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很多人并不知晓,尽管只有六尺宽,却可以称得上是这是中国最“宽”的巷子,因为人心是不可衡量,这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乘坐高铁到达桐城东站后,坐上3路公交前往六尺巷,一路上虽然听不懂当地人在说什么,但是能看出这个地方的人很淳朴和善。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文昌街道文城西路,其实是两户人家之间的间隔小巷,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全长100米,均由鹅卵石铺就,但这两户人家当年并不是普通百姓人家,其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
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扩建房子时,新修的围墙侵占了这块空地,引发了两家的纷争。张家人将此事告知在京城的张英,希望他能出面解决。
张英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到信后,主动退让三尺。吴家得知此事后,也深受感动,同样退让三尺。于是,桐城就有了这条六尺巷。这条巷子遂成为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象征。
张英接到家信,当时他是“龙眠五才子”之首,深得康熙器重,完全可以给安徽官府作出指示,逼老家邻居就范,但他放下身段,降低姿势,以一种谦和的姿态,写了那封回信,避免了剑拔弩张的矛盾激化和事态升级。
六尺巷因美名远扬而显得尤为宽阔,六尺巷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愿我们每个人都秉持礼让、谦和、包容,在“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宏大叙事中,写好我们每个人的章节。
今天,行走在桐城市大街小巷,街头巷尾、社区楼宇,生动的漫画、“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比比皆是;翻开孩子们的书本,也有六尺巷的故事……
文都桐城是一本书,六尺巷是其中最动人的一页,漫步在巷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以礼相待、以和为贵的年代。青砖黛瓦的民居,色古香的建筑,每一处都透露着历史的韵味,每一块青石板都记录着动人的故事,这里,是文化的传承,是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