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鲸落万物生,共同富裕不开玩笑

文化   2024-07-05 20:51   北京  
共同富裕不是开玩笑。
自从2021年5月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共同富裕”成为一时热点,但一直存在质疑,认为“共同富裕”不现实,尤其是某些高收入行业,认为自己的收益来自于市场,是靠本事赚来的,凭什么要被“共同富裕”。
最突出的就是金融业,不仅不信,还不服气,甚至有些挑衅,认为自己的力量很强大,有豁免权。坦率地说,当前的金融业也是所有行业中最违背“共同富裕”原则的。
小镇在《历史转变的关键时刻,谈谈对未来方向的判断》提到,共同富裕是国家坚定推行的方向,想要推动难度很大,所以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突然大变,但工作一直在稳步进行。
比如消费税改革,征税环节后置、调整征税范围和税率、加强征税体系和制度建设,这是推动向直接税转型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时机合适的时候自然会加强财产税征收,这里面也涉及到关键时期的敏感关系,不得不进行一定妥协,但绝不代表不推进。
共同富裕当然不是劫富济贫,其实标准是很明确的。
参考国家对垄断的监管,垄断行为并非不可以,关键是垄断行为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是否带来了超额的垄断利益,像电力、油气管网这类自然垄断环节,没有必要强行市场化,而是加强监管,确保垄断有利于社会整体。
正因此,共同富裕到底是什么不好定义,但什么不是共同富裕非常明确:
获得了大量超额利润,收入远高于社会平均,创造的价值远低于拿走的。


金融服务业从业人数不过800万人,银行和保险是大头。而众所周知,银行业多数从业者收入并不高,比如银行柜员、基层员工等,而保险业最多的是推销员,基础薪资就更低了,真正收入高的证券、基金、投行等从业人数满打满算也不超过100万人。
不到1%的就业人口,却长期分享了8%到10%的GDP增加值,人均获利甚至超过美国,这能行吗?
就算金融因为跟钱打交道,收益高一点,那5%GDP占比已经很高了。
更关键的问题是,金融业的超额利润是来自于本事吗?
如果金融业能够挺起腰杆子,让金融表现对得起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对得起投资人,那也不至于10年了还要靠国家队砸钱维持3000点,有多少把国家救市当成为私人牟利的机会?甚至反向砸盘?
在金融从业者尤其基金、证券等获得高薪的时候,给投资者带来多少收益呢?一个基金专业人士,竟然能赔掉60%甚至更高,知识含金量体现在哪了?又哪来的脸皮去拿旱涝保收的高薪?
说白了,当前金融业利润来自于货币增发,来自于牌照垄断,甚至来自于违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坑蒙拐骗,来自于对人性的玩弄,这是十足的泡沫。
如果金融业拿走的财富砍掉一半,降低到欧洲国家平均水平,把超额利润匀给制造业、民生,又会创造多大的价值?
举个例子:5月下旬证券时报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海银财富700亿“资金池”调查:傀儡空壳、交叉嵌套、底层空虚》,海银财富是行业前三的第三方财富公司,所销售的理财产品全数违规,操控数十家空壳公司构筑了规模超过700亿元的“嵌套资金池”,大量底层资产甚至被证实完全捏造、虚构,所募集的大部分资金去向不明。不断地借新还旧,最终玩不下去,暴雷了,涉及到4万余名高净值人群。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专坑富人,看不上穷人的三瓜两枣。
这样的金融,别说符合“共同富裕”了,甚至一定程度上跟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背道而驰,怎么可能长久?
三年过去了,2024年的金融圈应该能够理解,“共同富裕”是来真的,也一定能够执行下去。
降薪不过是开胃菜罢了,对于金融的整顿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金融业需要尽快适应。
唯一的出路,就是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想要搅动风雨那就去海外,如果能从美国金融市场切下大大的蛋糕,那才叫本事。
千万别说做不到,被金融瞧不起的传统行业都做到了,精英的金融业凭什么不行?
其他文章推荐

■  历史转变的关键时刻,谈谈对未来方向的判断

■  楼市刺激政策加码,普通人又该如何买房?

■  从关键岗位安排,把握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

■  争论多年的税改,终于要启动了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