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8月14日,由曹永健老师组织的萤火虫教师读写营线下沙龙活动在岳麓山下的桃花村盘圣书院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五位在教育读写方面极有成就的老师或者编辑进行了分享,参会的三十多位老师获益匪浅。
一
我的读写之路就是成长之路,教学26年,我的《写作照亮教育之路》是对过去教学的一个交代,我是一个普通而倔强的草根教师。
——朱胜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教师,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绍兴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精品课程“走读绍兴”开发者。《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小学语文教师》“月度人物”,《教师博览》签约作者。从教26年,长期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和读写课程、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发表文章50余篇,编著有《跟着名家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主编《文化寻根·研学旅行在绍兴》等书。
朱胜阳老师从为什么做走读课程和怎么做走读课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做走读课程的触发因素
朱老师谈及他这本书组成,一是个人成长过程,一是做课程的过程。他坦言那个时候做课程也是刚刚起步,没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我为什么做绍兴文化的课程,因为绍兴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我们那个时候到学生很少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问他们是不是不了解,其中有一年,有一个阅读题,绍兴的名人故居,我们六年级就只有三个同学写出来了,学生对家乡不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绍兴的水土没有滋养他们,风俗不了解,不会说家乡话。”
做走读课程的主要方向和方法
他说那个时候带每个学期学生走读,运河、鲁迅、故居等,我现在回头看比较粗浅,对学生核心素养还没有更深入,但是都是先去做,做着做着就越来越深,到现在还在做,但面临转型。
“走读之前做一些功课,出去带着学生去走,走读之后有一些采访、摄影比赛、调查研究报告,结合教材做一些写作。学生没有负担,学生很开心,三年的走读收获很大。有个题目,学生说没有复习但是能做出来,因为是家乡的风俗。”
现在他在做转型,他认为把各种资源有效利用,把资源用起来以后就是自己的课程。
互动交流:
朱老师分享之后,曹永健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早上去岳麓山,发现对本土的了解不够,如果我要做走读岳麓山,黄兴墓等我们可以挖掘一些什么?置身现场之前我们做什么,现场做什么,之后做什么?”
羽轩也紧随其后提出自己的难点:“我去年就看到了你的书,我现在在思考的是,我们的课程框架方向是长沙的地域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我的感触是我的文化底蕴不够深,我无法挖掘更深刻的东西给孩子们。走出学校,难度很大,审批等怎么办?”
朱老师的回答娓娓道来:“首先,这个底蕴,首先是要有准备的,要去阅读这个方面的书,我们要主动去找相关内容。这个急不来,每个人都不一样,急不来,一步一步走。我以前刚到小学,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年是家长带着就出去了,后来慢慢有点不敢了,后来就亲子走读,老师只是布置任务。永健兄说岳麓山走读,可以从小的方面开始,比如黄兴,一个个点开始,人物专题,很多人物可以做,可以梳理,时代线和历史线。”
“比如长沙的美食、非遗等,不要贪多,一个个来。我是从《走读浙江》阅读开始,后来发现有很多走读系列书籍,是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去转变,跨学科等,理论架构,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做转型。”
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会思考并敢实践,用心用爱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必将某些领域成为佼佼者,朱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
二
我是咬住青山不放松,我有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认为每个人的生命气质是不同的。
——匡双林
前高中语文教师,现任温州道尔顿小学语文教师。近年致力于课程开发。擅长儿童非虚构叙事写作和整本书阅读教学,古诗文和作文教育,教师读写和民国教育研究等。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新课程评论》、《浙江教育报》等刊物发表教育类文章近百万字。《中国教师报》专栏作家。《教师博览》签约作家、《温州教育》特邀编辑。《师道》2023年度作者。著有教育随笔集《红楼教育学》,教育专著《且读且写: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我对匡老师最早的印象是他在萤火虫读写营看到的关于他的一些作品和一些介绍,对他的初印象是一个年轻而学识深厚的语文老师,这一次线下沙龙,更加佩服他的且读且写的沉浸力,他的真诚而亲和的沟通力,真可谓是一位大先生。
