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
——读《重新定义教育》《未来学校构想》
■山栀子
第一次读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是在2020年春,疫情停课,我们组织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线上共读这本小书。彼时,朱永新教授关于未来学校的一些具有冲击性的新观点,曾引发过学校年轻老师们的讨论——教育真的会这样吗?学校会如此变革吗?
第二次读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是在四年后的今天,苏州大学首届明师班的共读活动。学校一小年轻送我一本她曾读过的书,那鲜明的画痕帮我重温那些冲击力的观点;另一同事发来她曾经的读书笔记,加快了我的阅读速度。此时,我发现,朱永新先生在2019年前帮我们重新定义的教育,在短短五年内,诸多“预测”和“梦想”竟化为具体鲜活的教育现实,而更多的,也渐行渐近,我们已清晰地听到“未来教育”的脚步声。
导师许新海局长给我们推荐《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一书合并阅读。当我读到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为书撰写的“序言”,始知这两本书原来一个是“普及版”,一个是“学术版”,共同聚焦“学习中心”的学校转型。
“变革将带来巨大浪潮,那些看不到的人,生活将被彻底打乱,看得到的人将把握先机。”这是美国学者丹尼尔·伯勒斯和约翰·戴 维·曼在《理解未来的7 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一书中的一段话。置身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瞬间万变的新时代,这句话对人类极具警示性。当我沉醉于朱永新先生《未来学校构想》这本书中,我突然感慨万千:这个时代总是有一些真正的专家和学者,在为共同的理想“伏案”,在为理想的教育“探路”,在以行动的理想主义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书的“前言”副标题“站在结构性变革的门口”,五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已站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教育变革的最前沿。比如,书中很多的教育观、学习观、课程观、课堂观、家长观、教师观、教育治理观等,都已在当下的教育政策、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评价指南等纲领性文献中得到鲜明地体现,还有全国各地各校的一些学校转型案例、教育改革探索中得到印证和实践。从学校转型和教育变革的实践样态看当下的教育,理想很美好,现实也同样很生动。
我的理解,普及版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侧重的是高阶思维、价值观念、变革思路的宏观解读,旨在帮助普罗大众建构“新概念”;《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侧重的是对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价值观念、理论逻辑、治理模式、实践路径的系统设计,不仅有思想,而且有方法和样本。
未来已来,这已成为当下的人类共识。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强化了人们对“科技改变未来”的认知。当下,我们如何汲取思想的营养、理论的价值,从实践层面积极推进学校变革与转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树立一种办学的“未来思维”,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诚如朱永新先生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什么是“未来思维”?英特尔公司首席工程师布莱恩·戴维·约翰逊曾说,未来思维是一种从想象力出发,在具体行动中将未来的多元可能性逐一落地的思考和实践方式。因此,教育的“未来思维”是以社会未来发展和人的未来幸福为导向的思维。邓小平同志40年前提出的“三个面向”就是教育的未来思维。朱永新先生说,“任何理想的实现都需要条件。”曾经,教育家杜威的《明日之学校》的梦想是那么地遥不可及,今天,正慢慢变成现实。从信息互联网到“万物互联”再到“人工智能”,今天的教育已从大工业时代迈进数智时代,条件、契机皆已成熟。“不确定性未来”成为时代主题,我们更要树立教育的“未来思维”,加快学校转型和教育变革。
什么是“未来学校”?朱永新先生心中的未来学校,是一个“学习中心”场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架构,是一个基于网络和实体的“学习社区”,以混合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学习变得人性、自由、多样、个性,并伴随终身。
虽然受限于经济水平、支持系统、发展模式等差异,我们还不具备成熟的“未来学校”空间和环境,但我们依然可以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其中,关键的是未来思维、资源连接、结构变革、机制创新。
一是观念升级,指向“育人为本”。要推进教育目的与人的终极目的的一致性,即教育使人走向“幸福”。教育观要聚焦“教育过程”和“成人过程”的完整性作出改变,走出“急功近利”办教育的不良生态,破解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生命“割裂”与“畸形”的沉疴。
