应对情绪刺激时,杏仁核和扣带下皮层的激活会增加,而背外侧和腹外侧前脑皮层的活动会减少。


Ochsner的研究认为,高阶皮质区域,如眶额叶皮层、ACC(前扣带回皮层)以及内侧和外侧前额叶皮层都参与了对情绪的认知控制。


被要求抑制不想要的想法的健康人会表现出ACC和背外侧PFC(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增加。


对认知再评价的实验研究表明,认知再评价能有效减少应激事件任务中的负性情绪,并与背外侧和腹外侧前脑功能区和ACC的激活增加以及杏仁核的活动减少有关。


抑郁症患者在重新评价负面图像时,右侧前脑功能区的活化程度较高,而左侧前脑功能区的活化程度较低,这表明前脑功能区自上而下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不足。


认知疗法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为我们了解认知和神经生理变化的中介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Linden的研究提出,认知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减少焦虑症患者的前额纹状丘脑的活动,此外他还认为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可能是通过改变自上而下的过程,而药物治疗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过程来减轻症状,但在所有研究中,认知疗法的成功治疗都与前额叶代谢的增加和减少有关。


还有证据表明,CBT增加了腹侧和背侧前扣带回皮层(ACC)、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和右侧腹外侧皮层的活动,并减少了杏仁核、海马、丘脑周围灰质、颞叶前部和内侧皮层的活动。


ACC和mPFC被认为与高阶执行认知功能有关,如工作记忆、推理、问题解决、自我参照处理和对情绪的认知控制;这些认知过程也是认知疗法的工作目标。


这些发现与认知疗法主要通过影响高阶执行功能(如问题解决、认知再评价和自我参照思维)来减轻症状的观点是一致的。


关于认知疗法对抑郁症影响的最重要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是由Goldapple进行的,他们对17名患有MDD的门诊患者进行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测量。


分析结果显示,CBT组的海马和背侧中脑代谢活动显著增加,而内侧和外侧前额叶皮层以及眶额区域的活动则普遍减少,该作者也认为CBT可以通过调节自上而下的认知过程来减少抑郁症状,这些过程涉及负面联想记忆的编码和检索、反刍的产生以及无关信息的过度处理。


在另一项研究中,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完成对情绪化词语的自我评分时进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前扣带回下皮层对情绪化词语的反应性降低、杏仁核反应性升高的患者,在接受16次认知治疗后获得了更强的恢复能力。


这些结果意说明,认知治疗对情绪反应性增高和调节控制能力减弱的抑郁症患者最为有益。


一项针对社交焦虑的团体CBT与西酞普兰的正电子断层扫描研究发现,两种治疗方法都能显著改善症状,并减少杏仁核以及海马区的区域脑血流量。


这些研究共同表明,通过认知疗法和CBT治疗焦虑症或抑郁症,症状的改善与涉及自下而上情绪处理的杏仁核海马皮层下区域活动的减少以及涉及情绪认知控制的mPFC、眶额叶皮层和ACC 自上而下过程活动的改善有关。




0

2


认知疗法在焦虑症、抑郁症中的效用



认知疗法是一种复杂的治疗干预措施,涉及认知、行为、人际和情感反应等多个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被认为是改变有偏见的信息处理(即认知调解)


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认知疗法能改变消极认知,这种改变先于并预示着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减轻。


大多数研究报告显示,认知疗法显著减少了消极思维,同时增加了对积极认知。


认知疗法还能减少焦虑症患者的被威胁感。


此外还有证据表明,认知疗法能改变信息处理偏差,尤其是对焦虑症。


认知疗法或CBT可以显著减少对威胁的注意偏差。


此外,进行注意力训练也能扭转威胁偏向,显著减轻焦虑症状。


这种训练被认为是一种调整注意力从而纠正注意力威胁偏差的方法,而不是一种促进回避威胁的策略。


认知疗法在促进改变更深层、更持久的认知结构或模式(抑郁症易感性的特征)方面可能具有更特殊的效果。


例如,在一项针对认知疗法和药物治疗的研究中,随机分配接受认知疗法加药物治疗的MDD患者在治疗后比单独接受药物治疗的组别显示出更强的积极模式内容的组织性和相互关联性。


这种对积极模式的强化巩固会有助于形成更积极的自我参照处理风格。


此外,与药物治疗相比,认知疗法在治疗后的认知反应性(即对消极模式内容的认可程度)明显降低;先前研究发现认知反应性的增加与抑郁复发率的升高有关。


在这些研究中,认知反应性是指在诱发消极情绪状态后出现的思维和信念内容以及信息处理方式的差异。


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抑郁症方面,结果表明,与非临床对比样本相比,易患抑郁症的抑郁易感群体在受到悲伤情绪刺激后会认可更多的消极信念,并表现出更强的消极信息处理偏差。


总之,有相当多的经验支持认知调解是认知疗法的关键机制。


认知疗法是一种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它能改善情绪处理,具体表现为消极思维的减少、信息处理偏差的改变,以及从消极模式激活到认可更积极的态度和信念的转变。


其他研究表明,认知偏差的训练和认知控制的改善可以减少情绪障碍的症状,这与认知中介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情绪处理的改善是治疗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3


小结



对于症状不算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在考虑药物治疗前,也可以先尝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疗法目前不仅在临床上有着较好的研究支持,在实验中也发现了其能对大脑功能包括认知模式产生影响。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心理治疗,认知疗法的起效速度也是令人满意的,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试。







END

注:本文为翻译文献










【进入大象社群通道请点击】走进大象


  

责编|棋紫   面朝大海 | 审核    动图设计|KesanN 
叶片插图、二维码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 Yogurt



大象心理世界
用文字和声音传播爱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