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广义、狭义化债思维

健康   2024-12-03 14:42   江西  

编者按:这个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只要你够努力,只要够幸运,王侯将相,富贵寡头,你也行。不要躺平,不要悲观,不要低头,努力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债务的本质是信用,化债是债务权责关系重塑的过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核心是恢复投资方对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未来发展的信心。对此,需要解决能力、发展和预期三个问题。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本质

与货币的本质是信用类似,债务的本质也是信用,即借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化债是债务权责关系重塑的过程。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核是恢复投资方对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确实存在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但归根结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能力、发展和预期。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恢复地方政府的信用、提升投资人的信心、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从国外实际来看,发达国家也有地方政府破产的案例,如日本的夕张市(2006年)、美国的底特律(2013年)、英国的伯明翰(2023年)等。上述三个问题存在一定内在逻辑:有能力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预期,有预期才有收益,有收益才有信用,有信用才有信心。

二、广义、狭义地方政府化债思维

从实践来看,2012至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在7%以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尚不显著;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由此,探索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能仅依靠控增量、化存量等战术思维,需要抓住经济问题这一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争取提升到战略层面解决问题。这实际是广义和狭义地方政府化债思维的差异前者统筹考虑经济增长、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等其他因素,后者习惯聚焦于财政的量体裁衣、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正因如此,中央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对地方政府化债并未局限于问题本身,而是从长效机制、管理机制、优化结构三个方面提出化债的主要方向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特征

理解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本质,还需要把握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特征,才能对症下药。地方政府债务的资金来源多为商业银行,处理不当可能出现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互溢。结合我国财税机制改革和演变特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1.周期性。地方政府债务周期与经济周期基本保持一致。经济周期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周而复始,是历史变化和自然界的本质特征。

经济周期既包括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延续50到60年的长周期,也包括朱格拉周期等持续9到10年的中周期,还包括基钦周期等连续3到4年的短周期

地方政府债务周期往往依附于经济周期,特别因其资金投向基建项目、城投平台、园区开发等,一般与5年左右的中短周期结合得更为紧密,进而主要形成规模扩张、债务化解、规模再扩张三阶段周期

2.滞后性。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变化往往先于地方政府债务周期,这是因为地方政府需要借助财政、税收来积累和运营资金,以此作为发债的预算和基础,上述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必然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周期的滞后性,一般迟滞近1年。

当然,实践中也存在部分地方政府超前消费的情况。如有的地方政府预测经济即将复苏,预先加杠杆,可能使得该地政府债务周期先于经济周期。

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思路

归根到底,地方政府化债模式只有三种依靠途径

一是靠自身资源,主要有两类方式:一类是用政府预算内资金偿债;另一类是地方政府变现国有企业股权等存量资产化解债务。

二是靠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类方式:一类是展期、降息;另一类是重组、置换等。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延后、潜在风险加大、对营收和利润造成中长期冲击。

三是靠上级政府,包括最后兜底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境下地方政府债务就可以视为“类国债”和“类市政债”的混合公债,主要有两类方式:一类是更高层级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券置换隐债;另一类是政策性银行向债务人投放信贷置换隐债,更高层级的地方政府予以担保。


看星星啊
致材料人: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