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早报 | 正月初三:“盒子”里的团圆与好运

教育   健康   2025-01-31 05:59   陕西  

◎图片由摄图网授权



▲ 杏林早报特邀主播〡云淡风轻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每一天都有独特的习俗和讲究,而大年初三这一天,有句俗语广为流传:“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


这句话不仅传承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寄托了人们对和睦与好运的深深期待。



01

    

“盒子”的谐音:和谐美好,团圆如意


◎图片由摄图网授权


🔸“盒子”的谐音:和谐美好,团圆如意


这里的“盒子”,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传统文化中,“盒”与“合”“和”谐音,充满了团圆与和谐的寓意。


吃“盒子”时,人们希望家庭和睦,生活和顺,阖家团圆。它还代表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仿佛大年初三这一天,欢声笑语不断,从饭桌上传到每个人的心头。


🔸“转”的深意:好运的开端


俗语中的“转”字也是大有讲究。古人常说“转则运来”,大年初三吃“盒子”,寓意着新年的好运气开始转动


无论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吃了这份寓意十足的美食,就像给新年按下了“好运启动键”。


“转”象征着转运、改变、循环不息,也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生活更加顺遂的美好愿景。


02

    

大年初三的“盒子”盛宴:美食中的团聚情


◎图片由摄图网授权


大年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吃上一份“盒子”,不仅是对饮食传统的尊重,更是希望把好运与幸福“转”到自家的饭桌上

在不同的地方,“盒子”这道美食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做法,但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对团圆的向往


比如北方的“盒子”多以馅饼为主,外皮酥软,馅料丰富,包裹着蔬菜、肉类、甚至豆沙、枣泥,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而在江南地区,“盒子”可能是蒸糕、米团,柔糯的口感也承载着浓浓的乡愁


不管是煎的、烤的还是蒸的,“盒子”的形式各异,但意义相通:它象征着生活的“圆满”和人际关系的“契合”,像一个装满美好的隐喻容器,把所有的美好都装在了一起。



02

    

大年初三:承前启后的团聚时刻


◎图片由摄图网授权


大年初三,也是春节期间的一个转折点。从初一到初三,人们完成了对长辈的拜年与亲朋的问候,接下来开始逐渐回归自己的生活。


吃“盒子”,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上的调整,让新年从热闹的开端过渡到更加平和而幸福的阶段。

同时,这一天还是一次反思与展望的时刻。人们通过吃“盒子”祈求生活的和顺与好运,也提醒自己保持乐观与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年的每一天。


春节的习俗,看似简单,却都蕴藏着深刻的寓意。大年初三的“盒子”文化,把团圆、和谐、好运这些美好的祝福打包送到每个人的心间。


它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为新一年的幸福生活增添了一份期待和憧憬


04

  

正本清源讲中医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复习《零基础轻松学中医》书籍第74讲气失常的病机



05

复习思考题


气滞是指气的( ),郁阻停滞的病理变化,又称( )、气机郁结。气滞的病理表现多见于( )、脾胃、( )等脏腑,其临床表现以( )、、( )为主要特点。


答案大家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或身边人有用请您点赞和分享让更多人因我们的点赞和分享而受益。


🔸昨日问题答案


气的运动失常:气的运动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指气的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失常)的病理变化。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种情况。




往期推荐

杏林早报 | 春节的温暖与团圆:从春联到年夜饭,家的味道与吉祥祝福

杏林早报 | 正月初一:新年的开端,传承中华团圆文化!

杏林早报 | 正月初二:幸福的归途,亲情的交响

杏林早报 | 腊月二十八发面:过年“发”好运,营养加倍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明师学友会
关注杏林早报 | 让中医赋能美好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