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中医眼里的“气”究竟是什么?

文摘   2024-11-30 07:05   北京  

文/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说:“一身之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


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神是养生的关键,而养气是养生的方法。



气:中国哲学生命观的核心关键词

在中国哲学里,“气”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且范畴广泛。


天地万物都是气,《庄子》谓:“通天下一气耳。”人也是如此,“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活力很强且运动不息、无形有质的极精微物质,是脏腑、经络等机体组织的功能活动的内在物质基础。气在人体内运行不息,维持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此所谓“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中医学用“气”来描述人体的功能活动,指的是包含但不限于能占有一定空间的气体。如呼吸所需的空气——人体之气的形成(如宗气)需要空气(氧气)的参与。


但中医学所说的“气”,又不仅指物理学概念的气。



在中医学中,“气”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如六淫之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邪气是自然界各种致病因素的统称;药物之气指药性的寒热温凉,等等。这些“气”有别于人体之“气”。


“某”气:以气的名义,
归类人体的各种功能

气对生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


人体之气,又因来源、分布、功能等不同,名称各异:聚在胸中的叫“宗气”;居于中焦的称“中气”;宣发于体表的称“卫气”;运行于血脉之中的叫“营气”;属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叫“脏腑之气”;沟通、联络全身上下、内外经络的叫“经络之气”,等等。其中一些概念对于养生摄身来说,有格外重要的指导意义。


“活”气:以气的运行,
搭建人身“三宝”沟通的桥梁

精、气、神称人身“三宝”。


其中,精是生命本源物质,气是生命动力物质,神是生命主宰与生命活力的整体表现。精可化气;气能生精、固精;精气可生神、养神,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可统驭精与气。



“人活一口气”,气便是“三宝”关键的桥梁。


气能生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依赖于气(脾、肾等脏腑之气)的作用,才可生成、存贮、固摄、输布及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气能养神,神为气主。生命之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聚则神生,神寓于气。


概言之,人身“三宝”的本质就是形神关系。形与神俱,是生命本来的健康状态,即精、气、神合一是生命健康的根本保证

来源:综合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4年11月刊
编辑:李思涵
审核:董鲁艳 陶宪凝




28元4本9成新套餐

(非偏远地区包邮)点击图片购买杂志



进入微店,订阅杂志


扫码订阅《中国中医药报》

请扫码关注我们


中医健康养生官方号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邮发代号80-107)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主办,致力于传播科学的中医健康理念和养生方法,努力成为中医养生保健领域的指航灯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