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过的印象最深的电影是《爱是一场烟火》。前半部分很像《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都发生在意大利,都在风景优美的小镇,都是年轻男孩的青涩爱情,就在我以为又是一部轻飘飘的糖水电影时,忽然来了个大逆转——两个勇敢相爱的男孩,非但不曾得到祝福,反而连家人都出面打压,最后被反对人士开枪打死……
前半部分拍得太美,虽然有生活的残酷,但两个男孩相互欣赏和救赎的部分还是让我心头一暖。因此,后半段猛然的转折,才格外让我感慨叹息。
很多年没看过出柜后压力重重甚至付出生命的电影了。有些国家是不能拍,能拍的国家呢,顾及政治正确,又总是一出柜就得到多数人的祝福,美好顺利得不真实(《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就有点假,明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跟《爱是一场烟火》同一时期,男主出柜后,却没有丝毫的阻力,所有人都尊重祝福……)。再次在近几年的新电影里重温上世纪不够开放的社会,以及出柜后所要面临的巨大压力,我心里就涌现出了一丝熟悉又遥远的恐惧。
其实现在又好到哪里了呢?不是依然有很多人不尊重不祝福甚至明目张胆地反对性少数群体么?
我出过柜。好多次。小范围的,大范围的,都有过。最受关注的一次,被数以万计的人看到,光是网络留言就十几页,有相当一部分是负面的,非常多的难听话。在公开出柜之前,我有过心理准备,我知道大众对此的接受度差异有多大,心怀偏见的人能发出多么恶毒的声音,但我都愿意承受。这就是我。如果有人不喜欢,没关系,我也不会改。
有人羡慕我活得坦荡自由,只有我自己知道,一路走来,并非易事。小范围出柜,很多人就不敢,何况我这种公开出柜的,想想就知道,得承受多少来自熟人和陌生人的不理解甚或恶意。无端骂我之人最多的时候,Echo说她也留意了,看到那些肮脏的留言,很心疼,她老公心肠软,甚至都哭了,说我不该承受那样多的恶意。感谢他们的善良。这是做自己应该且必须承受的。承受得越多,做自己的纯度就越高。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好骄傲的,我只是在做自己而已,可我又知道,我必须非常骄傲且勇敢,才可以这样坦荡地做自己。在价值观单一的社会里,成为跟大众不一样的人,必须承受不容于世和非议谩骂的风险,如果我心智不够强大,或许早就撑不住了。扛不住世俗压力而心态崩溃甚至自杀的例子,我听过太多,身边就有一大把。再弱一点,恐怕就没有今天的我。
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软弱的人。认为我软弱的人,未必像我那么有勇气,敢于向世界骄傲地亮明真身,镇定自若地接受现实和网络中随时可能冒出的恶意,向所有理解和不理解的人释放“不管你怎么想,我就是这样”的坚定信号。
如果某件事我不想做,不是因为我不敢——拜托,我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世面见很多——而是因为那件事我认为不值得。我不是遵从世俗剧本按部就班的人,我很有想法,非常有,我就是要成为一个独特的人,过着跟旁人不同的、没什么参照系的、孤单且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走过去的人生,很早我就知道这是我的使命,多难我都愿意去做。世界辽阔浩瀚,人生的可能性还有很多,精神追求还可以更高更远更阔达,在追寻独特自我和生命体验的人生路上,我已兀自走了很久,让我回头,去一个狭窄的小困境里打转,抱歉,我不愿意。真的不愿意。走到更辽阔境界的人,没有办法退回营营役役的生活。
我的人生和未来一直都在前方。也许荆棘密布,但我一定要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