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2024年艺术治疗师大会:拓展单元——“中英艺术治疗与精神健康国际交流会”

文摘   2024-11-11 11:49   北京  



2024年11月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治疗工作室、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2024艺术治疗师大会“中英艺术治疗与精神健康国际交流会”于中央美术学院顺利举行,该板块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治疗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宿子依担任学术主持。


 

此次交流会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中英两国在艺术与精神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艺术在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提升社会福祉方面的作用。通过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的形式,深入交流艺术治疗和多元艺术在医院场景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推动学术创新和跨学科交流合作,提升艺术治疗的社会影响力,推动艺术治疗和多元艺术在医疗、社区等语境的广泛应用。

 


本次交流会的参会嘉宾包括Kimberley Iyemere女士 (剑桥和彼得伯勒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 信托基金-艺术治疗主管, 艺术治疗师),Louise Howitt博士 (ArtSIG执行委员会成员,精神科医师,专长残障人士舞动工作),Robert Hafes博士(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艺术专科兴趣小组(ArtSIG)执行委员会成员,精神科医师),Adam Hines-Green博士 (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驻校艺术家 Artist in Residence,医生,雕塑艺术家),庞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周福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精神科主任医师),铁常乐(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贾丽娜(北京小汤山医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



第一板块:主题发言




01

整合艺术治疗于心理健康服务

Integrating Art Therapy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Kimberley Iyemere

剑桥和彼得伯勒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 信托基金-艺术治疗主管, 艺术治疗师


Kimberley Iyemere女士以“整合艺术治疗于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英国艺术治疗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艺术与健康领域的重要地位。她指出,英国的艺术治疗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左右,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已经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在随后的发言中,Kimberley Iyemere女士特别强调了艺术治疗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她指出,艺术治疗师必须在英国卫生专业委员会(HCPC, Health Professions Council)注册,以确保其专业资格和执业安全。HCPC为艺术治疗师制定的能力标准旨在保障他们在执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这些标准会定期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和提升患者的安全保障。此外,Kimberley Iyemere女士提到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的重要作用。该机构专注于为英国的卫生与社会护理领域提供基于证据的建议,确保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NICE的建议由独立委员会制定,这些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医疗专业人士、普通公众以及利益相关者,确保了各方观点的广泛性和权威性。



在分享具体案例时,Kimberley Iyemere女士介绍了艺术治疗在双向情感障碍和进食障碍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实际的研究数据和成果。她还关注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包括成人、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特别强调了艺术治疗对痴呆症老年人的支持作用。通过展示接受艺术治疗患者的真实反馈,Kimberley Iyemere女士生动地说明了艺术治疗在促进心理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深远影响,突显了其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02

舞蹈与动作——一种身心艺术形式

Dance and Movement——an art form for both body and mind


Louise Howitt

ArtSIG执行委员会成员,精神科医师,专长残障人士舞动工作


Louise Howitt博士以“舞蹈与动作——一种身心艺术形式”为主题分享了艺术治疗中舞蹈与动作的形式在英国医疗中的实际应用。Louise Howitt 博士首先介绍了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治疗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医疗中辅助治疗的一部分。她提到,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与Essex合作大学基于NHS基金会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旨在探索舞蹈与动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Louise Howitt博士特别强调了伦敦国王学院正在进行的一项关于文化健康与福祉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关注艺术治疗在健康领域的介入效果,如患有帕金森病的群体,并通过这些研究获取更多证据以支持艺术治疗与医疗体系更好地融合。Louise Howitt博士还介绍了她个人参与的两个重要项目,一个是皇家芭蕾舞团(RBO)与NHS信托基金合作的项目,该项目运用一些经典曲目和音乐,通过舞蹈和动作表达特定主题,帮助参与者找到身体的自主性。另一个项目则是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如ADHD提供舞蹈和运动课程,通过角色扮演等创作性的方式帮助他们表达情感,改善身心健康。



最后,Louise Howitt博士讨论了舞蹈和运动疗法在英国的现状与挑战,这一身心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正式的心理治疗方式仍在发展过程中,在实证基础、科学研究、文化障碍等层面面临着挑战,同时她指出,舞蹈与动作作为一种可以调动全身心感官元素的艺术形式,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老年人等群体有重要作用。Louise Howitt博士的演讲展示了舞蹈与动作作为一种身心艺术形式在医疗和社会关怀中的潜力,强调了多学科合作对于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作用。




