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助力听障青少年重获新“声” | 个案案例

时事   2024-10-31 21:27   北京  
文/巽寮度假区社工站 彭呈 协同督导:王盼

一、背景介绍
小涛(化名),男,14岁,听力残疾一级,低保家庭青少年。

近期,社工入户发现曾经乖巧、懂事的小涛突然变得有点“木讷”,与其沟通时反应慢半拍,情绪较为低落。社工与其父亲沟通了解到,新学期小涛从村小转入镇中心学校就读初一,听力再次下降,有些新同学会嘲笑其行为,加重了他生活和学习的困扰,导致其情绪波动较大,小涛与人争执时还会大吼大叫。

二、问题及需求分析
社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对小涛及其家庭的生活现状、服务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初步评估小涛存在以下问题及需求:

(一)听力能力下降,造成生活困扰
因小涛家经济困难,现在使用的助听器佩戴多年,设备老旧,效果不佳;加上近期,其听力明显下降,其原有的助听器无法满足日常沟通需求,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困扰,有配置新的助听器的需求。

(二)因其听障问题,缺少朋辈支持
 经了解,小涛因听力问题,自身言语能力弱,语言表达不清晰,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影响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其同辈支持网络及其薄弱;加上换学校后,被新同学嘲笑,无法很好适应新环境,内心孤单;有进一步协助其丰富同辈沟通交流技巧,扩建其同辈支持网络的需求。

(三)治疗费用较大,家庭经济困难
小涛母亲患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做重活,无工作,在家照顾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在上大学,全家仅靠低保和父亲(罗叔)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导致其无法支付费用较高额的人工耳蜗植入费用,从而使小涛一直处在“听不清”的世界里。有获得经济支持,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需求。

三、介入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工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来改变现状。

在个案服务中,社工主张使用案主身边的资源以协助案主解决问题,从专业角度评估案主的非正式资源和正式资源。社工可以发挥案主的朋友及志愿者的作用,同时梳理案主身边的亲人、朋友等支持网络,挖掘同辈伙伴,扩大案主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积极与村委、巽寮民政等部门沟通,扩建案主的正式支持网络,获取政策帮扶。为需要案主提供有效帮助,帮助案主形成一种集自助、互助等为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及时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

四、服务目标
1.社工与小涛家人沟通,引导其家人关注听力问题,协助其申请新的助听器;
2.协助小涛丰富同辈沟通交流技巧,并搭建同辈交流平台,扩大其同辈支持网络;
3.协助小涛在经济上寻求政策支持,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五、服务实施

(一)建立信任关系,评估服务需求。
通过多次入户探访,社工与小涛及家人已经初步建立了信任关系。在交谈时,面对情绪低落的小涛。社工首先通过询问新学期的在校学习情况引导小涛讲出不开心的原因,然后同理小涛的遭遇。针对同学嘲笑这个问题,及时开导小涛:新同学可能是因为不了解你,觉得你有点不一样,感到好奇,并不是真的讨厌你。听完小涛情绪有所缓解。同时,社工还与罗叔谈论了小涛的情况,认真倾听了罗叔的心声。最后梳理了小涛可能存在的服务需求。

(二)协助申请配置新的助听器
社工入户了解到小涛佩戴的助听器因使用多年,效果不好,听不清别人说话的声音,积极与小涛家人沟通,说明了听力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其家人关注听力问题。并协助其向县残联成功申请了新的助听器,在配置助听器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小涛的听力有明显下降,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于是社工协助小涛重新评残,由听力残疾二级变更为一级。

(三)精准落实救助政策,进行经济帮扶
社工在回访辅具使用情况时发现因为小涛听力下降情况比较严重,新的助听器也无法很好地帮助小涛听清。针对这个问题,社工询问罗叔是否有发现,罗叔当即表达了自己对小涛听力情况的重视。对此,社工建议罗叔带小涛到更好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罗叔表示有一些担忧:一方面是听不清对小涛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顾虑治疗花费。社工首先对罗叔的担忧表示理解,随后聚焦罗叔关于配置人工耳蜗费用高,家庭经济压力大的问题,向他进行民政政策宣传:作为低保家庭,小涛在治疗后可以凭疾病证明、医疗费用结算单等相关资料向民政申请临时救助,补助部分医疗费用。经过社工的政策解释和多次鼓励下,罗叔表示打算带小涛前往广州进行检查。

小涛在广州某医院完成人工耳蜗手术,得知其结束治疗回家后,社工及时联系罗叔。告知其携带相关资料,前往民政窗口办理临时救助。第一时间协助罗叔填写资料,最后成功申请了临时救助金。

(四)丰富同辈沟通交流技巧,扩建同辈支持网络
社工利用关注、倾听、同理心等个案工作技巧,了解了小涛想法,鼓励小涛做自己喜欢且力所能及的事情。针对小涛自身言语能力弱的问题,社工和小涛通过角色扮演,轮流扮演陌生人、同学等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场景对话;观看《饼干的误会》短片视频等方式丰富小涛的沟通交流技巧。由于社工站杨社工住在小涛家附近,且家里有同龄的孩子,争取小涛和杨社工孩子的同意后,将他们召集起来,通过游戏互动初步认识,随后引导他们在平时可以互相相约玩乐,并在日常玩乐中协助小涛逐步提高社交能力。同时,邀请小涛及家人参加社工站及康园中心社区活动,让他有机会和空间去培养和同辈交往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他的团结合作协作意识。

六、成效与反思

(一)服务成效
1.社工引导小涛家人关注听力问题,协助小涛成功申请新的助听器。在社工的建议下,小涛家人带其前往医院进行了专业的检查,植入了人工耳蜗和适配外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小涛的听力有明显的改善。

2.通过政策帮扶,协助罗叔申请了临时救助,缓解了小涛家庭部分经济压力。

3.小涛通过学习和丰富同辈沟通交流技巧,多次参加到社区活动中,朋友增多,愿意与他人交往,融入集体生活,低落情绪得到缓解,增进了人际关系,扩建了同辈支持网络。

(二)专业反思
此次个案服务强调服务对象的优势与优点以及他们资源的重要性,鼓励服务对象从自身改变,提高能力。在介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服务对象父亲对服务对象治疗费用的顾虑。作为社工,要意识到部分服务对象文化水平不高,对于政策并不了解。要学会运用政策资源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加大对政策宣传力度,让服务对象知道找谁求助、怎么求助,保障政策能够在乡村落实并惠及服务对象。

总之,个案工作要选择适合的模式去介入,推动服务对象自己主动去解决困难,在服务对象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必要的协助、鼓励,帮助服务对象树立信心,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社工传媒
社工行业新媒体,关注社工、社工人动向,全心全意为社工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