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拍鸟

文摘   2024-12-15 09:01   广东  

今年是杨玉衡同学拍鸟的第四年,从最初的无意识到后来的有意识拍摄,她不仅记录了上海城市中的鸟类多样性,也见证着城市化不断推进,未来自然观鸟面临的挑战。


这篇文章不仅是玉衡同学拍鸟的经历记录,也是对城市中自然之美的一次深刻探索,发现那些在高楼大厦间飞翔的生灵,感受观鸟带来的宁静与喜悦。

@杨玉衡,油天拉同学
2020年12月加入油多拉

没有开始拍鸟之前,我一直以为上海这样高度城市化的地方,只有以霓虹、高楼与车流为主体的风景。像图片这样的,虽然是星月,但是是城里的星月。


至于鸟,可能就是些麻雀、斑鸠之类能适应城市生活的鸟类。

在影像生活课的时候,油麻菜老师经常发一些鸟的照片,我也入了一款有长焦的相机,并开始有意识的拍鸟。

所谓有意识,是相对于从前的无意识。自从拍鸟,并时不时惦记着多拍些新鸟之后,我会去翻看从前旅行的照片,发现还真有不少鸟照片。

这是在台北某个街角公园遇到的黑冠鳽,翻到这张照片时,我不确定是我拍的。


我有意识拍到的第一只鸟,是白鹡鸰,就在自己的小区里。那一刻,给我的震撼是:上海,竟然还有不是麻雀、斑鸠的鸟。


接下来的几天,我拍到了鹊鸲和棕背伯劳。这时,我有一个判断:有可能,我住的小区里,有20种左右的鸟。


实际上,特别是经过2022年4至6月上海的封控后,我和邻居鸟友,一共在小区里记录了48种鸟。

第48种是——凤头鹰。

其实不少市区里的小区,鸟种可能比我们小区更多,但他们缺少几个这么卷的鸟友。

我把自己拍到的鸟,整理了一个带着照片和小故事的文档,哄我女儿开心。她看到灰喜鹊、白鹡鸰时,总会哈哈大笑。



在我们被关着的日子里,在楼下大堂做了个鸟类主题展览:一个十分草根的展览,却给我和我的邻居,甚至朋友们,带来了蔚籍。


解封的第一天,有一个素未谋面的网上同学,特地带着她快30岁的女儿从外面跑来看展。


除了我们小区,魔都的很多公园景点,都是观鸟的好地方。


譬如:迪斯尼乐园。在迪斯尼乐园前面有个星愿湖,那里有很多冬候鸟。这是2021年带我女儿去迪斯尼玩的时候,拍到的骨顶鸡。



外滩江滩:有很多冬候鸟、西伯利亚银鸥之类的鸟。世纪公园也是观鸟的好地方,10月份有百只猛禽在那里过境。


2022年9月初台风过境时,还出现过一只珍稀鸟种——中华凤头燕鸥。

各大公园里,在不同的时候,都会传来鸟讯,会有很多鸟友第一时间冲过去拍摄。我不太喜欢跑公园,我喜欢跑临港。临港在上海的边缘,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上鸟类的一个重要驿站。

那些没被建设改造的农田,或者一些建筑工地上的滩涂,是鸟的热爱,也是我们的野拍胜地。

中国境内目前记录的鸟种是1400多种,上海有496多种,其中临港有390种左右。

在地图上的堤顶路这里,有一片神奇的小树林:以野生槐树为主体的小树林里,迁徙候鸟非常集中。

这是我曾经一段时间忙碌的成绩:

白腹蓝鹟一家三口




蓝矶鸫(雌雄)

白喉矶鸫

灰纹鹟、乌鹟和北灰鹟——三鹟图

仙八色鸫每年迁徙都是大热门,还有云南的鸟友专程赶来拍它。

这只鸟,有一次出现在我同学的院子里,据说受伤了,他轻松用手机拍了几张,发到朋友圈。因为他没什么鸟友,不然他家里可能会被挤爆。


各色柳莺。识别柳莺难度很高,虽然有手册在手,但我还是一片晕。


小树林的上空后方活跃着不少猛禽。


有一次我开着车讲着电话,任由一只鱼鹰在我面前显摆而错过拍摄。还好,没多久我又遇到了,它抓到鱼一定要炫耀一段时间才进餐。

拍到鹊鹞,虽然只是雌鸟,也是让人羡慕的。


通过拍摄鸟类,我了解到观鸟的前提,首先是爱鸟。鸟友们教会了我,不要为了好看的照片或者视频,去惊扰这些在迁徙中稍作歇息的鸟。

有时传来鸟讯,有人发照片,也马上有人提示:不要泄露地点,以免影响野生鸟类状态。但随着临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目前最集中的几块观鸟点在快速地消失,包括这片小树林,因为建设和台风的影响,槐树已经所剩不多。今天的南汇、临港,观鸟已经非常艰难了。

未来,迁徙的鸟会在哪里落脚,我们又在哪里观鸟,都不太确定。


🦅

当你爱上鸟儿

你的心里也会有一双翅膀

加入我们,跟油麻菜老师一起飞一年

学习观鸟、拍鸟、欣赏鸟

↓↓↓



生态摄影课上新!第一季《飞鸟之美》

油麻菜 | 拍鸟,让我看见一个全新的世界


【油多拉摄影公开课招募】

免费加入,聆听飞鸟趣事

感受生活之美

↓↓↓


点击👇阅读原文跟两位资深摄影师学拍鸟

油多拉星球
正安油多拉星球,是由中医记录者、野生动物摄影师黄剑(油麻菜)创办的影像与生活的学习平台。通过手机、相机等器材学习摄影和视频纪录片拍摄,从心发现,生活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