03

从素描到空间:通过艺术研究围产期护理个案

From Sketches to Spaces: A Case Study of Perinatal Care Through the Arts


Robert Hafes

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艺术专科兴趣小组(ArtSIG)执行委员会成员,精神科医师


Robert Hafes博士以“从素描到空间:通过艺术研究围产期护理个案”为主题,展示了围产期住院部中为患者提供的多样艺术活动和空间设计,分享了艺术在护理中的实践案例。他强调,艺术与科学不应割裂,多元视角对于理解艺术治疗的意义至关重要。艺术治疗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均有理论基础,探索其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Robert Hafes博士指出,围产期住院部的患者来自不同背景,这对医疗团队提出了挑战。“绘画本团体”(Sketchbook Group)是专为患者和工作人员设立的中性互动空间,鼓励他们建立绘画和日记的习惯,活动包括自由绘画、合作绘画和相互画像三个部分。自由绘画旨在让参与者表达情绪、进行自我探索;合作绘画则强调关系建立与共享创作,通过集体创作增强参与感,不依赖个人绘画技巧;相互画像帮助参与者面对脆弱,建立共情,尽管此过程可能带来不适,但最终参与者通常能找到力量感,这是参与度最高的活动之一。



此外,Robert Hafes博士探讨了治疗空间的重要性。他认为,治疗空间应当舒适、温暖、干燥、安全,并通过放置绿植、让患者在白色花盆上作画等方式,使患者更有主人翁意识,增强空间的支持性和治疗功能。最后,他总结道,艺术不仅是治疗的一种方式,更是反思不足、寻找更有效模式的契机。




04

工作中的艺术:关于和围绕精神病学的艺术实践

On the Job: an artistic practice around and about psychiatry


Adam Hines-Green

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驻校艺术家 Artist in Residence,医生,雕塑艺术家


Adam Hines-Green博士以“工作中的艺术:关于精神病学的艺术实践”为主题,深入介绍了他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实践。Adam Hines-Green博士同时担任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精神科医生和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的驻院艺术家,体现了他在医学和艺术之间的独特双重身份。在发言中,Adam Hines-Green博士展示了他的艺术创作项目,包括一系列装置艺术作品。这些项目包括与他同为精神科医生的父亲共同创作的作品,利用剧院等场所进行讲解,以生动的方式提高对精神健康的认知。他的作品如《Support is Kind》以及与演员Richard Green合作的《Based on Actual Events》,都探讨了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之间的关系。此外,他还介绍了《A Place Between Support and Restraint》和《Meantime》这两件作品,提供了一个反思环境脆弱感的空间。



作品《Prostansards》则展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强调医生的专业精神、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体现了医学实践的伦理维度。在谈及在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创作的项目《Practice》时,Adam Hines-Green博士阐述了项目的形成过程,利用医学院相关文献摘抄作为展览的一部分,探讨了精神科医生社会角色的演变。他分析了专业人士与业余人士之间的差异,以及对边界的界定,融入了许多历史观点和看法。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Adam Hines-Green博士对艺术在推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潜力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强调,艺术在治疗领域的潜能与挑战值得关注,我们需要抓住机会,通过艺术实践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保持对答案的持续开放态度。




05

艺术治疗赋能,人文医学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

Empowering through Art Therapy: Humanistic Medicine Drives High-Quality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庞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

党委副书记


庞宇医师以“艺术治疗赋能,人文医学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要围绕北京胸科医院在艺术治疗方面的实践和成果展开讨论。庞宇医师指出,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中国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医德理念,再到现代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医者精神,这些历史人物都强调了医疗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关注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他认为,艺术治疗正是这种人文医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它通过音乐、舞蹈、绘画和书法等多种形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北京胸科医院的艺术治疗实践,庞宇医师介绍了医院的“胸心港湾”项目,该项目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医院通过音乐治疗和舞动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庞宇医生分享了具体的案例,展示了这些艺术治疗活动如何在实际临床中取得显著效果,例如通过音乐治疗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通过舞动治疗增强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他指出,开展艺术治疗的病区在抗生素使用率、辅助用药和耗材使用等方面均有所改善,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体验的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成本。庞宇医师还强调了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认为如何更好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艺术治疗的本土化实践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议题。




