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文摘   2024-11-16 07:30   北京  


会议资讯


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2024年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学术年会近日盛大召开并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年会汇聚了国内外肿瘤核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共同围绕肿瘤核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推动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许晓平副研究员以《复旦肿瘤医院靶向FAP诊疗一体化创新应用及转化》为主题,概述了国内放射性新药进展及临床FAP抑制剂的利弊。其团队成功研发68Ga-FAPI-FUSCC化合物,其中68Ga-FAPI-FUSCC-II成像效果超越68Ga-FAPI-04。同时,团队进行了68Ga-FAPI-FUSCC-2D化合物的临床前研究,初步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在临床前研究治疗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前景,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囡教授在题为《北肿免疫PET探针的研发与临床转化》的报告中,深入剖析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广阔背景,并详细阐述了多种类型免疫PET探针的独特优势。李教授重点介绍了基于PD-1靶点的创新探针124I-JS001,其临床前研究及初步的临床转化应用展示了显著的潜力。此外,李教授团队还深入探索基于PD-L1靶向多肽类探针68Ga-NOTA-WL12及PD-L1靶向纳米探针68Ga-THP-APN09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转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筛选肿瘤免疫治疗患者、评估治疗效果及预测疾病预后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林晓珠教授在题为《PET/MR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应用》的专题演讲中详细阐述了PET/MR在胰腺癌诊断、分期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其中PET/MR对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测胰腺外病变具有优势,可为高风险患者提供全面的肿瘤评估信息。同时探讨了新型显像剂68Ga-FAPI在提高PET/MR特异性和精准性方面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林晓珠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探索使用双核素——FDG与FAPI的结合,是否能进一步优化胰腺癌的后续诊断与治疗策略,为肿瘤学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与可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刘兴党教授以《质子 · 硼中子治疗进展》为题深入解析了质子与硼中子治疗技术的核心理念、治疗系统架构,以及全球硼中子治疗系统的最新装置概况。刘教授强调,硼中子治疗凭借其精准靶向、深部穿透、广泛的适应症等优势正逐步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报告中,刘兴党教授还详细阐述了质子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场景,特别是在脑肿瘤与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质子治疗案例分享,展现了这一技术为众多癌症患者提供了更为精确、高效且副作用较小的治疗选择,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晓晟教授以《PET/MR在肿瘤中的增益价值与创新应用》 为题,深入探讨了PET/MR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的独特优势与前沿应用。刘教授首先对比了PET/MR相较于传统PET/CT的显著优势,指出PET/MR不仅具有PET在分子水平探测肿瘤代谢活动的精准性,而且融合了MR在软组织成像方面的高分辨率与多参数分析能力,从而实现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肿瘤评估。在应用PET/MR技术的实践中,刘教授强调了充分发挥PET特异性靶点及MR在软组织高分辨率及多参数成像等方面的优势至关重要。通过分享该研究中心PET/MR在肿瘤诊断中的实际案例,生动展示了PET与MR显像技术的相互补充与协同作用,如何在肿瘤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此外,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唐爽教授、刘菲博士、李进典博士、刘秋芳博士、黄丹教授、徐俊彦博士、顾丙新博士分别以《肿瘤微环境的可视化监测与肿瘤精准诊疗》、《177Lu-DOTATATE临床应用的辐射剂量学研究及防护建议》、《镓68Ga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的制备规范化和质量标准》、《颗粒酶B PET显像监测免疫治疗疗效的临床实践》、《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诊断及进展》、《靶向生长抑素受体临床转化与实践》、《多探针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中的价值》为题,向我们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放射性药物制备、研发、临床转化及肿瘤精准诊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邢岩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王喆教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吉爱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魏伟军教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程竞仪教授、宁波市第二医院江茂情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田启威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陈仰纯教授、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马玉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成教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周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虞梅教授分别主持各环节学术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鹿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周翔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刘柳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刘永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彭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周艳丽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凌舟博士对学术会议内容进行了点评及讨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次参与2024年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学术年会的专家学者就核医学分子探针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及临床转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这对于推动肿瘤核医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核医学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是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和应用评价技术平台。拥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IV类证书,科室已临床转化30多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多种分子影像探针临床转化,在肿瘤精准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活体内靶点表达的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复旦肿瘤的特色品牌之一。     近年来,科室人才队伍建设日益提升,一批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扬帆计划」及「雏鹰计划」等中青年医学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科室获得国家级课题24项,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 JCI、Advanced Science、JNM、EJNMMI、 Theranostic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ACS Nano等国际权威期刊,申请专利20项,成功商业转化专利5项。科室的学科地位与学术声誉不断提升。

文稿:程   远、高  静

编辑:唐亦睿

初审:刘晓晟、杨忠毅

终审:宋少莉



源于:肿瘤核医学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往期推荐





有核不懂|如何看懂PET/CT中的SUV值?

靶向治疗,核医学让你告别骨髓疼痛
深入心脏,探秘心痛--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核医之窗
核医之窗是以全国核医学新闻资讯、发展论坛、电视栏目、科教科普、专家文献、国家政策解读为主体的多元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