这一次,双林老师带来了他的新书《且读且写——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活动之前我就把书通读了一遍,就如何循着问题进行阅读,如何开展教材联读,如何做阅读课程,书中都有很详细的操作案例,尤其是教师如何坚持教育写作也有很多操作方法。我被双林老师饱读诗书震撼到了,书中的详细书单请参看胡鋆老师的公众号“小鋆胡说”里的文章。
做一个能够与书为伴的独处者
双林老师的分享主要是从他如何摈弃外界的纷扰而能够专注的阅读开始的,他说自己是一个完全没有生活乐趣的人。不打麻将不喜欢出去,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一个暑假可以一个月不下楼,喜欢独处的环境,觉得人需要有独处的机会才能有沉下心的定力。
做一个挑战式阅读者
双林老师提到了两种阅读挑战,一是小题大做,他读书就喜欢挑战一个作者,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就会重读全集,比如读鲁迅的《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的说法很多,因此他把鲁迅全集重读一遍,并把类似的句子全部统计出来,然后得出结论是鲁迅先生应该没有什么深意,就是随便一写。而这种因为阅读时勾起的好奇心而通读全集的例子非常多。
二是大题小做,在读这前他会逢人就说自己准备读的书,这样让自己没有退路,他例举在读《管锥编》的过程,面对这样有难度的书,他首先把里面评论中小学教材里面的内容拉出来,他想把这部书进行拆解以后能够让语文老师能够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
“我想大学学者不屑于做,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做,我怎么做?我分为诗、词、曲、说等分类,然后再细化,比如《锦瑟》就有很精彩的评论,直接拿出来用就可以了。比如小学《空城计》,怎么教,里面就有很多内容,借用初中教材《智取生辰纲》里面的内容等。我对三个学段都很熟悉,所以这是我的一个优势,我现在做大题小做。”
做一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阅读者
双林老师认为我们现在的信息太多,各种活动和宣传很容易扰乱我们的视线,也会容易让我们焦虑,因此,老师们要明确自己要做什么,锚定一个方向做好深耕。
“现在做的就是为老师读书,我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我现在签约《中国教师报》写专栏,写“民国的大先生”,还有推荐写“女先生”,锚定一个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
每个人的生命气质不同,我母亲57岁去世,我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57岁,我觉得很有紧迫感,我朋友告诉我要享受乐趣,这是角度不同。
我在想如果不沉下心来做,我都会做不好。我很喜欢谷里、魏老师的咖啡馆等,但是我的精力有限,我理智的告诉自己,我要有定力。”
做一个随手记录的高速输出者
双林老师的阅读和输出之所以这么高效,得益于他习惯用手机写作,走到哪里就记录到哪里,他写的海拔五千没有公开,但是他的日记的记录非常详细,他认为以后一定可以出版。
他现在任教的学校有很多优秀的课程,他都做记录得很详细,记下来以后我就觉得不难了。学校工作很忙碌,会议时或者一些碎片时间他都会就会记录。
他说“建议使用手机APP,使用起来很方便,写作可以用墨迹,终身使用只要几十元,随时可以使用。用手机识别很方便,我会记录,比如吃鱼,我会把各种书籍里面的相关内容放到一起,就自然形成读书札记。我用手机随时就可以记录下来。还有一个叫传图识字,也非常方便,可以直接写笔记。我分享我的手机笔记,很多摘抄,对比、积淀。”
他还分享了他去岳麓山之所以能记住那些对联,是因为在前期就看过,查过,所以再到实地去看,因为有对这些对联收集,然后到现场就更熟悉了,然后删减排序,就能串起来了。
三
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把自己教育好。
——吴昕孺
吴昕孺,本名吴新宇,湖南长沙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教师作家分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出版长诗《原野》、少儿小说集《旋转的陀螺》、少儿小长篇《牛本纪》、诗歌赏析集《心的深处有个宇宙——在现代诗中醒来》等20余部。作品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小说选刊》《诗选刊》等转载,并入选多种选本、年度排行榜和各地中学语文试卷。现任职于湖南教育报刊集团。
吴主编从为什么要读写和读写的作用两个方面谈了他的读写理念。
作为教育人为什么要读写
吴主编说看着很多老师都是一个个小小太阳,光芒四射。听前面两位的发言很受益,恨不得一直听下去。阅读和写作,是他的最爱。他的家庭和教育相关,从出生到现在都离不开教育。
“现在政策层面非常重视阅读,书香校园等,现在很多一线老师都把阅读和写作当作负担。但萤火虫读写营是很有魅力的,还吸引两位高中老师。
阅读和写作是拓展我们自身的过程。比如小孩子生下来都一样,但是慢慢就有差异了,区别就是在学习中慢慢拉大了,学习就是个体拉开差距的方式,尤其是阅读。”
“中国传统首先是耕读,农业社会,孩子的脚踏入泥地,他和世界的链接开始,现在农业社会过去了,走读就开始了,去玩去跑,小学阶段就应该去读大自然这本书,去读上帝的书,把鬼斧神工的东西装进内心。夯实了内心就不会有精神疾病。”
读写是从小我到大我的过程
