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首席执行官称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对其业务构成最大威胁

文摘   2024-11-18 00:02   北京  
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正试图向其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学习,如今正努力效仿中国电动汽车策略的部分内容。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早在 5 月份访问中国后就首次发出了这一警告,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要长得多。中国电动汽车正在迅速占领中国国内市场。它们甚至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也做到这一点。法利将这种情况描述为对福特的一种 “生存威胁”,强调了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竞赛中前进的速度之快。
就在几年前,中国还是汽车净进口国,是许多国际制造商(包括日本、德国、美国,甚至英国的公司)利润丰厚的销售目的地。然而,到了 2022 年,按价值计算,中国经济的汽车出口量已几乎与进口量相当。不仅如此,在中国销售的外国公司的市场份额正迅速被一大批年轻、灵活的国内挑战者蚕食。很明显,中国正持续扩张,而且目前还看不出其发展顶峰会在哪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进军欧洲、亚洲、非洲,甚至南美洲,今年墨西哥多达 20% 的汽车销量来自中国品牌和车型。
01
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几股力量推动着这些变化,既推动着中国企业向前发展,也让那些更老牌的制造商面临重重阻碍。在中国,对于初创汽车企业而言,它们能够更轻松地试验并整合人工智能及其他有益的技术创新,从而使其汽车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中国相对于其他更成熟的经济体还普遍享有一个优势,即购买力平价(PPP)优势。
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群体使得汽车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成本都更低,从而具备了竞争优势。只需考虑众多环节中的一部分,支付较低工资就能节省资金,而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最终会体现在终端用户购买价格的降低上:新技术的研发、汽车本身的设计、实际工厂的建造、运营费用和管理人员薪资,更不用说原材料以及装配线制造工人的工资、熟练技术人员进行的设备维护和升级、市场营销和经销商环节,甚至是最终产品的运输环节,由于购买力平价这一强大的经济优势,所有这些环节都能以更低的成本完成。
这还没算上中国和企业部门联系极为紧密这一情况,二者几乎是彼此经济政策的延伸。
02
老牌巨头们前途未卜
虽然所有这些优势可能都在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发展添柴加火,但这只是事情的一半。中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确保了稀土矿权并投资进行开采,从而确保了其高科技、低成本汽车所需的锂及其他零部件的稳定供应
相比之下,许多成熟的制造企业目前或过去都在努力确保其锂储备和供应链的稳定,但都遇到了困难,这阻碍了它们最初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步伐。这些经济体中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监管严格,当然,对许多企业来说,还得应对工会方面的摩擦,这耗费了原本可用于创新的时间和精力。
还有基础设施的问题。虽然中国似乎已经为其现代化城市投资建设了简洁有效的充电解决方案(即便在农村地区效果没那么好),但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美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情况则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是一团糟。
许多制造商选择依照 “越大越好” 这一古老格言来应对这些挑战,这也无济于事。大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和卡车越来越成为美国市场的主流产品,尽管其制造成本更高、价格昂贵,而且通常燃油 / 充电续航里程更低。
吉姆・法利在《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承认,“按照中国的标准来执行将是最为重要的优先事项”。与此同时,老牌巨头们的电动汽车开发和销售已经陷入停滞,高工资、高价格、充电难题以及此前几乎完全放弃中小型汽车市场所带来的后果,都被证明是未来发展速度的重大障碍。
03
一线希望
目前,由于关税以及缺乏分销和经销商网络使得中国电动汽车无法成为购车选项,中国电动汽车无法打入美国以及欧洲大部分市场。此外,人们普遍对中国制造存在一种挥之不去的偏见,认为其质量低劣、价格低廉且往往不可靠。然而,法利警告说,从长远来看,这些障碍可能不足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主导全球市场。
福特和其他美国及欧洲汽车制造商所感受到的紧迫感是显而易见的。据法利所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是对其业务的 “最大威胁”,这凸显了老牌汽车制造商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其战略并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

汽车产业前线观察
二十年汽车产业研究,近十年产业投资!重点关注汽车产业链投资等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