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核医好医全国分子影像病例大赛福建赛区决赛近日在福州举行。此次大赛旨在推动国内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发展,提升医师们的专业技能与临床诊疗水平,吸引了众多优秀核医学医师的积极参与。
经过多轮激烈的角逐,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厦门医院的核医学科医师王戈以其优秀的临床实力和深度的病例解读在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本次福建赛区的桂冠。她以《18F-FES PET/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一例》为题,向大家展示了雌激素受体(ER)显像剂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前景。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专业技能的肯定,更是复旦肿瘤厦门医院平移本部技术,“同质化”发展的体现。
此次福建赛区决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赛医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也为全国分子影像学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未来的核医学事业中发光发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是全国最早开展18F-FES PET显像的单位,目前已完成超2000例次显像。获省部级及以上课题4项(含市科委生物医药重点项目1项)、局级课题1项;在CNM、Breast Cancer Research等业内知名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获上海市抗癌科技奖三等奖;编写、发布《乳腺癌18F-FES雌激素受体PET技术和应用标准》。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厦门医院核医学科是集影像诊断、核素治疗为一体的、医教研并重的、以肿瘤个体化精准诊治为特色的新型临床科室。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统一管理。科室拥有先进的PET/CT(联影uMI Panorama)和SPECT/CT(GE NM870 DR)各1台,可开展多种核医学分子影像检查,为肿瘤早期诊断,辅助分期、再分期,疗效预测和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服务。科室核素治疗病房有床位6张,可开展多种核素治疗临床研究项目。此外,科室配备目前最先进的医用回旋加速器(GE PETtrace 800),可生产18F、68Ga、89Zr、64Cu、124I等多种核素,并开展多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研发与临床转化。我们将开展30余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服务临床,以满足肿瘤精准个体化诊疗的需要。核医学科全体工作人员“医”心向党,踔厉奋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通过规范化、精准化的医疗以及人性化、优质化的护理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肿瘤诊治服务。
核医学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是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和应用评价技术平台。拥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IV类证书,科室已临床转化30多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多种分子影像探针临床转化,在肿瘤精准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活体内靶点表达的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复旦肿瘤的特色品牌之一。近年来,科室人才队伍建设日益提升,一批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扬帆计划」及「雏鹰计划」等中青年医学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科室获得国家级课题24项,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 JCI、Advanced Science、JNM、EJNMMI、 Theranostic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ACS Nano等国际权威期刊,申请专利20项,成功商业转化专利5项。科室的学科地位与学术声誉不断提升。
文稿:王 戈
编辑:王 浩
审核:宋少莉
参考:肿瘤核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