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谈文论酒」原创内容
《大明王朝1566》是我心中的国剧之光。
近三年,每年春节我都会重看一遍,而且是找个能集中放空脑子的时间看。
这部剧有一定的观赏门槛,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看不懂,或者说看不明白。受众群体偏向于有一定阅历和文化层次的知识分子。
就是平时爱看《万历十五年》的那些人。
说你呢小阁老
人是真的会变的,随着年龄、见识和阅历的加深,看待事情,为人处事都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是体制内的人或者常年要和体制内的人打交道,我建议你一定要看。
或许帮不了你什么忙,但至少可以死得明白点。
这部剧很宏大,要是展开来说,能说个好几年。
今年年初我分享过一个《洪武大案》的解读,从阅读数据上看,大家对才子佳人(仙人跳)的故事都很感兴趣。
这里就把高翰文和芸娘这一对CP的初见复盘一下,也是仙人跳,挺有趣的。
不同于嘉靖、海瑞、张居正等一干历史人物,高翰文这个角色,是编剧刘和平虚构的,他和郑必昌、何茂才一样,塑造的很成功,很立体,很有代表性。
如果说郑必昌、何茂才代表了贪腐奸猾的地方官,那么高翰文就代表了千百年来有道无术,满嘴圣贤文章,却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知识分子。
高翰文出生江南世家,文才出众,科举考试全国第三,是探花郎。
探花这个位置,经常比状元还出彩,比如小李探花李寻欢,比如林黛玉的爹林如海。
探花、探花,光听这个名头,就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与风流。
高翰文也确实是这样一个风雅自负的人,他喜欢音律,琴棋书画,音律居首。
科举之后,他被选入翰林院,修学储能,著书立说,写了不少好文章,在理学界非常有名气。
高翰文还有一个不得了的靠山——他的恩师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小阁老严世藩。
这样的人,如果留在京城,在三省六部里混个高级官僚,是最好的归宿。
偏偏他不知道天高地厚,怀着一腔热血,上书“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卷入了清流派和严党的政治斗争中。他一心要把“改稻为桑”的国策进行到底,还以为这是一个为国立功、为民造福的好机会。
裕王和张居正也在讨论这个探花
笔者认为,刘和平创作出这样一个角色,就是为了和主角海瑞做对比。
高翰文与海瑞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甚至愿意为了这份抱负不惜搭上身家性命。
不同之处在于,海瑞深知百姓疾苦和事物运行规律。高翰文虽然满腔热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更缺乏手腕与权谋。
这样的人,最适合做棋子,于是他的“恩师”严世藩顺水推舟,让他去赴任杭州知府,推广改稻为桑。
其实就是让他做背锅侠。
按道理说,作为中央严党,高翰文应该和地方严党郑必昌、何茂才配合,做好“改稻为桑”,大家一起发财。
可是,理想主义的他,一到地方就被胡宗宪、海瑞轮番教育。
天真的高知府,要为老百姓做主,将收购土地的价格控制在三十石一亩。
这就动了地方严党的奶酪了,本来想大户十石一亩从老百姓那里买地,官商分成超额利润。三十石一亩,我们赚个屁?自古至今,地方政府能卖的都只有地皮啊!
于是郑必昌、何茂才与江南首富、织造局的大商人沈一石联手设计坑他。
沈一石是赵立新演的,这个人演技不错,但是因为不当言论现在已经被封杀了。
织造局是宫里的企业,类似现在根正苗红的中央企业,由嘉靖皇帝派驻在江南主管买卖丝绸,有这样大的背景,自然好办事。
浙江的官员对老百姓横的不行,可遇到织造局的小太监,却都要礼让三分。
织造局现在管事的是太监杨金水(大太监吕方的干儿子),做事的就是官商沈一石。
为了巴结杨金水,沈一石从青楼买了个色艺双绝的芸娘(他自己也很喜欢),亲自调教她学习琴棋书画,然后把她送给杨公公。
芸娘也算有几分姿色,气质比较出挑
熟悉清宫戏的观众应该都知道,太监也有伴侣,叫做对食。
芸娘就是杨金水的对食。杨金水是王劲松老师演的,这部剧他贡献了很多神演技。上图是他恩威并施,让下属太监李玄背锅,处刑前让芸娘服侍李玄。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这里先不赘述。
当然,芸娘和沈一石也有一腿。
所以沈一石一听高翰文喜欢音律,就想到了让芸娘用美人计拉他下水。
郑泌昌还有一些顾虑,毕竟高翰文是严世蕃举荐过来的人,这样明着弄他回头不太好交差。(浙江巡抚郑泌昌是田雨老师出演,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田老师是老戏骨了,演过《青瓷》。这部剧中将“甩锅侠”郑泌昌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到位)
沈一石自然知道他们的顾虑,便说要织造局的人出面去做。
郑泌昌立刻就同意了,有宫里人背锅,他自然就什么都不怕了。
三人最后商定,由郑泌昌以了解织造局丝绸行情的名义,将高翰文请到沈一石的丝绸作坊,再由沈一石来搞定高翰文。
正剧就是比较复杂,讲了这么多,才交代清楚了仙人跳的背景情况。
不像《洪武大案》那样的民间剧,秦升和蔡珏见了两面就开始滚床单。
沈一石不愧是首富、巨贾,这几句话说的让人背脊发凉啊。
LSP们,咱们坐稳了,下期咱们再说说这伤心仙人跳的具体操作情况。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不定期更新
与你谈文论酒
也欢迎关注我的知乎账户:剑寒生,有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