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得理不饶人,而是孩子缺乏敬畏心

文摘   2025-01-03 21:39   河南  

孩子为什么得理不饶人?

直播间有学员说,孩子和老师发生了不愉快,孩子说老师你有病吧,妈妈说孩子平时说话也有些得理不饶人。

文聪导师:刚才通过你描述的孩子跟老师的对话,如果是完全情景在线的话,给我带来的一种感受就是这个孩子在权威面前说话没有那么多恐惧。但是从另外一个方向来说,我们对权威适当的有敬畏之心还是必要的。孩子直接开口就说“我不来我干嘛,你有病吧”这是一种反问,别说是老师就是普通人用反问的语气也会让人不舒服。

不管老师有没有听明白,这种反问式的交流的方式,虽然话里挑不出什么毛病,但老师是在关心他,老师一定心里不舒服。孩子开口说老师你有病吗,是带有羞辱意味,这句话很不友善。不管孩子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这种表达方式我们都应该向老师道歉。

学员:对,好的。

文聪导师:你要去先反思一下孩子在家里面跟你和跟他爸爸在说话的时候,有没有经常用这种方式。

学员:正常沟通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如果他要是占理,他语言表达的非常精准,攻的你答不上来。

文聪导师:这就是咄咄逼人是吧?语言表达精准,和我们说话带不带这种攻击性是两码事。我也可以表达的很精准,但是这个话我并没有那么的强的攻击性,就是说我既让你能够听明白我的意思,又不会让你觉得我是有敌意的,但是这种攻击性的语言虽然很精准,但是在精准中透露着一种不友善,会以让对方尴尬为目的,而不是让对方明白我的意思为目的。


学员:比如说他要是事做错了,他过一会儿,发现到自己的错误就道个歉,如果这个事情我们做不来,他能做出来,他就在反问你。

文聪导师:你喜欢跟他的这种互动方式吗?

学员:我有时候我确实我也接受不了。

文聪导师:你作为妈妈你都接受不了,作为老师,作为同学,肯定也会接受不了。他以后在人际关系方面,也会因为这个问题所困绕,大家都喜欢友善的态度,尽管你占理,但这个话的意思是让我不舒服,让我难受,把我质问的哑口无言。还是说让我明白,我身上有问题,我愿意调整,你觉得哪一会种更好一点?

学员:对,我也想以后让孩子跟我们跟老师沟通也好,能改变说话的方式,不知道怎么做好。

文聪导师:那就是他在有这种类似的让你不舒服的语言时,你要表达出来你的感受,我虽然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这种说话的方式让我不舒服。

学员:前期有两次我跟他说过,但后面他也跟我说了,请你原谅我,不要跟我计较好了。

文聪导师:他小的时候家里人有用这种态度对待他的吗?他的这种语言的习惯是从哪学的呢?

学员:他小的时候爷爷脾气比较大,但对他很依顺的那种。

文聪导师:但如果说对别人的脾气大,他也看着也学着对不对?

而且在对别人脾气大的时候,到他这儿不见得每一次都能切换的那么快,也可能也偶尔会有这样情况,不是说让老人改变,而是我们要先探究一下孩子的语言习惯是从哪儿学来的。

假如说在家里面你们之间的沟通,爸爸对你说话也有这种方式,他这样去跟老师说就不奇怪了,因为言传不如身教。首先就是我们给自己家里做个检测,你们家庭成员用不用这种方式说话。

第二,如果孩子再用这种方式说话,我们就说现在停止交流,因为你的这种说话方式让我不舒服,你不用说他你不会好好说话吗?你看你是什么态度,那是在指责他,不要这样说。而是我们先停止交流你的这种说话方式,因为让我不舒服,我没办法再跟你聊下去了,等你平静过后我们再聊。

学员:前几天说了,他后来又给我道歉。

文聪导师:还是跟上个连线一样的,他现在知道了,他现在高二,他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学会的说话方式,不可能知道马上就能做到,他一旦情绪激动的时候,他还是会不自觉的把本能的这个习惯带出来,你只能通过不断的用我拒绝不好的沟通方式,让他慢慢的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就是我一旦跟人说话要注意一下我的语气语态。但是知道到有能力做到,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学员:他小的时候不这样说,现在有压力时会明显,攻击性特别强。

文聪导师:小的时候他有被冤枉过的经历吗?

学员:他小时候学别的小孩要跳楼,他爸很生气,拉过来收拾一顿,后来他一直想让爸爸给他道歉,爸爸拒绝了。

文聪导师:所以说从沟通过程当中也能够暴露出来咱们亲子教育方面的问题,大概就是孩子如果被冤枉过,他就特别要求公平,就当我不占理的时候,别人对我的攻击性特别强,一旦我有理的时候,我也要狠狠的攻击,这模式就形成了。虽然看是跟老师的互动的问题,其实核心的问题还家长跟孩子的这种互动。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你爱人对你尊重不尊重,他也会照样学样的。如果我们对孩子错误的包容度更高,孩子就不会再抓住我们错的时候狠狠的攻击。所以这些都是在家庭内部问题在学校的外在环境当中的一种呈现。

学员:好,今天我也见着老师,跟老师道个歉,其实他和班主任关系还是挺好的。

文聪导师:是因为在他觉得被尊重的情况下挺好的,但是就他说老师有病,老师可能感觉尊严都被挑衅了,关系好不代表没有边界,这中间还有一个边界感的问题,老师跟你关系再好,他也是老师,边界感也是需要跟孩子去慢慢的培养。

学员:好的,谢谢文聪老师

关于边界的问题,文聪老师在课程里也给大家讲过包括:身体的边界,比如有的人喜欢靠近人,但有的人就不喜欢被靠的太近。还有物质的边界,你比如我的杯子我不喜欢被人用。还有一种心理的边界,你探究我的隐私,我不想回答,你还一直在追问,这也是对我边界的一种冒犯。还有关系的边界,你觉得咱俩关系近了,我觉得咱俩关系没到那一步。

边界包括身体的边界、物质的边界、心理的边界、关系的边界,边界是比较主观的。有时候觉得咱俩好朋友谁跟谁,咱俩共用一个杯子都没关系,但是有的人是我跟你关系再好,哪怕是我老公跟我儿子用都不舒服,这就是我的边界感更清晰,所以老师跟同学的边界肯定是不一样的。

关于边界,文聪老师书中写过一个《是老板还是大哥》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下。大家在文聪导师的后端课程上也会有更清晰的解读。我们把自己活明白了,我们再去跟自己相处的时候,跟爱人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就没有了那么多烦恼。


张奋赢
勿忘初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