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统仓:童年记趣之酷暑纳凉

文摘   2024-08-28 13:57   浙江  
 提示请点击上方"舥艚公社"关注我们

图片来自网络


处暑已过,秋凉将至。今年夏天,连续两个多月的37度以上高温,屡屡冲上历史最高记录。走在烈日下,即便撑着太阳伞,都能感觉全身被烤焦,热浪一股股扑来,让人无所适从。一些自媒体为博眼球在室外做了各种实验来证明温度有多高,有人拿鸡蛋直接打在正午的街道上,不一会儿,发现鸡蛋可以吃了。灼热的气浪让人心慌气短,如果正午时分步行一公里有钱可以捡,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毕竟当生存不成问题时没有人会拿命去换钱,我们要学会感恩,当我们在空调房里吃冰西瓜刷手机,有许多人在烈日下讨生活,还有许多人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世上本没有岁月静好。


暑期回老家一次,风从沃野田畈吹来,裹挟着河流草木的清凉气息,居然有久违的丝丝凉意。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盛夏酷暑时光。


我们这里地处亚热带,四季并不分明,每年夏天都有长短不一的暑热。记忆中八十年代的乡下,不存在空调,少部分家庭购买了风扇,可是夏天的电力供应往往让风扇成为摆设。只有奶奶的蒲扇摇着温柔的南风,一年年地,把我们从小暑吹到大暑,不觉得怎样的酷热难挡,记忆里存留着蜜的甘甜。


图片来自网络


晚饭过后,有时银河乍现,千万亿颗宝石在泛白光。有时月明星稀,碧空如洗。爷爷会搬出家里两张高长凳,再把竹床架上面。竹床用得年深日久,原本绿色的竹篾幽幽地泛着黄褐色光晕。奶奶打来水,把竹床抹洗干净,。小孩们洗完身体,年龄小的光着屁股,年龄稍长的穿着小短裤坐上去,一阵沁凉,一直凉到骨头缝的连接处。大人们在竹床旁边燃上一堆白天晒好的杂草,把蚊子熏走。杂草燃烧后的草灰,第二天可以作为农用肥料。农家生活,精打细算,一点都不浪费。此时草烟袅袅、星光点点、万籁寂静。


奶奶的蒲扇摇来杂草的焦香味,我们躺在竹床上遥望广大无边的星空,做无尽的遐想。漫天繁星栩栩如生地镶嵌在天上,亮的惊心动魄,碎钻一般,壮丽非凡。长辈们没有文化,知识有限,但他们有日积月累的生活故事,这些故事的主题都是围绕孝道和节俭。现在还能完整回忆起一个故事:有个人去路边的茅房,发现地上有一颗米饭,这个人刚开始犹豫一下,到底要不要捡起来,想到粮食的珍贵就下决心把这颗米饭捡起放进嘴里。没想到回家后,看到大米从四面八方飞到家里,米仓谷仓都堆满了。从此以后,这人家里再也不会愁粮食。故事讲完后,长辈们都会强调一下要爱惜粮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要捡起来吃。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人去深究故事的逻辑性、合理性,更不会有孩子去追问茅房里为什么会有饭粒,大米怎么知道这人家在何处……


不知不觉,迷迷瞪瞪入梦乡……


图片来自网络


三十多年前的乡下,仿佛一无所有,却有如此富有。我的童年没有书本为伴,无从读书去昧的条件。但,单单夏夜天空的一张壮阔星空美学图,何尝不是另一种天然的启蒙!一出生,便与自然同在,与日月星辰山川大地共处。贫瘠的年月没有高科技,没有空调电脑……唯有河流田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知识的熏陶!



作者李统仓,浙江省龙港市人,语文老师,目前供职于龙港四中。
本期特约责编:王立新






版权说明:“舥艚公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顾问:曾伟律师,浙江瓯南律师事务所。


舥艚公社
“在这里读书,在这里记事,也在这里交友”。本号创始人叶俊青,著有《门前雪》《活在金乡》《时光简记》等个人散文集,曾任《今日苍南》《今日龙港》等县域党报总编,编著《“今日苍南”获奖作品集》《同行•见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