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谈文论酒」原创内容
各位读者,咱们继续来聊大明王朝1566。
小阁老夜会胡宗宪
▼被“伤你骂的头”骂出来的门房到门口回胡宗宪的话,只说严嵩还是不见他。
而此时的严嵩正在听罗龙文念道德经。
▲这段正是嘉靖白天跟他和吕芳念的这一段。
▼罗龙文念到这里的时候,严嵩让他停了下来。严嵩八十一了,还是这么敏锐。
▼罗龙文表示皇上没有渠道可以知道。罗龙文不懂嘉靖,更不懂吕芳。
▼严嵩又问。
▲严嵩跟了嘉靖这么久,对这位领导的脾气还是很清楚的。
▼小阁老这个时候出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给胡宗宪上眼药,只是没啥效果。
▼严世蕃继续离间。
▲严嵩、严世蕃、胡宗宪三个人的关系很有意思。严嵩对胡宗宪有利用也有真心,几场对手戏看起来都很感人,但终究比不过和儿子的血缘关系。严世蕃能力是一等一的好,严嵩对严世蕃也十分疼爱,所以才会放权给他。严世蕃有能力有背景,仕途走的很顺,所以养成了跋扈的性子,在大事上自然不如他父亲拎的清。胡宗宪更重视大局,有些事情不会依着严世蕃,所以严世蕃不喜欢他。偏偏严嵩又喜欢胡宗宪,严世蕃较着劲,就更不喜欢胡宗宪了。
▼严世蕃瞒着严嵩逼走了胡宗宪,让鄢懋卿和罗龙文去陪严嵩,自己来到了贤良祠找胡宗宪要马宁远毁堤淹田供状。胡宗宪自然是没有的。
▼但严世蕃显然不信,说的话也怪难听。
▼胡宗宪只不理他,小阁老更生气了。
▼小阁老开始咆哮了(“咆哮”是书里用的原词)——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举重冠军这一名场面出现了。
▼小阁老气到发颤,无处发泄自己的怒气,开始扇自己的耳光。事实证明,面对别人的怒气,说话说的越少,对方越会怒气升级。
▼小阁老左手打完以后又换了右手。张志坚老师也不容易啊。
▼胡宗宪顶着说了一句早就不想做了,小阁老就等他这句话。
▲小阁老这一段真的演技很炸裂啊,从一开始阴恻恻的讽刺——愤怒——咆哮——扇耳光——平静,不到5分钟的戏里,这些情绪都演出来了。
▼严嵩等了一夜没有等到胡宗宪,心里有了猜忌。
▲因为严世藩的阻拦,严嵩见不到胡宗宪,嫌隙已生,所以说,疏不间亲。
纠结的裕王
▼裕王这边,关于要不要见谭纶,发生了一场争论。高拱觉得不该见,张居正觉得该见。
▼李妃也同意张居正的意见,并且想出派冯保去宫里报告消息的主意,既见了谭纶,也不让嘉靖猜疑。
▼张居正表达了对李妃的夸赞。
▲剧里面有很多张居正夸赞李妃的戏,也铺垫了万历年间李妃对张居正的信任。
裕王派冯保去叫了谭纶,又派他回了趟宫里,此处不表。
见嘉靖众人皆忐忑
嘉靖、严党、清流三派各自见了各自在地方的马仔,马上到了御前会面商讨“河堤失修”和改稻为桑的事情。会议主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河堤失修“到底怎么处置(胡宗宪是否会把”毁堤淹田“的事情翻出来?);第二个,是否要继续改稻为桑。
这个时候与会四人得到的信息是这样的:
嘉靖:毁堤淹田确有其事;胡宗宪有一份马宁远的供状;马宁远供状可能和毁堤淹田有关;胡宗宪有投靠裕王的迹象。
严嵩:不确定嘉靖是否知道毁堤淹田;胡宗宪有一份马宁远的供状;胡宗宪头天晚上没来严府。
裕王:胡宗宪有一份马宁远的供状;胡宗宪目前没有投靠裕王的明确意向。
胡宗宪:浙江继续实施改稻为桑会乱;严嵩不见我了;严世蕃希望我辞职;裕王希望我翻出毁堤淹田的大案。
好啦,现在来看这个会怎么开。
▼胡宗宪职位最低,早就在门口等候。
▼先来的是裕王,胡宗宪自然要拜。
▲书里面写裕王是用“想尽力示出安慰又不能过于亲切的语调”,“安慰”是想拉拢,“不能过于亲切”又是怕嘉靖见疑。
▼再来是拜见严嵩,胡宗宪先稍微牵动了一下嘴角,能看出有一点激动。
▼但是严嵩回答的语气十分平淡,可以看到胡宗宪的眼睛和嘴角一下子就垂了下来。大概是想起了昨晚被拒门外的酸楚,也想到严嵩已经不认他了,更加难过。
▼与会人员都到齐了,开始开会了。裕王和严嵩都有座位,吕芳站着,只有胡宗宪是跪着。
▼嘉靖从被杀的四人开始问起。
▼嘉靖从被杀的四人起头,就是为了问后面这一句。
▲既有小阁老的人又有吕公公的人,唯独没有裕王的人。这时嘉靖内心已经认定胡宗宪是要投靠裕王了,这话也是在敲打裕王。
▼先回话的是严嵩,内阁首辅,政治敏感性高高的。
▼嘉靖自然是懂的。
▼嘉靖调转话头,问裕王谭纶的事情。