06

艺术治疗在精神障碍早期干预中的应用前景

The Potential Role of Art Therapy in the Early Intervention of Psychosis


周福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精神科主任医师


周福春医师在主题为“艺术治疗在精神障碍早期干预中的应用前景”的演讲中,阐述了精神障碍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及当前临床干预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指出艺术治疗的加入可能带来有力的支持。他强调,由于精神障碍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完全治愈,常有残留症状,因此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干预主要面向青年群体,特别是青春期后期至成年早期,这一阶段是各类精神疾病的高发期。然而,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不足以及病耻感的影响,约40%的患者未及时就诊,部分患者甚至在就诊时试图掩盖创伤。


周福春医师提到,尚未发病时的药物使用争议较大,因为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早期干预团队会根据不同阶段和个体情况提供筛查和干预,只有在存在自杀风险时才考虑用药。此外,研究表明,创伤是精神病发作的重要诱因,针对创伤的干预有助于早期症状的缓解。在此背景下,艺术治疗或许能够有效减轻病耻感,为患者提供一种替代性干预方式。



最后,周福春医师介绍了其团队成员开展的艺术治疗工作案例。例如,通过“我的鱼骨图”和“我的枝叶图”,患者可以绘出自己的重大生活或心理事件,借此梳理过往经历,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接纳,同时也帮助治疗师更深入地理解患者。此外,“我的生命能量树”则帮助患者挖掘自身优势和力量源泉,识别自身社会资源,从而增强自信,提升应对外界环境的能力。这些艺术治疗实践为早期干预带来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07

艺术治疗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Art Therapy in Elderly Communities


铁常乐

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


铁常乐医师以“艺术治疗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为主题,探讨了老年人群的心理问题特性以及艺术治疗在老年群体中的具体应用。他首先指出,中国尤其是北京市正面临快速老龄化的问题,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特别是60岁以上户籍人口比例已超过30%,远高于国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铁常乐医师强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群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和个人的多方挑战,如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改变、退休后的生活适应、以及生理和心理健康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铁常乐医师了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及其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所开展的工作。该组织致力于通过心理知识普及、精神障碍筛查与预防、药物指导、社区康复随访及心理治疗等多种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铁常乐医师强调了艺术治疗对于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丰富晚年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如曼陀罗绘画、音乐和舞动治疗等。



最后,铁常乐医师指出了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包括行业规范的建立、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科学研究的不足等方面。他认为,艺术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其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以确保这一领域规范、有序地发展。




08

自然与艺术的和谐共鸣-大健康时代的自然疗法与艺术治疗

Harmonious resonance of nature and art-the role of naturopathy and art therapy in the age of holistic health


贾丽娜

北京小汤山医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


贾丽娜医师以“自然与艺术的和谐共鸣——大健康时代的自然疗法与艺术治疗”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小汤山医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自然疗法与艺术治疗相结合的独特优势。她分享了在小汤山医院开展的自然疗法与艺术治疗实践,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贾丽娜医师提到,北京小汤山医院不仅是战备救治基地,还是临床培训、康复和体检的基地,得益于古典园林式的优美环境,医院能够实施多种自然疗法与艺术治疗的项目。她介绍了这些疗法在促进整体康复、情绪支持、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社交互动、减少药物依赖和疼痛管理方面的功效。



贾丽娜医师列举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包括暖心志愿伴读活动,由大学生志愿者根据患者特点选择文学作品,以促进情感表达;书法疗愈活动,通过非语言的方式释放情绪;主题观影活动,更易被患者接受;健康文化主题步道,通过健步走和瑜伽等活动促进身心康复;“汤山书画苑”的建设,融合色彩疗法、音乐疗法、环境疗法和心理疗法,积极推广人文艺术疗法;中医五音疗法,以五音对应五脏,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中医舞兴趣小组,以及公益正念绘画等。


最后,贾丽娜医师提出了对自然疗法与艺术治疗的展望,希望通过完善跨学科的理论框架,实现更精准、个性化的发展,优化环境因素,推动循证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公共健康。




