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效率: 有了计算机程序的辅助,心理治疗师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更低的经济成本提供同样的服务,例如同时为两名患者提供治疗,实现治疗效率的成倍增长。 可获得性: 任何拥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得治疗,地理障碍、交通费用、差旅时间以及预约安排困难等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计算机辅助心理治疗也能满足不同来访偏好,例如一些来访可能不适应和咨询师线下面对面,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资源。 高追踪性: 计算机系统可以追踪所有患者输入的内容,有助于记录治疗过程。除了直接的临床辅助外,这些信息还可以用于讨论研究。 教育性: 通过引人入胜的互动方式,用户得以理解复杂的专业心理内容。同时,智能技术也能将疗愈扩展到咨询之外的生活中:例如程序可以同步到手机,从而定期提醒用户进行深呼吸或进行自我肯定的冥想练习,从而促进恢复。
缺乏人际互动:
计算机程序无法提供人类治疗中具备的真诚的同理心、情感上的回应性、关怀或人际合作的特征,无法引导患者讨论更深刻的问题,也无法建立真正的关系。
软件开发困难:
计算机辅助治疗需要在专业治疗框架和应用趣味性间找到平衡,例如需要反复测验互动环节是主要依靠文本,还是使用真人演员或图形人物来模拟。开发程序的互动部分在许多方面都面临挑战,包括考虑和预测个体与系统互动的多种方式。
咨询师接受度较低:
计算机辅助治疗作为新兴技术,很可能被许多临床医生或咨询师视为对其资质的威胁,而不是扩展实践的机会。
伦理和法律问题:
包括对潜在自杀行为和其他危险行为的回应、保密的限制、治疗师使用新兴技术的能力、获取知情同意以及与患者身份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