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刘秉温被选为县长

文摘   2024-09-23 07:32   湖南  


       上世纪40年代初,陕甘宁边区的群众和大多数中国农村差不多,民主传统极其缺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政府下功夫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热情,普通农民有权直接选举自己信任的“官”和有权罢免自己不信任的“官”,参与管理政府的大事,民主参政意识普遍得到提高,与当时国统区一党专制的垄断政治形成鲜明的对照,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破天荒的伟大创举。农民刘秉温被选为县长就是陕甘宁边区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生动体现。

      刘秉温(1912-1979),陕西米脂县人。大生产运动中,他带头开荒种地,提出劳动互助、变工队等方法,被誉为“刘秉温生产方式”,受到边区政府的大力推广和表扬。就这样,刘秉温通过选举从一个普通农民当上了延安县的县长。刘秉温得知自己被选上后,有些不知所措,说:你们瞎弄了,我是一个农民,我根本就不知道咋办公,你叫我当县长,我当不了。陕甘宁边区干部说:“你当不了,学嘛!”正是刘秉温他们的出现,边区的县长书记们“当官不像官”成了当时干部的集体表现。人民的服务员、人民的公仆成为共产党干部的共同追求,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中对“官”的认识。

      1942 年夏天,延安遭受洪涝灾害。洪水淹了庄稼,看着倒伏在水里的玉米、大豆、谷子、高粱,老百姓情绪低落。上了年纪的老人说,绝收之年别无他法,只有逃荒一条出路。农民县长刘秉温不这么看。他经过调查,得知荞麦的生长期短,若及时抢种,或许在霜冻之前能打下粮食。于是刘秉温动员全县劳力,自带口粮、牲口、农具,不分昼夜抢种荞麦。即使是低洼处无法播种的地段他也不放过,不能播种就撒种,尽量不留一处空白。经过十多天的奋战,全县受涝土地全部补种了荞麦。这年秋天,延川荞麦获得大丰收,老百姓不但没逃荒,而且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老百姓都夸刘秉温是“好县长。”当时人们对刘秉温的评价极高:“到锄地的时候,他就动员干部劳动起来下乡给老百姓锄地,锄地不吃人家的饭,不喝人家的水,连水都不喝。”由此可知,那时候群众为什么拥护干部呢,是因为干部比群众还苦。

       刘秉温1942年被评选为边区模范县长,毛泽东亲笔为他题词:善于领导群众。





布衣的诗意生活
白天公文,晚上诗文,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