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接受心理咨询,院长和学员进行角色扮演,院长扮演妈妈,学员扮演孩子。
整个沟通流程下来,大家无一不感慨,面对孩子的鄙视、嫌弃、攻击性语言等等,要是我们,小心脏早都受不了了,我们会从一开始的“和颜悦色”地跟孩子谈谈,到后来的“原形毕露”:“去TM的,不做咨询拉倒!不上学拉倒!爱咋咋地吧你!”
一言不合,我们就从“孙子”变成了“他大爷的”,翻脸比翻书还快,根源在哪儿?为啥院长能搞定,我们搞不定,我们要跟院长学习啥?
海勇导师在《唤醒自驱力》课程上讲过:我们能否把孩子的情绪或者攻击性语言接纳过来,我们能否做孩子的情绪容器,然后,再转化成有利于孩子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呢?而不是把孩子发射过来的情绪子弹再变本加厉地反射给孩子,让孩子成了我们的情绪容器。
从这个角色扮演中,我们从院长那里学会了啥?
一、凡是面对孩子的攻击时,院长表达的是“伤心”这种感受,而很多家长表达的是生气的情绪。
比如,当孩子鄙夷地说:切,你看看混的,连辆车都买不起。
如果是我们,啥反应,会咋说?会不会有受害者心理?
当我们“掏心掏肺”、想方设法地想要帮助孩子脱离不上学的困境,却遭到了孩子接二连三的嫌弃或语言攻击,我们就瞬间炸毛:你个白眼狼!你个狼心狗肺!我就是穷,咋啦?!
而院长呢?
院长说,因为他没有受害者心理,他告诉“孩子”: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这样说,妈妈很伤心。
院长表达的是“伤心”这种感受,而不是对抗的、攻击性的、受害人心理的情绪语言,唯有如此,我们的沟通才会有效,才能够得以继续下去,朝着我们想要的沟通目标发展走。
二、有界限的表达——你要好好和我说话,你要尊重妈妈,咱俩是一伙儿的,明确的要求孩子得对我好点儿。
在沟通过程中,孩子时不时地表达鄙夷不屑的语气:“切……”“切……”
院长并没有啥惯着他,而是稳稳的样子,跟孩子坚定有力地说:你要好好跟妈妈说话,你要尊重妈妈,咱娘俩是一伙的。
一边和孩子有界限——“你要好好跟妈妈说话,你要尊重妈妈”;
一边还要拉着孩子圈住孩子——“咱娘俩是一伙的”;
同时,调整孩子的认知,温暖孩子的认知。
比如,孩子不上学。
院长问,乖,啥时候去上学?
孩子特别不耐烦:又问!又问!又问!烦死啦!
院长会咋说?
院长:乖,我是你爸,你天天在家里,我不问合适吗?不合适呀。你没必要这样跟我说话呀。你不想去就告诉爸爸,我现在不想去。咱俩是一伙的呀,你怼我弄啥呢?
这就是有界限的表达。
而很多家里不上学的孩子,父母在家都不敢大声说孩子,都把孩子养成了祖宗,骑到了父母头上,父母失去了父母该有的样子。咋办?
我们可以从“咱俩是一伙的”入手,明确的要求孩子“你得对我好点儿。”(不是“我得对你好点儿”。)
孩子听完后,也意识到自己说话方式与态度,不尊重妈妈,立马改了口:好了,好了,我就是因为很难受,才那样的。
虽然孩子的言语间,还是有些不耐烦,但是,明显比第一次的不耐烦程度降低了一些。
院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立马接住孩子的话:就这,都比刚刚的态度要好一些。
我们在和孩子和他人的沟通中,不也是可以学以致用的吗?
三、沟通的目标非常明确,院长推推孩子,拉拉孩子,和孩子一起向前进——一切的行为问题,都是因为心里不爽导致的。
往往,我们想让孩子听我们的,但是孩子既不听也不做,比如不上学,不写作业,不去做咨询,不想参加考试等,于是,我们忍无可忍,无计可施了,就“踢着”他,推搡着他,“爱”着他,“关心”着他,一门心思地把他往我们想让他去的地方推着踢着,整个过程还充满了焦虑等情绪。
而院长呢?
院长走走拉拉孩子:比如,孩子不好好跟院长说话,院长就直接“怼”他,“你得好好跟我说话,你得尊重我,咱俩是一伙的呀”。孩子对抗对抗,院长给他拉过来,孩子再对抗对抗,院长再给他拉过来。
而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早已失去了耐心,拉不过来孩子,就一把推一边去,“去TM的!爱咋咋地吧!”
我们这么做,有没有这种承载能力呢?我们有没有力量去承载孩子对我们的“攻击”呢?这个地方正是我们需要提升的地方。追随院长学习的过程就是精雕细琢,打磨雕刻自己的过程。
见到孩子配合的好一点儿了,哪怕是改进了一点点时,院长也会抓住机会跟孩子说,“就这都行,就这,你都比刚才强。”
就这样,院长在“推着他拉着他,推着他拉着他”的过程,慢慢的把他拉到沟通的目标上——最后,孩子同意去做咨询试试。
我们和孩子沟通的目标是让他去做咨询。而很多家长的沟通目标是让孩子去参加考试、让孩子上学、让孩子写作业等等,但是,孩子就是不去,咋办?
那就证明这个目标不合适,暂时是实现不了的,我们就把目标换成让孩子先去做咨询。
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无法调整孩子的行为,继续调整孩子的认知。
而很多家长都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希望院长给一个灵丹妙药,一吃孩子就立马去上学了。
院长自嘲的说,那我就是个妖精啦。
没有人有灵丹妙药,让孩子一吃大人一吃孩子就去上学了。
扪心自问,孩子出现这种严重问题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吗?一定是经历了很多事儿,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形成的。
冰冻非一日之寒,破冰又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化解的?更何况是“人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一切的行为问题,都是因为心里不爽导致的。
比如,媳妇不让你亲,咋办?院长邀请上台互动的学员,问他如果是你,你的心理活动是啥?
学员:我哪儿得罪她了。
但是,我们想让孩子上学,孩子不上学,没有一个家长反思:我可能做啥错事儿了。我们就是不去反思自己做啥做啥错事了,我们眼里只有“他不去上学”这个行为。如果媳妇不让亲,老公的心理活动是,“她神经病!”那这个事儿想达成就很难了,如果老公觉察到可能是自己之前哪儿做错了惹住媳妇了,那就会哄哄媳妇。如果,哄了媳妇,媳妇不领情,咋办?有时候哄着哄着,炸毛了,不想哄了——此时此刻,老公的心理活动活动:她咋这样哩?哄都哄不好!其实他媳妇的心理活动也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指责对方不可理喻的时候,其实对方也觉得我们不可理喻。
因此,我们想要啥,就要先给予啥。男人实在哄不好媳妇儿的时候,有两个方法:
1,抱住媳妇,让媳妇折腾一阵子就好了。
2,男人要学会撒娇。实在不行,往怀里拱,拱着拱着,女人的母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了。
两大妙招:撒娇+拱
前提是,这个婚姻还能要。
而没有成长觉悟的男人往往都是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其实,越硬越脆,越脆就越容易断,越是这样,男人的情绪就越容易失控。
两口子吵架,不能不接电话,那是对彼此的消耗。
院长为啥要创办心时代,要开坛讲学?
因为这些东西学校没有教我们,父母也没有教我们,社会也没有教我们,那就来心时代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