他说:“写作,就是表达自我。为什么要创作?一是提出问题,阅读中有什么问题,二是传递情感,要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分享了他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比如基于“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淘汰阳光之气的孩子”,他作为一个问题就可以写出一个作品。他还写过一个高干子弟的孩子,把庇护当做束缚,要远远的去读大学,最后又回到原点,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这样呢?这些写作都基于生活问题。
他反对读那些一味励志的文章,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还让我们的孩子明白:"我努力了但就算失败我还是会接受自己,还是可以接受这个世界。”这就是学习和阅读的要义。
他说几千年来我们面临的精神困境是一样的,李白杜甫等一样,钱钟书写《管锥编》就是在写日记和札记,每一个人把自己教育好了,就是最好的老师,萤火虫的老师也是一样,通过阅读就能教育好自己,并且会点亮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
老师们可以凭借一个内容做出自己的特色,出名要趁早。
——陈敏华
陈敏华 《湖南教育》杂志副主编
陈敏华老师开场很幽默,坦言在听他们的言说,他们都是钻得深,走得宽,她觉得自己钻研不深,自己就是一个低洼,向左七步,向右七步,自己是匡老师的反义词,匡老师是定静慧,自己是喜欢的太多了,世界万物在她的眼里都能触发喜爱和欲望,她认为自己的身上就是广义的阅读。
阅读可以是广义的
她定义了广义的阅读,从有人类以来,山川虫鱼等阅读,但是文字的阅读自己却不是很多。
她说“我读书是功利性不强的,跟匡老师是反义词,匡老师做一个专题时目标明确,其他不管,他可以不让外界纷杂的信息干扰。我对各种活动都有兴趣,行走呀等都感兴趣。想做一个看上去更哲学的东西,但是我又很随性。”
写作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写作,作品没有出来之前,她说她会很认真的打磨,不管什么作品,前期不会看别人的作品,会很期待自己的作品,作品出来以后就交给了读者,写完了就决定了,就画一个句号了。
“一般写出来的东西我会精益求精,只有他重新成为我审视对象的时候,我才会重新打磨。”
教学深耕是要有新意的
陈老师坦言对朱老师话很有感触,现在的孩子不会说家乡话,希望让更多孩子走进有形的文化,也要让孩子走进无形的文化,比如走近家乡话,了解一个地方演变的过程。
她说,例如韩少功《山南水北》中的汨罗话“一个巴掌打到你到床上做画看…~”好有意思的文字。
她认为我们把有形的走读可以做特色,做出新意,抓住这个点,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做是特别有意思的。可以凭借一个内容做出自己的特色,出名要趁早。
五
做世俗的天真者,领域的钻研者,文化的思考者。
——余孟孟
余主编主要谈了对本土教育、走读文化、同代知己的认识。
本土教育
他提到教育首先是本土的教育,一个人通过对本土的认知来认识这个世界的,都是通过对周边的理解和认识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比如离开家乡很多年,你有很多家乡的观念和认知。我们要注重本土教育,要去挖掘,做这个方面的实践。
比如跟同事们聊天,说要写一写长沙与长安,就可以做本土教育和本土文化的理解。
比如我们对湖湘文化,要写湘军,他对湖湘文化的理解就是来源于这些。
走读文化
他坦言,对家乡文化的作品,最早读贾平凹的作品,觉得太俗,语言很通俗,以前觉得读着想笑,但是今天再读却觉得很生活,很本土。现在的书籍太多,看不完,他建议老师们要学会定位,比如湖湘文化就找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和作品开始。
关于走读文化,他认为要从耕读文化开始,把走读和新课标等关联起来。
他回顾自己十年前的走读经历,他写过文章,觉得现在更要强调研读,建议老师们读一点爬坡的书,哪怕读不懂,也要读下去,读不懂也没关系,先读起来。有时候老师很容易陷入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他夸赞双林在不断进步,他在研究性阅读,在研读就会深而广,自由就会游刃有余。
他还建议老师们多从教育的立场来看待走读。多结合热点来做教学,有作品意识成长会更快。他认为一旦老师们自己成长起来以后,也不会去参加各种活动,因为那样会浪费你的时间。
同代知己
他说大家是良师益友,有心灵的共鸣,有共性很重要,尤其有自己痴迷的领域。
他说我们可以做世俗的天真者,领域的钻研者。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比如双林是红楼梦的研究者,他研究民国教育家等有自己的领域。吴老师写小说、诗歌等不同领域。永健老师做儿童阅读,胜阳老师做读写课程。
他说我们还要做文化的思考者,下笔成文都是有阅读的思考。他最近看曾国藩的家书,遇到有感而发,随时随地随事进行写作。
他建议多写书评文章,约稿等,书稿不是简单的把书拆解,国外文史学界对这个很重视。
“小我到大我,很受启发,写作就是更大的大我。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做得很好,和很多前人成为了异代知己,我们也可以和同时代的佼佼者做同代知己。”
后记:岳麓山下,桃花村里,盘圣书院,且读且写,且歌且饮,躬身自省,任重道远。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这一次活动留下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点燃了很多梦想。期待再相聚,期待每一次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