第二板块:圆桌会谈





在圆桌会谈部分,中英两国专家围绕艺术治疗师的培养体系、评估方法、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合作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带来了多方见解,碰撞出具有启发性的思维火花。


在讨论中,庞宇医师首先关注于英国艺术治疗师的培养路径,Kimberley Iyemere女士和Louise Howitt博士表明,英国的艺术治疗师培养体系严格,要求治疗师根据不同的艺术治疗形式进行专门学习,并加入专业协会注册才能获得资格认证。这一体系要求硕士以上的学历,并需在医院或理疗机构中完成实习,积累一定的实操小时数。此外,获得硕士学位后还可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研究则通常聚焦于特定群体或领域,以达到更深入的专业研究。



Louise Howitt博士提到,艺术治疗在实证数据的量化评估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她指出,尤其在社区环境中,过于正式的量化工具可能影响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当前评估主要依赖质性反馈。Louise Howitt博士强调,建立更系统的量化评估方法对推动艺术治疗的发展至关重要。Kimberley Iyemere女士则分享了她的经验,她采用了由病人自主设计的简单评分表来评估治疗效果,因表格简洁清晰,患者的接受度较高,有效提升了反馈质量。


英国的专家对中国艺术治疗的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Robert Hafes博士特别表达了对中国艺术治疗现状的关注。张璇副教授介绍了国内在艺术治疗教育和实践中的迅速发展,提到高校的本科和硕士培养项目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她指出,医院、社区和学校等不同场所对艺术治疗的需求量大幅提升,许多具有艺术或心理咨询背景的人员及艺术家积极投入其中,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社会需求。


在讨论中,Kimberley Iyemere女士特别关注到庞宇医生展示的特色音乐和中医舞等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治疗方式。她表示,这些充满感染力的治疗形式与英国的艺术治疗实践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她鼓励中国在艺术治疗的发展中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优势。Kimberley Iyemere女士还表达了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期待未来在中英艺术治疗领域建立更多联系,深化跨文化交流。




主编:赵力

审核:宿子依

编撰:姚睿琳、孙薪贺、丁雨菲、欧阳秋月




     2024 艺术治疗师大会  


2024艺术治疗师大会,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起点,在持续一个月的活动期间,以“共享价值”为总主题,强调艺术治疗工作者的共同信念与价值观,聚焦社会公众心理健康,践行“全民健心”理念。大会分为“院校单元”“社会单元”“特别单元”“拓展单元”,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演讲、工作坊、交流会、展览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的开放性,展现国内外艺术治疗师们的群像风采、整体水平,也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推动社会心理环境优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参与社会心理支持与服务体系建设。





艺术治疗工作室

Art Therapy Studio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治疗工作室由赵力教授主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艺术心理学与艺术治疗的需求,是为了艺术机构、艺术教育和艺术治疗行业培养人才,而成立的专业工作室。其教学宗旨,顺应艺术治疗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发展中的新问题,根据专业结构及学术要求,使学生在掌握艺术学、心理学、艺术治疗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艺术疗愈功能与艺术治疗机制,通过系统性教学培养,使学生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社会服务意识,能够在艺术管理、美术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医疗、灾后心理干预以及精神疾病辅助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发挥“艺术治疗”的专业特色和社会意义。为服务教学实践和保障就业,工作室将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积极与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文博系统、医疗机构、公司企业等展开合作,提倡合作教学,夯实考察实践,尤其在实习就业等方面创新突破。



艺术治疗研究中心

Art Therapy Research Center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创立于2021年12月,中心立足艺术与心理学两大学科,研究范围涵盖艺术史、艺术实践、专业心理学、社会学等,致力于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和校内外、海内外的艺术治疗领域学术交流合作。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国本土化艺术治疗专业学术框架及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积极引进国内外艺术治疗专业人才,组建国际化艺术治疗专业师资团队;着力推动中国艺术治疗行业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设;组织与实施艺术治疗师的教育、交流与督导;以年会方式加强艺术治疗领域国际交流与资源共享;开展艺术治疗教材和课程的研发,以及实验室项目。



央美艺术治疗工作室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工作室旨在依托我校视觉艺术领域的丰富资源,致力于在高等教育框架下构建艺术治疗的中国体系,将艺术治疗的专业发展、创造力培养、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美育热点相结合,培养专业人才,树立行业标准,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学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