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观点——“成年人应该情绪稳定,不要轻易流露悲伤等相对负面的情绪”——我一直存疑,最近越发怀疑了,简直想彻头彻尾地推翻。
当然,我认同“成年人应该情绪稳定”这一点,但我认为的情绪稳定,不是没有情绪,而是在低落或状态差的时候也不要出言伤人。任何时候,哪怕有一万个理由,伤人都是不对的。状态欠佳时也能保持基本的风度和同理心,不要有意或无意地伤害身边人,这是成年人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否则就还是太任性、软弱和孩子气。
可是我发现,很多人似乎连悲伤、沮丧、低落等情绪也不太接受了,仿佛必须随时保持充沛的能量,一有悲伤沮丧等就立刻打发掉,尽快回归积极的精神面貌,才是合格可靠的成年人。我很怀疑这一点,甚至我觉得这也未必就是“更好的人”。
翻翻前现代的作品,无论是古代中国的文学,还是中世纪的外国文学,不难发现,以前人更加多愁善感,更加戏剧性,情绪也更加浓烈。成年的创作者,也不会刻意标榜自己滴水不漏的成熟稳重,相反,他们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悲愤、伤心、失落、意难平、郁郁不得志等。当代所谓的成年人该有的姿态,前现代的人类似乎根本就不在乎。他们就是要恣意释放自己的情绪,把伤感悲戚愤愤不平等渲染得铺天盖地。
再一想,强调人的专业性,无论如何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以饱满的姿态面对生活,似乎跟工业化崛起的时间大体重合。当人类从相对散漫的农业时代,来到分秒必争的工业时代,为了利益最大化,资本家自然更青睐、更褒奖不受情绪困扰、时刻保持工作热情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人的专业度和情绪稳定,也是资本家对工人的洗脑。(对林黛玉的评价,在古代几乎都是夸奖,到了当代却有越来越多的贬低,也有这个原因。作为一个“人”,林黛玉无疑是更立体更可爱的,但作为一个“打工人”,她就不太合格。切换为实用主义的标准后,林黛玉的风评就变差了。)
所以我虽然尊重,但也没那么推崇“专业”的人。永远不流露自己的低落沮丧,一有悲伤就立刻化解,这就是成熟吗?我无比怀疑。如果真是境界提高了,无波无澜无雨无晴,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自然是好;如果内心依然有波动,只是刻意压下了那些波动,对外只显露“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干练,分明还是自我压抑吧,这是麻木,而非成熟。
我喜欢坦然流露情绪的人。任何人,不管多么风光,都依然有权利表露自己的悲伤和无力,因为事实如此,人人都有挫败伤感意难平。王菲咖位够高了,晋升天后之路的关键一年,她在自己写的歌里唱道:“我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退出乐坛前的最后一张唱片,当时的她已经名满天下名利双收,却还是在歌词里写:“无论我多想是个太阳,却只是另一株向日葵”。王菲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没怎么宣告过自己有多厉害、多强悍、多全面、多敬业,心情好或不好,人生顺遂与否,都在歌里。不装强大,反而更添可爱,何况也没人觉得她不强大——敢于暴露自己的问题和脆弱无力,恰恰是内心强大的一个体现。不强大的人只会欲盖弥彰,怎会坦然说出内心的裂痕?
我关注了很多阅读量不怎么高的人。比起那些选题精准、写法纯熟、将大众情绪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大号,这些如实书写自己不如意人生的不知名写作者,相对而言真的生动许多。看不出情绪,当然是一种成熟,但如果所有成年人都那么成熟,未免像是商业时代统一打造的流水线商品。把七情六欲的人变成看不出情绪的人,也是一种异化。有情绪,就表露;敢表露,才精彩。只要不伤人,流露情绪又何妨?有人低落,有人忧伤,有人无法自持,有人缺氧缺爱,有人咬牙与痛苦博弈,有人鏖战一番轻盈升华……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状态,世界才多彩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