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代》
中国的部落联盟时期,基本可以认定为三皇五帝时期。则中国的封建时期,即夏商周三朝。
三皇五帝的存在,包括夏朝的存在,存在两个真实性。
第一个真实性,历史渐进式发展的客观逻辑是真实的。
没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渐进式发展,中国不可能在夏朝或者商朝,有一个封建制度横空出世。
正因为这一历史渐进式发展的客观逻辑,有人为了否定中国历史,便抛出一个外星文化理论。说中国之所以早欧洲几千年,横空出世了一个封建时代,这个封建制度,是由外星人建立的。
但哪怕这些人否定夏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却无法否认一点,中国历史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在父系社会完成了部落酋长制度之后,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再在部落联盟基础上,形成了封建。
这个客观逻辑,是一个证据链,这个证据链是闭环的。
此前,我粗略地介绍了这几个时期,恰恰就是为了说明这一闭环。
有关这一历史时期,最大的证据漏洞,是考古没有发现。
考古没有发现,同样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其一,商朝以前,汉字虽然已经出现,但系统性不够。其二,人类的智力发展,在商朝以前,并没有对记录的历史性,产生足够的认知。所以记录非常有限。其三,记录的载体,不足以被历史性的时间所存留。
第二个真实性,即文化的真实性。
我这里所说的文化的真实性,并非强调后世生成的诸如《国语》一类史料记载的真实性。也不是《山海经》一类历史传说的真实性。这一类记载生成的年代,原本就有诸多可争议性,这种争议性,极大地减弱了记载本身的真实性,至少是增加了争议性。
我强调的文化的真实性只有一个,即汉字。
汉字和汉语语音,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汉字和汉语语音中,藏有全部的人类文明密码,只可惜,有关这个方向,中国人并没有正确的认知,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汉字和汉语语音,有如此重大的容量,所以,没有研究。
有关汉字,中国历史认定,仓颉造字。
这一传说,非常缺乏历史发展的渐进式逻辑。所以,有人对此提出疑问,而另一部分人,因为无法回答,因此只好采取一种阿Q式自我安抚法:坚决不承认。
实际上,汉字是中国人在长达几千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进程中,逐渐造设,并渐渐形成体系的。这一过程非常长。由于书写以及载体等关系,必然存在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
也就是说,越是简单的汉字,成字时间越早。因为其一,书写不易,所以越简单越好。其二,越简单越容易辨认和记忆。其三,越简单的汉字,语义范围越大,越复杂的汉字,语义范围越精准。
反之,越是后生的汉字越复杂。人类历史的发展,使得记事这类事,成为宗族最轻松的劳动,也成为最高智商的行为。一方面,所有简单的汉字,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文化具有垄断力,那些掌握文化的人,并不希望所有人都有文化。
我简单地说到这几点,均是汉字的属性范畴。
汉字属性特征,竟然从来没有人研究。这恐怕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大无知。
对于汉字的研究尚属于空白,对于汉语语音属性的研究,就更是一张白纸。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与研究汉语语音有关的文字,全部是后生的,研究对象是汉字基础上的汉语语音。
这件事实在荒唐。汉字是基于汉语语音而生存,可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却不得不从汉字入门。
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于当今某些所谓的国学研究者,他们认定,学习和研究《弟子规》,就是学习和研究国学。
相对于国学言,《弟子规》恐怕连国学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多少代孙都算不上,属于支系,旁系,血缘实在是太远了。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一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二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三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四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五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六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七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七部第二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八部首发
点击进入:刘茗钰城市客厅第001章
点击进入:大亨出世第001章
点击进入:深圳斗牛第001章
点击进入:在河之洲第001章
特别提醒:每日看完更新后点一下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可以及时收到最新章节推送的信息
读二号首长一至九部以及我的更多创作,敬请关注公众号唐小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