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之必要

文摘   2024-07-23 20:54   湖北  
我一直喜欢有点反骨的人,这样的人跟我比较像,通常也比太“正常”的人有趣很多。
后来在书里看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叛逆,很重要,不用太担心。叛逆是发现自我的开始。一个有着鲜明自我的人,一旦觉醒,在集体化的压抑天性的教育体制里,必定是格外不开心的,于是叛逆就产生了。在青春期叛逆过的人,后来兴许就无需再有太大的冲撞了,反而会活得从容舒畅一些,至少心理上是。

很乖、很听话、从不叛逆的孩子,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其实更高。书里的说法,联系实际,我的感受也确实如此。一路考高分上名校找体面工作的朋友,很多都被“好学生心态”和过度的完美主义搞得苦不堪言,根本停不下来。明明状态已经不太对了,眼瞅着可能就会得抑郁症、焦虑症了,还在一个劲儿地给自己施压,仿佛亲手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不管是当学生还是当员工,总有一根弦绷着,无法放松。

在不影响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怎么活都行,松弛或紧绷的活法,自己愿意,就可以。但如果有可能影响身心健康了,我的看法是,应该要放慢节奏,试着停下来了。身心健康指标是客观数据,得病也是客观事实,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是“我能撑下去,我力争上游,我毅力惊人”就能战胜的。事实上,撑下去、力争上游、追求卓越这些特质,反而是得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心理疾病,往深里挖,基本都是依然活在应试教育思维里,给自己制定了很多考核线,不达标就难受,最后生生把自己累出毛病了。

长期来看,人几乎总是要叛逆的。青春期不叛逆,成年或中年也会叛逆,老年突然“发疯”的也不少。这个世界就是不完美的啊,肉眼可见的问题多了去了,谁能一辈子迎合世界追随主流?总有不愿追随、想找自己的时候吧。再没个性的人,也一定有个人想法和外部期待相冲突的时候,冲突了,要么压抑,要么叛逆。一般来说,可以压抑一时,无法压抑一世,最后还是会叛逆。

其实叛逆也是蛮需要能量的。想要突破常规的人,首先就得跟主流价值观决裂,甚至与全世界为敌。个性鲜明的人,连周围最亲近的人都未必能理解和支持,可想而知要面对多少压力与非议。敢于叛逆,一定勇气超群。而在有勇气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想清楚了自己要往哪里走。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一般来说不会叛逆,只是迷茫。只有想明白自己要走向何处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才会叛逆。叛逆是既有勇气又有方向的综合结果,这对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除非,你遇到了一个王菲那样的妈妈,孩子说什么,王菲都尊重。那种情况下,孩子或许可以没有叛逆期。本质上,我觉得王菲比窦靖童更叛逆。在商业化浓郁的年代愣是做了好多神神叨叨的音乐,在巅峰期毅然退出歌坛,想恋爱就恋爱,想离婚就离婚,想复合就复合,窦靖童说不想上北京四中了(多少人挤破头想把孩子送过去),王菲说行呀你想去哪儿上就去哪儿上吧……可以说王菲的很多选择都在多数人意料之外。遇到这种什么事儿都行、没什么执念、非常尊重孩子的妈妈,叛逆确实是没什么必要,也没机会。

但如果遇不上王菲这样的妈,那还是需要叛逆叛逆的。比起中年或晚年“发疯”,不如趁年轻有劲儿的时候,多叛逆发疯一把,至少折腾完了,还有机会去重建。一把年纪了,突然发现自己顺从了半辈子,自我在哪里,未来又在哪里,除了当一个好学生好员工好家长,还可以做什么,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所有这些迷茫困扰涌入脑海,无法开解,继而崩溃,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重建或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于是越发崩溃,岂不太惨?(我绝非危言耸听,这样的例子,留神看看,数不胜数……)

“好学生心态”和过度的完美主义真的害人不浅,让人无法停下。而无法停下就不是一个很妙的信号啊。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以停不下来?一直超负荷运转,机器都受不了,何况是人?尤其“好学生”们又都挺聪明的,非常知道自己能力的极限,一边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目标,一边是力有不逮的自知,一边追求,一边自我否定甚至自我厌恶,长期如此,焉能不“疯”?

别等到身心遭遇重创精神大崩溃时才被迫停下吧。人随时都可以停。偏离主流,叛逆几回,没什么要紧。不在叛逆中新生,就在顺从中灭亡。一直压抑的人们,叛逆起来吧!


每日可爱二百人
最不“公众”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