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讲授人:周文良
高端体现在哪里?
是听众高端还是内容高端?
2019年发布的文件就说明教育必须高端。
一、几点思考和感悟
我们为什么来培训,培训解决什么问题?
对我们职业生涯产生影响的培训有哪些?
做的笔记多少回去会看,看了以后会不会联系起来?
1.培训的价值
优秀的老师不是培训出来的,是自己成长起来的,培训是为了点燃,我们产生一些观点,然后在工作中运用就是成功。
两匹马到草原,一匹兴奋看到草原,一匹马失望。培训就是这样的。
今天培训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改革的逻辑关键点在哪里?现在课程观和过去的不同,支撑在课堂,今天的课堂不是工业时代的单体课堂,而是立体多元课堂。
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育的关键,谁抓住了课程和教师就抓住了改革的关键。
三张思维,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仰望天空,这就是系统思维,国家个人都需要。
理性思维,就是批判性思维。我们听到的低效课堂就是缺乏理性思维,问题直接有没有逻辑关系去,需要理性思维做好。
有价值的培训可以影响一生。
我教化学做管理,做过重点高中校长,到武侯区做普通老师,我去清华大学去参加培训,我去参加数学高研班培训,一位数学老师一起,其他三位都不是数学老师,我去了以后,发现班主任(华罗庚的女儿)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都散发理性思维。
专业思维,我们获得了成果奖,带动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以上三个观点联系起来,就可以获得非常大的价值。
二、新时代对教师素养新要求
三个要求:
1.新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①各种文件,顶层设计要求,专业化迈进,但精准性不够。送教下乡是最欢迎的,老师对通识教育不需要,我们凭经验做的培训不一定是老师需要的。
②双减之后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二十大讲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
531习主席考察时说孩子的兴趣从娃娃抓起。
2023年9月9“为党育才为国育人”
精神内涵
3.高考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要求
③新高考提高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要有同质化走向个性化指导。对每一个学生做好个性化指导。
我们应该思考,教育是什么?教师的育人实践使命是什么?
四有好教师,有三个是师德师风,只有一个关于知识育人的。
《上甘岭》电影DVD版,有些内容非常真实,对细节的描绘很真实。
2.科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飞铁时速500即将成为现实。
未来的仿生科技、智能汽车等都越来越高级。
飞行汽车会成为现实,降低成本和划定规则是保障,配套体系要完善。
科技的飞速发展,讯飞星火等,对学生作文批改个性化,强大的语言模型。
教育最大的特征是滞后效应。
今天的教育怎么能够培养出迅速发展变化着的,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所适应的人才。
到景点,我不能回答的小天才可以回答。
六项技术,六大趋势和六个挑战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评价如果能形成真实的阶段性评价而不是结果性评价。
很多教师还未做好教学准备。
疫情期间提高了三倍,之后以后又回到原来位置。
三、三新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高考制度的启示
新高考综合改革时间表
为什么要强化英语?物理历史二选一,组合四选二。
为什么要强化物理,新高考开始之初,很多优秀学生不选物理,这么重要的自然学科没人选,怎么办?国家意志就是未来的发展,为了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看,所以科技当先。
为什么要把历史放在物理同一位置?大运会在成都举行,习主席去了三星堆,去了东部新区,发出的信号是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
思政座谈会上习主席的理解和思考,很多人掉眼泪,中国脸没有中国心,这是历史的悲哀,学历史要了解我们的文化,要爱我们的祖国。
即有科技研究能力又喜欢历史,不能一起选,怎么办?这是接下来的方向。
2.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语文阅读教学,单篇到多篇,到全域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生涯规划日益重要。
国家课程解决了全面性的问题,校本课程解决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选。
每个学校的文化和根基,教师队伍是不一样的。
3.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
77年恢复高考,小平同志对教育部长说要马上恢复,上半年谈话,下半年11月和12月就考选出有知识的人。94年3+2开始选出有正确知识的人,2001年3+X是为了选出能运用知识的人,2018年考试选出能够自主创新的人。
华为手机推出以后,华为的问界智能汽车,新的智能手机都很先进。
4.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从知识到思维转化