▲裕王心里明白嘉靖的猜忌,内心也紧张了,尽量把谭纶从这里面摘出来。
▼嘉靖接着说了一句很严重的话。
▲这话厉害了,首先是认定了谭纶说动胡宗宪投靠了裕王,其次是自己否定了谭纶的做法。我做皇上的都“不敢为天下先”,你裕王的人倒是“敢为天下先”。胡宗宪要真投靠了裕王,他所有的作为都会被嘉靖认为是帮助裕王党争来阻碍改稻为桑。两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裕王吓得赶紧跪下了。
▼胡宗宪此时不得不出来说话了。
▲胡宗宪这话是表明自己并没有投靠裕王,也顺了小阁老的意,把辞呈递了上去。
所有人都很意外。嘉靖和严嵩都认定了胡宗宪已经投靠裕王,而胡宗宪投靠裕王的原因肯定是想押准裕王继位能让他入阁。如果胡宗宪此时请辞,并且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责任,那他就没法入阁,也完全没有投靠裕王的理由。
▼嘉靖吃不准胡宗宪的心思,辞呈也不看,倒是对裕王缓和些了,先让裕王起来了。
▼嘉靖接着胡宗宪的话继续问。
▼嘉靖把革职的事情放在一边,问了所有人真正紧张的问题。
▲终于问出了马宁远的供状。马宁远的供状是否提到“毁堤淹田”的事情决定了整个朝堂形势。就是杨金水说过的话“有些事不上秤没有一两重,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毁堤淹田”的事情如果被翻出来,严嵩一派一定大受打击,牵涉到宫里吕公公也不好交代,改稻为桑就更没法干了。
▼所有人内心都很紧张,大厅里一片寂静,只有嘉靖翻供状的声音。在这个时候来看下胡宗宪、裕王、严嵩三个人的表情。
▲胡宗宪知道状子里面写了什么,倒是沉得住气;裕王内心激动,倒严的机会近在眼前,控制不住望向了严嵩;严嵩闭上眼睛,虽然看着镇静,但脸微微颤了颤。
▼嘉靖边翻稿子,表情也变了,他很意外。
▲嘉靖很意外供状上完全没有提到毁堤淹田的事情。他以为胡宗宪已经投靠了裕王,状纸上一定会写上毁堤淹田的事情来倒严。
▼嘉靖叫了句严嵩,严嵩没有听见。严嵩八十一了,是有一些轻微的耳聋。嘉靖看了他一眼,眼里浮现了一些“悯然”。严嵩在剧里面好几处都会使用这种八十岁老者独有的特点来获取嘉靖的怜悯,并且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至于是真的还是装的,天知道。嘉靖又叫了吕芳把供状递给严嵩。
▼知道供状没有提及“毁堤淹田”的事情,严嵩才接过话来。
▼"毁堤淹田"总算没有被翻出来,嘉靖开始讨论胡宗宪去留的问题。虽然他问了严嵩,但其实内心早有决断。
▲严嵩刚缓过劲来,胡宗宪没翻出毁堤淹田的事情出乎他的意料,一时也分辨不清楚胡宗宪的立场,便把问题推回来给嘉靖。而嘉靖却因为严嵩此时的甩锅相当不愉快。
▼胡宗宪此时出来说话了。
▲嘉靖这话是对胡宗宪极高的评价。汝贞确实是能干事,又有大局观,但他偏偏又陷入党派之争,左支右绌,难为的很。人一旦有了派别,所有的行为都会被猜忌动机,即使做的是好事说的是忠言,却为党派之争所累。周云逸如此,胡汝贞也是如此。世上只得一个海刚峰啊。
▼嘉靖这话是给胡宗宪的去留定了调子,又问了严嵩具体处置,严嵩这次自然不能甩锅,也明白嘉靖还要继续改稻为桑。
▼嘉靖非常满意严嵩的回答,对着裕王表扬了严嵩,裕王一脸懵逼。
▼会开到了这,最后嘉靖做了决策。
▼最后,嘉靖又好好安慰了胡宗宪。
说完,嘉靖就走了。
▼众人撤退以后,吕芳伺候嘉靖进食丹药,又跟吕芳聊起胡宗宪来。
▲吕芳真明白人,几句话就说出了胡宗宪的困境。胡宗宪被改稻为桑和抚恤百姓夹住,又被严党和清流派夹住,事情要做,调动资源却越来越难。
▼嘉靖也明白胡宗宪的难处,他预备增加清流派在浙江的人手,看住严党,不让严党为了捞钱做的太过分,减少些胡宗宪抚恤百姓的压力。
好啦,御前会议开完了,嘉靖形成了三个决议。
“毁堤淹田”没有被翻出来,按照“河堤失修”处理。
改稻为桑还要继续推行,但是胡宗宪不再担任浙江巡抚推动此事,专心剿倭。
增加清流派在地方的力量,看住严党,减轻胡宗宪压力。
其中第一条是对前剧“毁堤淹田“的阶段总结,第二条是对后续剧情的持续推进,第三条终于引出了本剧男一号的出场。
欲知后事如何,且请听下回分解。
读者朋友都看到这了,觉得不错就帮忙转发下呗,您的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不定期更新
与你谈文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