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Press与全球50位科学家丨肿瘤医学科学家徐瑞华:科研是学习和自我提升之旅

文摘   2024-12-24 18:02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徐瑞华(Rui-Hua Xu),医学博士,肿瘤内科学教授,在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因而入选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全球科学50人(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


Cell Press50周年

“Cell Press与全球50位科学家”Q&A


作为5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很荣幸推出“全球科学50人(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系列采访,向大家介绍50位激励我们的知名科学家。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各学科期刊的编辑提名了一些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工作和职业生涯推动了创新,跨越了界限,并激励着未来的领导者。


徐瑞华教授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现南昌大学医学部);之后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内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整个职业生涯中,徐瑞华教授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抗癌药物以及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他开展了数十项全球性和区域性临床试验,大大延长了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同时,他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转化研究。徐瑞华教授是肿瘤学领域的临床科学家,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影响力。他还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并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在Q&A采访中,徐瑞华教授谈及好奇心和胆识在创新性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个体化癌症治疗的未来。


肿瘤医学科学家徐瑞华



CellPress:您如何理解科研创新?


徐瑞华教授:


科学创新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发现新知识或发明新技术,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力量。一个好的医生不仅需要有非常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创新的思维,这对于国家顶级医疗中心的医生尤为重要。

在我看来,“面向临床需求,面向科学前沿,跨学科融合合作”,这三个维度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手段。

科研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科研创新也不应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中,还应将其转化为临床应用,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科研创新还需要具备前瞻性思维,清楚地认识当前临床实践中的主要挑战和需求。肿瘤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这是主流趋势。

跨学科整合和国际合作也是科研创新的关键。科学创新中的跨学科融合、开放合作非常重要。作为内科医生,我们也致力于与外科、放疗科医生的多学科合作,同时注重基础-临床研究合作,以及致力于牵头推动多中心临床研究。



CellPress:是什么激励您成为一名科学家?


徐瑞华教授:


40年前,刚进入大学学习医学时,我的愿望简单而纯粹:救死扶伤。毕业后,我有幸得到我国肿瘤化疗领域的先驱——管忠震教授的指导,通过这段经历,我对癌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临床实践增强了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也丰富了我对生命的理解。

科学领域没有绝对的界限。不断挑战知识极限,探索未知领域,是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肿瘤学涉及到复杂的生物过程、多样的治疗方式以及对患者心理的关怀,有太多的未知,需要科学家去探索、发现、攻克,我也一直被这个领域的挑战性和深度所吸引。

中国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每年新增病例近160万,占全球新增病例的40%。在临床实践中,我目睹许多患者和家庭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经济和心理压力。因此,我选择了消化道肿瘤专业,希望通过科研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帮助更多人恢复健康。



CellPress:请和我们讲讲您科研生涯中取得研究发现的某个高光时刻。


徐瑞华教授:


我们之前发现,MSI-H/dMMR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从免疫疗法中获益。但大多数(95%)结直肠癌患者是MSS/pMMR型,属于免疫抑制性肿瘤,对免疫治疗单药无反应。既往有研究探索将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相结合,但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为了破解肠癌免疫治疗困局,经过前期基础研究探索,我们开创了一种新疗法,即利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联用西达本胺(chidamide)和免疫治疗,并开展了一项名为“CAPability-01”的全国性、多中心、随机、双臂II期研究。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与西达本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用,可显著增强T细胞浸润和激活,协同增效。这种三药联合疗法成功将免疫抑制性微环境转变为免疫激活性微环境,与历史对照组相比,将晚期MSS/pMMR型结直肠癌患者的应答率提高了三倍(达到了44%)。

“CAPability-01”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团队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基础-转化-临床研究的重大突破。它有可能重新定义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是免疫疗法应用于晚期 MSS/pMMR型结直肠癌的临床里程碑。



CellPress:您所在的研究领域,目前最让您感到兴奋的研究课题是什么?


徐瑞华教授:


最令我兴奋的是见证癌症治疗领域持续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正朝着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学机制,从而为每位患者设计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我对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个性化治疗、精准医疗和新技术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这些创新将为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



CellPress:您对想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有什么忠告吗?


徐瑞华教授:


中国有句古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言传身教的老师,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过程中,我的言行思考,包括辨证施治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案以及根据临床工作发现问题的科研探索,都能传递给学生。

对于团队中的年轻成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医术和学术上都要精益求精,要为了满足更多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面对失败,不要灰心丧气,要吸取经验教训,勇往直前。以坚守、努力与精益求精的追求,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同时,基础知识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要稳扎稳打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同时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要害怕提问,勇于探究你感兴趣的领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才能有所突破。

最后,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年轻人一定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保持开放心态,愿意接受和学习新事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CellPress:您认为您所在领域未来 50 年会如何发展?您希望看到哪些变化?


徐瑞华教授:


在我看来,未来50年,肿瘤学领域将取得重大突破。

首先,精准医疗将成为癌症治疗的主流理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癌症科研和临床实践。通过详尽的多组学分析,医生将能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我希望所有患者,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这需要全球资源共享和政策支持。

其次,免疫疗法将应用于更多类型的癌症,尤其是那些传统上被认为不敏感的癌症,如免疫不敏感型肠癌。通过深入分析微环境、采用创新联合疗法、确定新靶点,这些癌症的有效免疫治疗将成为可能。

再次,液体活检技术将更加成熟。通过血液样本检测癌症、分析亚型和治疗反应,将成为可能,这将使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随访监测更加方便和准确。

此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将成为癌症治疗的标准,肿瘤治疗理念逐渐往“早中期追求根治,晚期追求无临床病灶(NED)或带瘤生存”的方向发展。我希望,通过国际和区域合作,我们能够推进全球癌症治疗,促进全球健康。

展望未来,我希望接下来50年,新技术和疗法能不断涌现,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希望全球肿瘤学家不断合作创新,努力将治愈癌症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读者专属微信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肿瘤瞭望消化时讯”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xhsx2021),回复“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同步传真国内外消化系统肿瘤领域学术进展,为临床、教研人员搭建学术交流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