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政策
落实“五项管理”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为了进一步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以下简称《意见》)和“五项管理”等工作要求,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将继续依托“家校协同共育”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开展家校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要求作如下温馨提示,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让孩子们在我们共同的陪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是指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减轻义务教育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旨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1.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
2.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开设丰富多样的社团,按规落实课后服务。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实“教学五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1.密切家校联系。积极参加家校活动,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2.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
3.融洽家庭氛围。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4.指导学生合理用好在家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亲子阅读等。
五项管理
“五项管理”指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为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学校根据要求严格落实相关作业要求,合理、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量、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
1.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2.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变相布置作业。不要求家长、学生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实现等级管理,不使用百分制批改作业。
3.加强作业设计,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4.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健全作业统筹协调机制,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5. 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安排研究,探索健全课后托管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充足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
1.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长应达到10小时。
2.严格落实到校时间要求。小学早上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除周一晨会外,学校不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3.加强家校协作。家长和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禁止学生将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通讯设备带进学校。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1.明确中小学校学生手机管理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严禁将手机带入课堂。
2.规范作业布置。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不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4.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家长要与老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学校一直致力打造书香校园,鼓励学生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激发每位同学的阅读兴趣,将多读书、读好书落到实处。
1.明确进校园读物遴选标准。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把握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等基本标准,严禁推荐违反《出版管理条例》及12类明确列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负面情形的书籍。
2.健全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遴选程序。学校制定了课外读物推荐遴选程序,严格按程序开展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工作。推荐结果要向学生、家长公示,并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落实常规管理。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学校不组织统一购买,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受捐赠课外读物和学生携带读物进入校园的管理。
体质健康是孩子全面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开展体育运动。开足开齐体育课,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阳光运动不少于1小时。每个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
2.综合防控近视。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 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 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避免不良用眼行为, 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 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3.加强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 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体质健康,定期体检,有问题及时就医。
家长朋友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落实好“双减”政策,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向前,让每一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 END -
文图 / 教务处
制作 / 吴 琼
审核 / 刘 芳 刘爱丽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