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首届“智能感知研究与产业应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新华网指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专委会、南京艺术学院、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应用研究部、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上海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燕京理工学院等全国高校及百度、北京零重力实验室、湛庐文化、江苏天闳等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关于智能感知技术在媒体、科学与艺术领域的融合发展创新应用,从而为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能感知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融合创新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宋玉荣在致辞中强调,智能感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社会迈向科技创新的新时代。11月23-24日正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举办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第17次学会年会,“智能感知研究与产业应用研讨会”作为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的重要分论坛之一,通过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汇聚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新质传播科技创新力量,提升科技传播质效助力国家科技强国建设。同时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产学研用的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王晨在致辞中回顾了南京艺术学院与新华网未来研究院在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合作历程,介绍了学院在举办工作坊、夏令营等实践探索中的成功经验,以及与百度、阿里等头部企业的合作项目。
智能感知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新华网副总裁张芮宁在致辞时强调,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为新华网提供了数据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也协同促进了全域数字化转型和新模式探索,如新华数据要素联合平台、AIGC使能平台、学术中国、新华数字税务服务、“水晶球”源数据感知智能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优化。同时,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为新华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在技术融合和市场需求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探索数据、互联、智算与感知的融合发展方面,新华网一直在技术层面稳健布局,全力推进核心创新要素的确定性、可靠性和泛在化的一体创新协同,从而构建良好的智能发展生态。
校企联动共创序幕,多维视角解析智能感知
主题演讲单元中,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刘伟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底层逻辑出发,详细分析了AI技术在科技竞争中的表现,强调了人类艺术与科技在智能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表示,目前的人工智能被描述为基于规则和统计的框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即无法进行灵活变通和适时调整,这种智能被称为“假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数据合成的缺陷、资源需求、理解能力的限制和伦理安全等问题,而态势感知技术是破解人工智能悖论中的一环关键,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会更加关注在智能环境中人与技术中的主体协同性。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从智能技术与艺术治疗的协作出发,通过神经科学相关技术验证艺术治疗的效果,利用数字技术在疫情期间进行线上艺术工作坊,改善病患及情绪患者的状态。他表示,在艺术治疗领域,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治、职场压力缓解以及老年人的关怀治愈。“当前医疗领域正朝着绿色处方、社会方案和全球处方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一个语境中,央美也要发挥艺术与医疗的协作作用。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合作、链接的方式介入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贡献。通过三柱计划(美术馆、学校、社区),将艺术融入临床方案,这不仅促进了艺术治疗的发展,也为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王晨进一步分享了文化艺术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成果,详细阐述了艺术感知的历史与哲学基础,并指出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介入为艺术感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不仅关注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对艺术感知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跨模态数据的应用能够促进对生理反应、心理认知和脑部活动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理解。这不仅推动了神经美学的发展,也为艺术疗愈和美学包装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他强调,艺术感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艺术的本质,也能为艺术创作提供科学依据。
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与建造环境系副教授谢景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宁波市重大项目,旨在通过智能监测模块保护和活化文化遗产。“针对文物保护领域,我们计划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中国文化中心以及西澳大学等地进行巡展,通过AI技术增强数字孪生模型的互动性与实时监测功能。旨在利用摄像头捕捉的图像和行为数据,实时分析文物建筑的状态变化和游客行为,以实现对文物的智能保护和人群疏导。”他表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AI模块,不仅适应国内外机构的需要,同时解决了国内设备和软件的依赖问题,从而为文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分享了其作为纯艺术生对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探索。通过构建名为CCKS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在大数据和AI驱动下,试图以中国特色电影技术体系与交叉学科的视野和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引导,通过组织社群开发软件工具、创建数字平台开展合作,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电影技术体系的发展。他强调,数字与人文相辅相成,电影、电脑与人脑之间存在同构共生关系。数字人文可以将“实证范式”和“文化范式”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跨越,为电影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传媒教育智能化转型,加强态势感知能力培养
与会专家围绕智能感知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赵子忠对新华网的前瞻研究定位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未来研究包括面向十年、五年后的研究,这些研究从理论创新,到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历程,都是艰难和漫长的。很多面向未来的研究,就是“冷门”和“绝学”,符合趋势的研究也有其中一部分研究需要适宜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环境等的涵养,需要直面艰辛和风险。这是未来研究工作必需的过程,也要很大的勇气。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李本乾分享了智能传播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定位与实践,不仅强调文理交叉、国际化和产学研结合,还提及了关于智能传播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及主要研究方向。尤其在媒介技术和大模型传播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他表示跨学科的合作与业界的互动,都能进一步推动智能传播领域的发展。
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于九涛阐释了技术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作用。他强调,虽然技术如人工智能能提升人类创意表达,但同时也引发了对技术伦理的深入思考,尤其技术发展是否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等问题。此外,于九涛还提倡感知型学习,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势感知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敏详细介绍了北师大利用心理学认知优势以及脑电皮肤电等生理多导设备在新闻传播领域和智能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极富创意的研究假设与实验理念,她强调智能技术在产业化下的运用以及科研产品工程化的重要性,以增加学术演讲的应用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张歌东分享了智能技术在影视动画教育领域中的探索和实践,包括VR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脑电波测试对叙事影响的分析,尤其在微短剧的艺术与感知研究方面,应加强趋势性研究和方法论的创新。强调从审美的角度和感知维度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在艺术与科技融合方面进行更多合作的愿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栾轶玫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全方位展开,媒介融合进入了新阶段,人工智能更多地参与了媒介实践与新闻教育实践。在智能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需思考如何理性、建设性地与AI技术结合,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融合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向善的目标。在新闻教育与AI结合过程中有四点需要我们关注:一要有“技术思维”,更要有“批判思维”;二要将传播、科技与艺术三者打通融合,实现创新再造;三要有跨界、破圈的思维与理念,“产教研”一体化促进AI更多更好地参与传播实践;四要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展示平台,最大限度地激活与释放青年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的转化与落地生根。让AI既是我们每个人个体进步的AI,又是推动全社会进步的AI。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设计马拉松工作坊发起人、设计系主任丁肇辰探讨了传感技术在服饰真实场景的应用。他认为通过传感技术能够帮助消费者识别在消费过程中的认知心理从而提高消费体验。而这种消费场景的应用正是基于智能技术的数据化支撑。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筑智能感知健康生态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在总结中强调,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机构作为教育和科技的利益共同体,彼此之间的知识交流非常重要。针对当前高校学科与专业划分较细、跨界融合不足的问题,应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推动智能感知领域的合作创新。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本届研讨会发起方和与会专家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成立高校、业界的开放式产学研合作学术共同体平台,汇聚多方力量,遵循学术自由、开放共赢、平等包容的原则,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实验室建设、基础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数据分享、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本届智能感知研究与产业应用研讨会不仅彰显了智能感知技术在艺术、人文、教育等领域的潜力,更展示了各学科交汇融合带来的巨大创新动力。新华网副总裁张芮宁表示,智能感知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坚持开放合作,从而为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新华网将积极与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探索并搭建“没有围墙的实验室”平台,加强产学研用融的深度跨界融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共同推动智能感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为我国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科研转化支撑,全面促进智能感知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曹素妨、李天洋)
(责任编辑 曹素妨)
图文转自: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