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 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年会成功召开

文摘   2024-11-25 07:30   北京  


会议资讯


近日,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成功举办了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放射性诊疗药物的研发及临床转化。

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主委宋少莉教授、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陈震教授、 上海市核学会秘书长支敏教授、上海市核学会临床核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赵晋华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现任主委杨辉教授及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黄钢教授先后为大会致辞,强调推动肿瘤精准诊疗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在推动核医学快速、健康、稳固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大力赞扬。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刘晓晟教授作为大会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富友教授以《放射性纳米药物前沿进展》为题开启了首场学术报告。放射性纳米药物是近年来核医学和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利用纳米技术将放射性同位素与药物结合,以实现靶向治疗和成像,李富友教授结合近期的临床前期临床试验成果,介绍了国内外放射性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工程学院陈小元教授从肿瘤精准诊疗的概述入手,带来了《177Lu/225Ac 核素治疗前列腺癌》的专题讲座,陈小元教授在报告中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并探讨了177Lu和225Ac的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剂量优化、靶向性增强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

来自澳大利亚彼得·麦克卡勒姆癌症中心的Prof. Clare Slaney为我们带来了题为《Enhancing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for solid cancers》的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和技术挑战,并强调当前治疗性细胞疗法面临的科学与技术难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赵晋华教授作了题为《核医学分子影像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的报告,并指出PET/CT成像中肿瘤的代谢活性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能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大量的临床研究不断验证核医学影像在淋巴瘤管理中的有效性,推动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盛箭教授结合乳腺癌相关病例与文献,向我们介绍了MR及PET/MR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分子分型及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向我们展示了与影像科等兄弟科室合作的可行性。

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的杨辉教授以《BNCT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为题,向与会者们介绍了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BNCT)的生物学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指出,虽然BNCT暂时并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一些小样本临床研究提示对于某些特定患者,BNCT能够取得优于传统放疗的疗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主委宋少莉教授以《靶向PSMA诊治一体化创新应用及临床实践》,向与会者介绍了前列腺癌PSMA诊治一体化中的“复肿经验”。

最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畅及杨忠毅医生介绍了《18F-FDG联合PSMA 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异质性评估中的价值》和《乳腺癌PET临床应用复肿经验分享》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张岚教授、上海美中嘉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章英剑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季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贾红梅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囡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文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閤谦教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杨仕平教授分别主持各环节学术报告。来自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孙筠博士、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王喆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陈明教授点评对学术会议内容进行了点评及讨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次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年会作为2024核素示踪与诊疗一体化高峰论坛的一部分,集结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向我们展现了新型放射性药物的进展及临床转化情况。与会专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案例,深入探讨了放射性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会议还关注了当前研究中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对推动核药物研究的重要性。


核医学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是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和应用评价技术平台。拥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IV类证书,科室已临床转化30多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多种分子影像探针临床转化,在肿瘤精准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活体内靶点表达的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复旦肿瘤的特色品牌之一。     近年来,科室人才队伍建设日益提升,一批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扬帆计划」及「雏鹰计划」等中青年医学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科室获得国家级课题24项,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 JCI、Advanced Science、JNM、EJNMMI、 Theranostic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ACS Nano等国际权威期刊,申请专利20项,成功商业转化专利5项。科室的学科地位与学术声誉不断提升。

文稿:程   远、高  静

编辑:王   浩

初审:刘晓晟、杨忠毅

终审:宋少莉

源于:肿瘤核医学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往期推荐





有核不懂|PET/CT与CT究竟有什么区别,你都知道吗?

PET/CT检查:宫颈癌患者的重要选择
爱护眼睛,从了解甲亢突眼SPECT显像开始

核医之窗
核医之窗是以全国核医学新闻资讯、发展论坛、电视栏目、科教科普、专家文献、国家政策解读为主体的多元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