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父母有局限性,孩子有成长能量 || 大象阅读

文摘   2024-11-11 06:00   江苏  

生命之美 | 第 409 期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家人才团聚过。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
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
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
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 黄鳍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摘录

1


原生家庭不是决定

性格命运的唯一因素





2021年,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引发热议,很多人看了都非常受触动。


你会发现黄国平博士的原生家庭是很糟糕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离开家,父亲对他不管不顾,还偷他勤工俭学的钱去买酒,一直照顾他的婆婆早早去世,家庭条件非常艰苦。


但他聪明好学,意志顽强,在人生中得到了很多善良人的帮助,让他得以从村里最穷的家庭走出来,成为了 AI 研究员。他也希望把曾经得到的善意回报给社会。


他阳光积极,很多同学同事都非常佩服他的人格:坚毅、乐观、甚至有些伟大。如果我们分析他性格的成因,你会发现,虽然原生家庭给他带来很多阻碍,但他借助善意的力量,克服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难关,坚持了下来。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能非常明确地感受到,原生家庭绝不是决定一个人性格和命运的唯一因素,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2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走上自我成长之路







作者: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



对于一些刚刚觉醒的人,身边又缺少可以指导的心理医师,这本《原生家庭》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作者用了半本书介绍,在有毒家庭体系成长起来的孩子如何自我成长。


第一步:发泄愤怒和释放悲伤。


对大多数的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的神,打心底里爱着他们。有时,为了维护一个家的完整性,不管自己受了多大的伤害也会憋在心里。


作者的工作坊里有一个“乱伦治疗小组“,加入的成员是在家里受到父亲性侵或性骚扰的女性,她们保守家庭秘密,心里的痛无法言说,很多人的婚姻破裂,还有的因嫌弃自己身体而滥交。


经过小组成员的沟通,她们意识到父亲的暴行对自己的伤害是多么巨大,很多人当场嚎哭或暴跳,情绪才得以宣泄。


情绪是人的本能反应之一,当一个人受到伤害,无论是愤怒、害怕、悲伤,说出来,就像堵住的水流往外喷涌一样,内心才能开始平静。


第二步:整理你的观念。


荣格说,人是观念的产物。对此,我深信不疑。


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认知世界的最初观念,模仿他们的举止言谈,若不经思索,你很可能活得像你的父母。


张爱玲的《金锁记》里一个刻薄得要命的七巧,她的女儿长安十四、五岁时,“每逢她单叉着袴子,揸开了两腿坐着,两只手按在胯间露出的凳子上,歪着头,下巴搁在心口上凄凄惨惨地瞅住了对面的人说道:”一家有一家的苦处呀,表嫂——家有一家的苦处!”——谁都说她是活脱的一个七巧。


你们看,长安就是不经思索地模仿她母亲的行为,说出的话也是一个脑袋里想出来。


武志红曾在文中劝导读者,仔细地审视你的观念,哪些对,适用范围是什么,哪里不对,要如何摒弃。


第三步:自我界定。


很多母亲把孩子看成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而不视为独立的个体。很多操控、侵犯也就理所当然了。


我们经常在社会新闻中看到任意打骂孩子的父母,他们把孩子看做私人物品,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谈不上尊重,更意识不到善待。


作者说无论你受到什么样的伤害,你都有保持情感完整性和忠于你内心想法的自由。这些是生而为人的权利,是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不用有任何的怀疑。


第四步:不再自我惩罚。


孩子天生有热爱父母的倾向,当他们受到伤害,尚不懂事时都怀疑是自己错了,父母才这样对待自己。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他们会进行自我惩罚。


比如酗酒型父母成长下的孩子,挑选结婚对象时,很大概率会选择有酗酒倾向的人。目的是为了通过拯救酗酒的配偶,完成心中拯救父母的愿望,那么,自己也不用再惩罚自己了。


对此,作者说父母和孩子有各自的责任,把属于父母的责任归还给他们。父母酗酒没有尽到家庭责任,那么身为孩子,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就好了。


第五步:与父母对峙。


很多心理医师都有种息事宁人的态度,但是本书的作者偏不,她是敢于正视问题的勇者。她鼓励来访成员与父母对峙,面谈也好,写信也好,目的要让父母知道他们曾经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这不是无事生非,这是疗愈自己。她鼓励读者在与父母对峙前要做好准备,包括怎么说,怎么做,受到干扰时怎么突破,演练等。


王猛的长文,与其说是控诉,不如说也是一次与父母的对峙。但是,他的父母并不认可他的说法,也不道歉。这不能说对峙没有用,起码在自己身上这是一份勇气。


作者说:“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因为,从今以后,你再不受制于身陷与父母关系的旧有角色不得解脱的恐惧感了。


为什么王猛要发长文控诉父母呢?为什么作者要用半本书的版面讨论如何摆脱“有毒“的父母呢?


主要是摆脱有毒父母带来的模式对今后的伤害,就像作者说:“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3


父母有局限性

孩子有成长能量






婴孩就像一棵种子,如果有幸,生在擅于为人父的梁启超式的家庭里,可喜。


如果不幸,生在王猛式有毒的家庭里,不如意,但也不用自悲自怜,掌握一些心理方法,学会自我成长,人生的路还是一条康庄大道。


我们有时会倾向于把所有的责任推向父母:都是他们的错,所以我今天才这么痛苦。而在我们需要看到父母的有限性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的是:


  • 每个孩子都有成长能量。
孩子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脆弱,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当过于强调父母造成的影响,说“父母皆祸害”时,忽略的是孩子自己原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创造自己生命状态的能力。

当我们试图将责任全部交给父母时,我们也必然要为父母不可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完全满足我们,而承受相应的失望;

同时也会因我们自己没有担负起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而失去感受自己能力的机会,进而失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后的心灵自由。

一方是父母没有能力,另一方是我们对他们过高期待,这样一个落差,最终导致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的痛苦。

  • 放弃对父母不现实的期待,接受他们的有限性。
承认他们真的没有能力做到完全好,并且有能力吸收来自父母的好的体验,这些好的体验可以中和我们内心的伤害性感受,帮我们在内心建立对他人的信任,从而使我们有可能朝向健康的人格发展。

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真的要实现,可能会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会经历一段惊心动魄的成长过程。

这或许就是黄国平博士的成长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








结语


《原生家庭》并不是特效药,看了就能解决问题。

修复心灵的创伤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像外科手术需要时间复原。但它教我们去重视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压抑它。去找寻自我,而不是去追逐他人。

当我们寻找到自己,不再以受害者的姿态行事,我们的孩子就会有个健康的家庭模式。

没人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里。











  

动图设计|KesanN 
叶片插图、二维码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 Yogurt






大象心理世界
用文字和声音传播爱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