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的鱼|坡子街•唐军

文摘   文化   2024-09-14 05:00   江苏  

我出生在一个水乡小村,村前头自南向北流淌着一条鸳鸯河,一排青砖瓦房,离岸不远,我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光。站在自家门前,就能眺望白茫茫的河水,河面很宽,彼时,河上未架桥,人们只能依靠一条渡船出入。
对这个小村落,我最多的记忆就是河,四季更迭,一条河就如人生,从少年到青年,再从中年走到暮年。
鸳鸯河虽宽,并不深。那时节,生态环境好,没有污染,夏天的河水凉爽宜人。每到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就趁着大人午休的工夫悄悄下河。水浅,河水就越发显得晶莹剔透,那时,河里的鱼特别多,成群结队,水浅了,鱼就全暴露了。于是,在河里避暑的间隙,我喜欢上了捉鱼。为了捉鱼,我煞费苦心,特意制作了一种网眼很小的小网兜,俗话说“十网九网空,一网就成功”,半天下来,我这个小渔民也能收获几斤或者十几斤小鱼。
家里那时候条件不太好,荤腥味是不多的,鱼便成了我们家的肉食。母亲有一双巧手,把小鱼儿弄干净后,裹上面粉,在油锅里一炸,做成油煎鱼,香酥可口。我知道生活在水边的人都喜欢吃鱼,母亲也是喜欢吃鱼的,可是她总是说:“吃小鱼儿卡嗓子!”当时我信以为真,且信了好多年。
后来,我到了镇上读初中,母亲每次去镇上赶集,总会用罐子装满炸好的小鱼送到学校。十四五岁的年龄,正是身体最需要营养的时候,我能听到自己的身体咯吱咯吱响,像地里的庄稼,日夜不停地向上拔节,正是母亲的用心,我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比地里的庄稼长得更快更好,脑子也变得聪慧、活泛起来。
那一天傍晚,母亲在镇上卖完了自产的农产品,又来学校看我,这回她不仅带来了炸好的小鱼儿,还塞给我二十元生活费。我说:“妈,还有半个月就放假了,这钱我用不上。”“这钱你先拿着,万一要买点书本什么的,有备无患。”我把钱捏在手心里,汗涔涔的。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带着母亲去学校食堂,打了一份大白菜,还破天荒地打了三块金灿灿的熏鱼。我们相对而坐,母亲听我报告学习上的近况,好成绩出乎她的意料,她的兴致高涨,满脸的骄傲。我给她夹了一块熏鱼,我知道她喜欢吃鱼,可是她吃完我夹的那一块之后,再也没有动筷。这顿饭吃得很温馨,我和母亲用土话亲切地交流着,引得邻桌的同学们不停地侧目。母亲打算连夜赶回去,镇上离家有十多里路,这漆黑的夜路,我不放心她,母亲却说,这点路走惯了。我只得想办法要来一只手电筒,又从食堂师傅那里要来一只塑料袋,将剩下的两块熏鱼装起来,让母亲带回家。母亲轻声地嘱咐我几句,便转身出了校门,很快,她挎着篮子的背影渐渐模糊起来,一束光慢慢融入无边的夜色中……
半个月后,我从学校回来了。在渡口,我遇上了撑船的大伯,他跟我拉起了家常。他说,前些天你母亲半夜归来,没钱付船费,就将篮子里的两块熏鱼送给了我,以表歉意,并一再表示第二天一早就把船费补上。我知道你母亲的人品,她是个好人,我说乡里乡亲的,这船费就莫提了。你母亲却认真地说,正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更不能含糊。你母亲还说,熏鱼是你特意给她买的,味道特别好。我尝了,不输咱鸳鸯河的鱼。
回到家中,我放下行李,拿起挂在墙上的网兜,直奔鸳鸯河。在已显冰冷的河里,我果真捕上来一条大鱼,记忆里,那顿鱼是我照着母亲的厨艺做的,红烧了鱼身和鱼尾,鱼头添了几块豆腐,熬了一锅奶白色的汤。多年之后,提起这段往事,母亲总是用心疼的眼神对我说,你这孩子就是太孝顺,那顿鱼我和你爸吃得暖心暖胃,感动得一宿眼泪汪汪。
(2024年9月12日《泰州晚报》6版)

作者简介



唐军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报刊,著有散文集《江南雨•陌上情》《一句一曲那么美》《书是人间有情物》。


编辑部:李明官 严勇 孙剑 顾静  
运营部:陈大志 仲金城 王燕 刘玲

美文需要多分享

酒香也怕巷子深

亲们点个

↓↓↓

坡子街笔会
泰州人的诗和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