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谈文论酒」原创内容
各位读者,咱们继续来聊大明王朝1566。
本篇第二节是王用汲的高光时刻。为百姓而哭,不是软弱,是仁心。
高翰文中计后
前文说到,高翰文被沈一石下套,被逼立下字据才得以脱身。
海瑞和王用汲从巡抚衙门回来,此刻正在高翰文的家里等他。
▲海瑞和王用汲去织造局找过高翰文,没有找到,此刻只有到高翰文处等他。
▼左等右等等不到,海瑞和王用汲很是担心。
▼高翰文好不容易回来了,神色却不对劲。
▼听海瑞这么说,高翰文还是让他们去争。
▲高翰文此时内心仍然是挣扎的,即使被美人计所困,他心中也并未完全放弃为百姓谋条活路。
▼高翰文虽如此说,神情却是失落的很,像是受了打击。海瑞见他如此,担心也并无办法。
海瑞、王用汲二人便也回了各自的住所。海瑞码头救人,郑何设计陷害通倭是一条线。
高翰文这条线暂时也收了尾,他上了沈一石的套。
且看这前后两条线怎么在第二次堂议中爆发。
第二次堂议
第二次堂议正式开始前,我们先看下几个关键人物的心情。
▼郑泌昌和何茂才知道高翰文入了套,两个人内心都十分放松。
▲这两人都是胜券在握的表情,尤其何茂才,身体往右边斜倚,显得很轻松。
▼高翰文知道自己被人拿了把柄,十分凝重。
▲他内心此刻一定十分煎熬。
▼在正式开始前,还有一番官司。有个书办在发文书,发文书的方向是从高翰文开始绕了一圈到何茂才。
这个发议案的方向和书里稍微有点不一样,书里面写的顺序是“先是何茂才,再是高翰文,呈‘之’字形,两边走着”。书里这个从尊到卑的顺序更合理,巡抚衙门做书办的不会弄错这个尊卑的。剧里也可能是为了镜头能从郑泌昌转向高翰文再转到何茂才,连起来比较好看。不管怎么样,发东西是从地位比较高的人起头的。
我们先按下这个不说,往下看剧情。
▼发完议案以后,郑泌昌让大家开始议事。
▲“事非经历不知难”。郑泌昌竟然和胡宗宪说了一样的话。不过这句话真是对高翰文的最佳注解。那些知乎上高谈阔论的,公众号上激扬文字的,B站微博上指点江山的,成过什么事?又能成什么事?
▼议案一字未改,高翰文不想看。何茂才本就因为第一次堂议不爽高翰文,首先就开始发难。
▲何茂才其实口才还不错嘛,他心中知道沈一石套住高翰文的事,这个“尽得风流”的挤兑也挺气人的。
▼郑泌昌见何茂才越怼越没个边际,赶紧把话题掰回来。
▲郑大人官场话666,总之就是“我们也不用议了,直接签字”。
▼高翰文还是不肯签。
▼郑泌昌见高翰文还是不听话,也不着急,让人“上茶”。
▼上茶的书办正是上集讹高翰文玉佩的那位。
▼剧里花了一段时间拍书办上茶的顺序。我们来看下这个书办上茶的顺序。
这个顺序就很值得玩味了。这个书办上次还玉佩的时候非常聪敏,他是非常知道上茶的顺序是要从尊到卑;根据前面发议案的顺序,可见巡抚衙门固定的顺序也不是这个。所以为什么他要这样走呢。
▼书办最后一杯茶给到了高翰文,高翰文让书办直接放下。
▲书办却不动,这个眼神真有戏。
▼注意书办给其他人递茶的时候都是会把茶放在位置上的。
▼高翰文见书办不动,抬头看了书办一眼。
▲确认了眼神,高大人也没有遇上对的人。
▼书办见高翰文眼神转了过来,把盖碗在茶盘上挪开。便是高翰文昨天在沈一石那立的字据了。
▼高翰文看到字据,痛苦的闭上了眼。他知道,郑泌昌就是明白地威胁他,不签字就把这个事情公布出去,他的名声也不要了。
▼书办确认高翰文看到了字条,把茶杯递了过去,高翰文接了过去,表示他的妥协。
▲所以为什么书办要用一个非常反常的顺序来上茶呢?因为他要在不惊动别人的情况下让高翰文看到字据,所以高翰文必须是最后一个拿到盖碗的。
为什么书办要自己把茶递出去,而不是像之前一样让别人在茶盘上取?因为他要确保最后留住的那一杯茶是压着高翰文字据的那杯。
为什么高翰文确认看过字据后,还是要递出茶让高翰文接?因为要让郑泌昌确认高翰文已经看到字据,接过茶表示妥协。
这里面也埋了一条后面的线,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书办向王用汲通风报信的时候能知道高翰文被套的事情。
所以看了这一段之后,你觉得端茶倒水是件容易事吗?
