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被平替,冬天选非遗工艺熬出来的梨膏,有它的道理。

美食   2024-12-23 18:52   四川  

巫山梨膏

民国十年,巫山梨子丰收,由于交通不便,销路不畅,市民张燮成借红苕制糖的方法,选用上等京梨、香水梨,刨皮去核,剁碎,入锅煎熬,加入麦芽,熬成糊状,制作出梨膏。

为了让巫山梨膏味美香甜,张燮成用七成梨膏兑三成蜂蜜,然后装瓶,在瓶上贴上“张燮成梨膏”的标签,上市即深受人们喜爱。长江上下轮船航行至巫山,客人都停港上岸争买张燮成的梨膏,带回家去以供自食或馈赠亲友。年销约6000瓶(每瓶重0.5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巫山梨膏销路不畅,加之张燮成死后,犁膏制作质量欠缺,巫山梨膏声誉大减。

20世纪80年代,巫山县供销社试图恢复巫山梨膏声誉,特聘师傅制成1500斤巫山梨膏,参加四川万州(今重庆万州)农产品展销。由于传统工艺失传,巫山梨膏仍受冷遇。

目前,巫山梨膏在“陈记”的挖掘下,又恢复生产,并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自《巫山县志·名优特产》

▲大师的菜·守护非遗·巫山润梨膏


这就是巫山润梨膏的由来。


对喝惯了巫山润梨膏的人来说,它完全无法被平替。冬天选非遗工艺熬出来的梨膏,自有它的道理。


今年我们再次去到巫山,拜访巫山润梨膏非遗传人-陈嗣红大师,记录下巫山梨膏熬制全过程。

▲陈嗣红大师熬制梨膏现场实拍


10斤鲜梨1斤膏,熬梨膏是辛苦活。熬一锅梨膏,从挑选鲜梨到收膏装瓶,要历经3天左右,全由陈嗣红大师与其家人用炭火熬制,手工操作,没有工业味儿。

▲传统工艺,炭火熬制


陆游在《入蜀记》中提到:“巫山出美梨,大如升。”可见巫山自古就盛产优质鲜梨。这也为巫山梨膏的优秀打下坚实基础。


精挑细选的鲜梨清洗干净,保证鲜梨完整,没有腐坏、虫眼和疤痕

▲精选优质鲜梨反复清洗


好梨熬出来的梨膏,只有醇正的香味,没有异味。不放任何增香、增稠、防腐化学添加剂,放置12个月再打开,依然梨香幽幽,沁人心脾。


给你们看看特别干净的配料表

▲配料表实拍图,无其他添加


鲜梨洗净后,整果下锅熬制,熬出梨汁再过滤掉果肉。这样熬出来的梨膏,比榨汁后熬制的梨膏更香。

▲整果熬制,梨香浓郁


想要梨膏风味更好,还少不了其他优质食材的加持。生姜、罗汉果、冰糖、蜂蜜、柠檬在梨膏熬制的不同阶段下锅,香味口感更有层次。

梨膏入口是清甜回甘,带一丝自然果酸,清爽好喝,不糊嗓子。

▲优质食材一同熬制


  • 第一次整果熬煮6小时左右,慢慢熬出梨汁。

  • 第二次熬制10小时以上,蒸发掉大部分水分。

  • 第三次熬制七八个小时才能将膏体收至浓稠,最后趁热装瓶。


买梨膏其实很容易踩坑。


可能会遇到用浓缩果汁勾兑的,用烂梨子熬的,或是用清汤寡水的梨汁加各种化学添加剂来增香增稠的等等。


但这瓶重庆巫山润梨膏,是我们几次去巫山亲眼见证,全程记录制作过程,不掺假,真材实料,手工硬熬的好梨膏。它的工艺已经是“重庆市级非遗”,更荣获“重庆老字号”殊荣,买过的朋友几乎都给出五分好评,是肉眼可见的优秀!


“甜,但不是很甜腻的那种甜,是很舒服的甜”

“闻起来是焦糖香味,开盖即食不腻、甜中回口有淡淡的果酸味儿。”

“吃进嘴里余后还有股淡淡的梨香”

▲上下滑动查看:真实顾客好评


冬天来临后,我们办公室几乎人手一瓶巫山润梨膏。有时候嘴馋了直接舀一勺涂面包吃,又香又甜,口感特别丝滑,还带着焦糖风味。


用温水兑开当饮料喝,又能闻到梨香幽幽,口感微酸微甜,清爽滋润不腻不涩口,比白开水好喝,比奶茶健康。

▲办公室喝到只剩半瓶的梨膏


冬天不爱喝水的朋友一定要下单试试,临近新年,也可以给亲友带一份冬日暖心关怀,抵过一万句“多喝热水”~


【大师的菜守护非遗·润梨膏

非遗工艺纯手工熬制

鲜梨熬制,清爽甘甜

净含量:260克/瓶

       

-END- 


大师的菜
【大师的菜·家常的味】全国名师名厨汇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