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理机制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管理新思路

健康   2024-11-13 19:31   湖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聚焦重要靶点——足细胞损伤。




糖尿病肾病(DKD)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临床特征为持续性尿蛋白排泄增加,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性下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肾足细胞被认为是在DKD发生发展,尤其是蛋白尿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医学领域针对肾足细胞损伤以及DKD管理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基于此,医学界特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颜刚教授为我们探讨针对足细胞损伤靶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策略。



足细胞损伤是DKD的重要“幕后黑手”


足细胞是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外的高度分化细胞,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1]。足细胞损伤会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允许蛋白质和其他介质进入肾小管腔,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障碍,在DKD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2]。其损伤的表现主要包括足细胞脱离、足细胞凋亡、足细胞肥大、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足细胞自噬这几种[3]


机制上,足细胞损伤主要与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白噬等作用相关。有研究表明,高糖会导致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损伤而不能被及时清除的线粒体是细胞内活性氧的重要来源,引起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与炎症反应,加速DKD的发生与进展。正因如此,王颜刚教授评价“肾足细胞损伤”为治疗DKD的重要靶点。


多靶点控制,延缓DKD进展


基于足细胞损伤在DK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医学领域针对肾足细胞损伤在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措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对于延缓DKD的进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强化对DKD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能够有效减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展进程。因此,目前临床上针对DKD足细胞损伤多给予药物治疗,通过降压、降糖、降脂及治疗蛋白尿等方式延缓肾损害。在中医领域,DKD属“消渴肾虚劳”范畴,通过代谢调节、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足细胞保护等作用[4]对DKD进行多靶点的调控,发挥活血化瘀利湿排浊、补脾益肾的功效,一定程度上帮助延缓DKD的发展过程,对抗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多手段强势助力DKD管理


目前DKD的常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血糖、血压、血脂及白蛋白尿等因素的控制,以及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多项环节在内的综合管理措施。药物治疗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等新型降糖药物,有研究表明其具有修复DKD足细胞损伤的作用[2],有效降糖的同时,可降低eGFR、减少白蛋白尿等,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SGLT-2i前,应对患者eGFR水平进行评估,对于应用后无法达到理想控制效果,或存在SGLT-2i禁忌者,可使用GLP-1RA类药物[5]。”王颜刚教授补充道。


中医领域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有些研究发现某些单味药及其提取物有保护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对缓解DKD有一定的辅助作用[1]。此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王颜刚教授表示,针对DKD肾足细胞损伤这一重要靶点,未来的潜力还有待发挥,有些药物研究正在进行中,期待未来数据公布。


小结

总的来说,DKD发病机制复杂,肾足细胞损伤与DK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治疗DKD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对DKD的药物治疗多通过降压、降糖、降脂及治疗蛋白尿等方式延缓肾损害。中医药因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6],可作为治疗DKD肾足细胞损伤的辅助手段,两者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王颜刚 教授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

  • 曾在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留学一年

  • 曾在英国Sheffield Teaching Hospital学习神经病变

  • 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

  • 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七、八届委员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青岛市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

  • 荣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承担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重大基金、自然基金项目、青岛市重大项目等。担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

[1]刘丹宁, 等. 广西医学, 2021, 043(008):1008-1010.

[2]孔英杰,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2(19):2764-2768.

[3]Zhang L, et al. J Diabetes Res. 2020;2020:7504798. Published 2020 Jul 8.

[4]Tang G, et al. Acta Pharm Sin B. 2021;11(9):2749-2767.

[5]李慧灵, 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23, 30(8):1175-1176.

[6]于国泳,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7(4):580-592.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临床技能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欢迎关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每天提供该领域及相关学科前沿资讯。投稿或合作,请联系yxj_nfm@yxj.org.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