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美 | 第 409 期
——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摘录
1
原生家庭不是决定
性格命运的唯一因素
2021年,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引发热议,很多人看了都非常受触动。
你会发现黄国平博士的原生家庭是很糟糕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离开家,父亲对他不管不顾,还偷他勤工俭学的钱去买酒,一直照顾他的婆婆早早去世,家庭条件非常艰苦。
但他聪明好学,意志顽强,在人生中得到了很多善良人的帮助,让他得以从村里最穷的家庭走出来,成为了 AI 研究员。他也希望把曾经得到的善意回报给社会。
他阳光积极,很多同学同事都非常佩服他的人格:坚毅、乐观、甚至有些伟大。如果我们分析他性格的成因,你会发现,虽然原生家庭给他带来很多阻碍,但他借助善意的力量,克服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难关,坚持了下来。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能非常明确地感受到,原生家庭绝不是决定一个人性格和命运的唯一因素,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2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走上自我成长之路
作者: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
对于一些刚刚觉醒的人,身边又缺少可以指导的心理医师,这本《原生家庭》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作者用了半本书介绍,在有毒家庭体系成长起来的孩子如何自我成长。
第一步:发泄愤怒和释放悲伤。
对大多数的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的神,打心底里爱着他们。有时,为了维护一个家的完整性,不管自己受了多大的伤害也会憋在心里。
作者的工作坊里有一个“乱伦治疗小组“,加入的成员是在家里受到父亲性侵或性骚扰的女性,她们保守家庭秘密,心里的痛无法言说,很多人的婚姻破裂,还有的因嫌弃自己身体而滥交。
经过小组成员的沟通,她们意识到父亲的暴行对自己的伤害是多么巨大,很多人当场嚎哭或暴跳,情绪才得以宣泄。
情绪是人的本能反应之一,当一个人受到伤害,无论是愤怒、害怕、悲伤,说出来,就像堵住的水流往外喷涌一样,内心才能开始平静。
第二步:整理你的观念。
荣格说,人是观念的产物。对此,我深信不疑。
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认知世界的最初观念,模仿他们的举止言谈,若不经思索,你很可能活得像你的父母。
张爱玲的《金锁记》里一个刻薄得要命的七巧,她的女儿长安十四、五岁时,“每逢她单叉着袴子,揸开了两腿坐着,两只手按在胯间露出的凳子上,歪着头,下巴搁在心口上凄凄惨惨地瞅住了对面的人说道:”一家有一家的苦处呀,表嫂——家有一家的苦处!”——谁都说她是活脱的一个七巧。
你们看,长安就是不经思索地模仿她母亲的行为,说出的话也是一个脑袋里想出来。
武志红曾在文中劝导读者,仔细地审视你的观念,哪些对,适用范围是什么,哪里不对,要如何摒弃。
第三步:自我界定。
很多母亲把孩子看成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而不视为独立的个体。很多操控、侵犯也就理所当然了。
我们经常在社会新闻中看到任意打骂孩子的父母,他们把孩子看做私人物品,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谈不上尊重,更意识不到善待。
作者说无论你受到什么样的伤害,你都有保持情感完整性和忠于你内心想法的自由。这些是生而为人的权利,是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不用有任何的怀疑。
第四步:不再自我惩罚。
孩子天生有热爱父母的倾向,当他们受到伤害,尚不懂事时都怀疑是自己错了,父母才这样对待自己。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他们会进行自我惩罚。
比如酗酒型父母成长下的孩子,挑选结婚对象时,很大概率会选择有酗酒倾向的人。目的是为了通过拯救酗酒的配偶,完成心中拯救父母的愿望,那么,自己也不用再惩罚自己了。
对此,作者说父母和孩子有各自的责任,把属于父母的责任归还给他们。父母酗酒没有尽到家庭责任,那么身为孩子,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就好了。
第五步:与父母对峙。
很多心理医师都有种息事宁人的态度,但是本书的作者偏不,她是敢于正视问题的勇者。她鼓励来访成员与父母对峙,面谈也好,写信也好,目的要让父母知道他们曾经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这不是无事生非,这是疗愈自己。她鼓励读者在与父母对峙前要做好准备,包括怎么说,怎么做,受到干扰时怎么突破,演练等。
王猛的长文,与其说是控诉,不如说也是一次与父母的对峙。但是,他的父母并不认可他的说法,也不道歉。这不能说对峙没有用,起码在自己身上这是一份勇气。
作者说:“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因为,从今以后,你再不受制于身陷与父母关系的旧有角色不得解脱的恐惧感了。
为什么王猛要发长文控诉父母呢?为什么作者要用半本书的版面讨论如何摆脱“有毒“的父母呢?
主要是摆脱有毒父母带来的模式对今后的伤害,就像作者说:“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3
父母有局限性
孩子有成长能量
婴孩就像一棵种子,如果有幸,生在擅于为人父的梁启超式的家庭里,可喜。
如果不幸,生在王猛式有毒的家庭里,不如意,但也不用自悲自怜,掌握一些心理方法,学会自我成长,人生的路还是一条康庄大道。
我们有时会倾向于把所有的责任推向父母:都是他们的错,所以我今天才这么痛苦。而在我们需要看到父母的有限性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的是:
每个孩子都有成长能量。
当我们试图将责任全部交给父母时,我们也必然要为父母不可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完全满足我们,而承受相应的失望;
一方是父母没有能力,另一方是我们对他们过高期待,这样一个落差,最终导致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的痛苦。
放弃对父母不现实的期待,接受他们的有限性。
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真的要实现,可能会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会经历一段惊心动魄的成长过程。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