不,大明在这方面遥遥领先,霍金来了也得站起来敬酒。~~
▼高翰文接过了茶,非常的愤怒,却也没有办法。
▲高翰文先是愤怒的瞪向郑泌昌,然后有把目光转了回来,心中黯然,最后还是屈从于自己对清誉受损的恐惧,做了决断,拿起笔准备签字。
▼王用汲见他如此,赶紧叫唤了一声。
▼高翰文听到这个,仿佛悬崖勒马,赶紧把笔搁下。
▼高翰文的神情简直是如释重负,他让王用汲继续说。
▲王用汲的问题很简单:同样的情况,为什么前天议案还不能通,今天议案就能通过了。
▼何茂才眼见高翰文要签字了,被王用汲拦住了,心中不耐烦,马上就跳出来。
▼接下来就是王润莲的高光时刻。他本是谦和的君子,可是为了百姓,顶着压力说出了这番话。
▲王用汲帐算的清楚,了解民生已是难得。每天七两米,还要缴纳税赋,置办衣物,购买其他日用品,将心比心,度日已经很是勉强。这还是平均数,稍微差一点的只怕一半日子都要挨饿。
▼何茂才只是不耐烦,他是不关心老百姓饿不饿的,这些在他来看都只是数字。
▼王用汲只当没听见,继续说。
▲分洪以后,如果卖了田度日,以后就要租田种,就要分一半的收入作为田租。注意,这还是五五分账的情况,卖田的人一多,劳动力的供给就会增多,说不准还会涨田租,百姓还不一定能分到一半。如果改成了桑田,蚕丝供给增多,能换到的粮食说不定更少。一天不到三两五钱米,就是什么都不买,只是吃饭,也是远远不够的。话说长身体的时候一顿就能吃到三两....
▼听了王用汲这样说,高翰文明白了一些,在座的官员也低下了头。
▲这些人不是不知道,只是所有人都不在意,特别是领导不在意,他们也就不在意了。
▼王用汲继续说。
▲王用汲这番话说得非常让人感动。数字是死的,需要一点一点解释给大家听,最后不过是落到“一天只有三两五钱米够不够?”这个最简单的问题上。
这群大人天天听曲玩古董,种田人的艰难他们是不懂的。但只要是人都知道,一天三两五钱米是绝对不够吃的。
这也是我认为儒家最可取的地方,所谓“仁”,就是那一点“见之生,不忍见之死”的不忍。人同此心,何忍以一人之心夺千万人之心。只是可惜现在国学宣扬的都是什么“弟子规”这种细枝末节,浑然不理解其中根本。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天地之间的正气,在文天祥,在王阳明,在海瑞,在王用汲,也在写出大明王朝的刘和平、解读经典的廖阁老和剑寒生。不在只懂得赚钱,精致利己的行尸走肉,衣冠禽兽。
▼王用汲说到后来,自己也要哭了。看下各人的反应。
▲高翰文惭愧,海刚峰已哭成泪人(刚峰兄其实是个蛮感性的人),其他“衣冠禽兽”大人们也是一脸凝重沉寂。
▼不知道是谁放下了自己的笔。
▲鉴于刚才高翰文已经放下了笔,这个动作应该是其他大人做的。
会议的节奏暂时被王用汲把握了。欲知后事如何,且请听下回分解。
读者朋友都看到这了,觉得不错就帮忙转发下呗,您的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不定期更新
与你谈文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