二是角色转型,彰显“能者为师”。破除“教师中心论”。一方面,教师角色转型为学习剧场的“导演”、竞技场上的“教练”,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学习的陪伴者、指导者、促进者;另一方面,营造“同伴互助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小先生”,推进“兵教兵”,互为师友。最好的学习是“教会他人学习”。
三是空间突围,走向“泛在学习”。学习时间弹性化,学习空间多元化。学习不再依靠书本、课堂和教师,习惯“人机互动”,擅长网络学习,聆听“窗外声音”,用好社区资源。
四是方式多样,凸显“学为中心”。以结构化学习为基础,走向多样化学习。重点建设“对话论辩”“合作探究”“人机混合”“游戏实践”等四类学习样态。
五是资源创生,体现“课程为王”。朱永新先生认为,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所以,未来学校的课程体系——“卓越课程”。即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智识教育课程、道德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为必要补充。在此基础上,基于“学习中心”的课程,不再像今天这样,彼此之间 有这么多的“墙”。以STEM为代表的学科之间的“拆墙”运动,将聚焦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实现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学校的服务主要是“课程服务”,未来的课程形态将是由国家提供免费的基本课程服务和家长自费选修个性化的课程服务相结合的形态。未来教育一定充满了选择的可能性,让所有人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因此,在“未来学校”,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能够真正成为可能。
六是创新评价,围绕“因材施教”。在“未来学校”,学力比学历更重要。学历只证明着过去,学力意味着未来。朱永新先生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够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我们将会被时代淘汰。评价更加注重过程、表现、发展和个性化,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基础、差异、快慢,可以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学分银行”,只要定期存储,就能有成长的收益。在这样一种评价体制下,因材施教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七是优化关系,追求“共享成长”。未来学校,不只是学校转型为“学习中心”,家庭同样会成为“学习中心”。父母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参与教育将成为学校常态。朱永新先生认为,未来的父母不再对学校顶礼膜拜,不再相信学校的绝对权威,而会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学习者。未来学校,将是父母和孩子成为同学的新时代。“学习中心”,给父母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教育,不是简单地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学校才有生命力。梁晓声先生在“序言”中说,《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是他关于教育的彻底的“革命宣言”。我从中读到的,是朱永新先生对世界和中国教育史的深入研究,对时代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我们要像朱永新先生一样,以研究和洞察现状为基础,不断更新和塑造办学从教的“未来思维”,才能洞见教育的真正未来。这种“未来”,是“把脉”以后可以感知的未来,是“登高”以后可以看到的未来。只有这样的“未来思维”,才能帮助我们摆脱对未知的焦虑,识别威胁与机遇,应对各种可能性,从而让我们主动适应和利用变革,创造一个更加理想的未来。“未来学校”的未来有多远?很远,也很近。梁晓声先生在“序言”中表达他他对“未来学校”的期待:“未来是多久以后?我认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在漫长的时间内,学校实体不会消亡,但学习中心肯定会成为人接受知识和能力教育的另一途径。或者,不但与学校对应存在,也许在学校内,就存在学生凭学习兴趣和志向广泛选择专业的校内学习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未来思维”,其根本是改变或重塑一种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以推动学校转型和教育变革。1.【3X时光记忆】1029:错失的“高潮” |山栀子
2.【随笔】家委驻校:从“看见教育”到“参与教育” |山栀子
3.【随笔】“好的教育关系”,到底谁说了算?|山栀子
4.【悦读】给教育做“减法”,就是给生命做“加法”——读朱永新《教育的减法》 | 山栀子
5.【悦读】遵循学习规律,成就未来教师——《学习的本质》读后|山栀子
6.【悦读】教育的“清醒”与“通达”——读《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 | 山栀子
7.【导读】新教育实验的历史渊源——读《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之二 | 山栀子
8.【悦读】读懂新教育实验的“时代新意” ——读《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 山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