从点到联接到结构到运用
今年的语文作文题,没有对社会的参与,很难写出好文章,考素养和能力。
案例分享
小学数学
小男孩高兴的写下答案,同班同学哄堂大笑。
如果孩子还愿意去挑战,如果不再愿意去,这个孩子就会受伤,不喜欢老师不喜欢这个学科。
我们老师和管理者不缺理念,我们改变不了,因为思维方式没有改变。
改变太难太难,所以会有许多举措。
比如教育信息化2.0
核心价值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1.0解决的是教育公平问题,三通两平台。
2.0解决教与学的方式,提升老师能力达到提升教师教育水平,这是必由之路。
十大战略中要用新一代的技术为新时代的家长和学生提高教育水平。
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任何时间地点场景都能学习。
优化教学方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都讲得很清楚。
评价改革,过去是结果性评价,滞后,现在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强化全面性评价。
差异化教,个性化的学,精细化的管,数据驱动的研修,智能化的服务,这是未来教育的目标。
双减的难度,以前培训机构说“你们不愿意教的我们来教,你们教不会的我们来教会”。现在整治了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科培训结构。
作业改革小切口,大改革,教育质量—立德树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四、聚焦课堂变革的区域实践
1.武侯区的教育基本情况:
成都的规划南拓,西改,东优,北?。
武侯区以华西医院为依托大医疗和文旅为方向。
问题观:态度不抱怨,意识挖掘问题,方法解决问题。
2.教研转型
只满足需求不行,要引领和促进。
3.变革逻辑:
教师变革的核心是激发活力,愿不愿意改主要是有没有动力,吸引力助推力内驱力。
八个变革中两自一包,学校可以自主招聘老师,经费打包给学校,学校开支归学校负责,自己选择的老师,教师教研学科使命感完全不一样。
经费的安排不再是管理者,而是教师项目的开展。
4.教研模式
5.科研引领
很多成果已经转化运用。教师分为名师和优师,名师注重研究,优师注重荣誉。
奖励主要考引领和研究。
5.评价改革
6.质量管控
项目推进,五位一体,项目体是根据全区规划目标,规划变计划,计划变项目。
不写文字计划,只写干什么,把任务分解每一天的任务。
教研员设计,部门整合,院长再统筹,再分布经费。
7.常规落实
鼓励教研员巡讲,不同场合去讲,辐射引领就会发挥作用。
从学术内驱来说鼓励教研员站在更高的平台。
坐班改革,巡讲要报告,鼓励走出去。
8.决策咨询
9.文化制度
我们做的事情,不是岗位,你是代表国家,做的事情是代表国家。
思想引领,团队引领,专业引领。
核心文化是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不再凭借经验,基于任务和需求。
行为方式,教研评测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0.实践路径
①往往重视专业领域忽视老师的身心健康。激发活力。
身心健康四项关爱
饮食福利,免费早餐,低价中餐,低价晚餐,把老师留在学校里面。
②课堂变革
数据驱动,时时给学生画像,改变教学,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
精准的就是数据,没有内驱,就没有高阶,没有高阶就没有创新能力。
实施三大变革,智慧教育“13468”创建模式。
③区域实践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实验,
开始用资源包加在线直播的方式。
筛选问题:老师讲太多,学生被动,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支持。课堂教学不能及时反馈和评价。
基于问题,解决问题
④三段式教学结构
课前资源开发,前置检测
共性问题老师讲解
个性问题,基于前置检测精准分组
学情问题通过课堂检查,两分钟数据生成分析学生问题,课后学习由数据支持。
⑤教研员的教学主张
教学赋能
典型案例
双线融合智慧教学云平台
老师的课全程录制。
建立空间,虚拟空间,教师和办公
双师双空间—智慧平台
国家智慧平台用得少,为什么?
资料海量,大平台资源筛选转化到老师的空间。
作业数据解读
数据中心数据支持
平台自动生成各种指标,学生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等。
三类服务,全域空间,一卡通行,空间通学。
基于数据采集的精准教学,很多高端平台展示成果。
我们用数据改变我们的教学质量,中考高考成绩可观,学业数据连续七年在成都保持第一。
用好三个一,由经验教学走向智慧教学。
五、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路径
新时代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1.多重专业职能特征
传承美德、创意设计、引领创客、数据素养(采集观)、陪伴呵护(陪伴者)、终身学习(基于团队学习,基于项目)。
2.发展模式是无可逆转的——挑战
传统方式在淘汰,数据分析和专业洞察力,这些回到课堂实现,我们要回到教学的本质。
百分之七十的知识学生懂却不会用,我们教师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重要的是怎样获取知识,怎样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我们的目标不是讲完了,而是对老师们有没有启发和有没有可能改变教学方式。未来教师的角色定位是辅助者、组织者、陪伴者。
时代在变,机制在变,教师不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