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备的小柴胡汤,只是退烧药?别小看这张百病良方

健康   2025-01-30 21:02   广东  

本文导读 

以少阳病为例,看透经络视角下的辨证思维


少阳病是指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这两条经的病而言。



少阳为小阳,抗邪力量不如阳明和太阳,所以少阳病再不好就要由阳入阴,就要发太阴病了。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的定位叫半表半里。什么叫半表半里?


因为少阳经脉行于身体的侧面。居太阳、阳明的夹界,两边的夹缝。背为阳,就是太阳,前面是阳明,两胁属于少阳。少阳有出入枢机的作用。外能从太阳之开,内能从阳明之阖。


「少阳主枢」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主枢」。三阳有开、阖、枢,因为人的气有升降出入。

◆太阳主开,所以太阳之气向外,主表、主开。

◆肠胃之气,以下行为顺,所以阳明之气主阖

少阳介于太阳、阳明的中间,叫半表半里它像门轴,起到枢纽的作用。所以古人叫「枢」



足少阳是胆,同足厥阴肝是为表里的,由经脉联系,达成表里关系。在少阳的发病过程中,肝胆是互相影响的。胆的病也可以影响到肝。在症状上既有胆的症状,有时候也出现肝的症状。


少阳证的两种形态

在经络?在脏腑?


少阳病症有原发和继发两种。


原发的少阳病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叫直中少阳。


继发的一般是太阳病不解,「伤寒五六日,中风」,邪传少阳。从它经传遍而来,叫续发。


少阳病的证候分为两类,一个叫经证,一个叫腑证。


◆少阳病,「以和为治


经证一般是耳聋、目赤、头疼、头角作痛。腑证是口苦,心烦喜呕。少阳的经证和腑证在治疗上与太阳、阳明不同。


阳的经证和腑证,一个是发汗,一个是发汗、利小便。


阳明经证和腑证也有发汗、泻下,分为两个不同的治疗方法。少阳经证和腑证都用小柴胡汤。


证有经腑之分,在治疗上不像太阳病、阳明病有经证和腑证之分,少阳病治疗不分经证和腑证经用小柴胡汤就可以了。


治疗少阳病,要用和解之法。


这是由它半表半里的病位所决定的。发汗、泻下、吐法不能解决少阳的问题,不但不能解决少阳的问题,反倒会损伤正气而引发不良的后果。所以少阳病是禁汗、禁吐、禁下的。



少阳主枢,故「三阳合病治在少阳」。因为少阳主枢,所以它才有这个作用。用小柴胡汤把少阳和解了,太阳好了,阳明也好了,什么道理?因为少阳主枢,它一利了,就像门能开,能合了,表里之气就和了。


由于它在半表半里,所以治疗的时候不能用发汗,不能用泻下,只有用和解少阳之法。少阳胆与肝相为表里。为病时既有胆也有肝的症状。少阳为病,虽然有经腑之分,但在治疗上就不分了,只是用小柴胡汤。


阳明、太阳在经表还可以发汗,少阳不可以发汗,少阳禁汗,所以就用小柴胡汤,一个方子既能治经证,也能治腑证,不像太阳、阳明有所分别。



否读懂《伤寒论》的彩蛋?

经络脏腑一体观


少阳病篇只有十条原文。要与太阳篇里那些少阳的内容相结合起来学习。太阳病篇,太阳病传经太阳病的表证都说完的时候,就说少阳病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闷。心烦喜呕」,就开始讲少阳小柴胡汤证。


为什么在太阳篇要讲少阳证?


他非得讲不可,如果不讲,六经不就成死的了?六经有传遍,有互相之间的关系,有内在的联系,六经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经不是孤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一经中有那一经,那一经中有这一经。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这条是论述少阳病的纲领。


历代的注家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口苦,咽干,目眩」不应该是少阳的纲,因为这些症候很单调,不能够反映少阳病的主要方面。我个人认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在这里提出来还是很重要的。把前面讲过的条纹和这条结合起来看。就是在太阳偏少阳证的基础之上,再来看这个条文,这条主要的精神是讲少阳病,少阳病是热症。


因为在表还有风寒温的区别,现在已经到了少阳,已经不属于表了,所以成了热证。


少阳病的提纲是说少阳胆腑之热。反应的症状就是「口苦、咽干、目眩」,也就这三个证。



从少阳之热与阳明之热

推导出用药方向


少阳之热与阳明之热是不同的。


例如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用石膏清少阳之热行不行?用石膏不行。别看石膏大寒,它清不了少阳之热。



因为每一经的热有它具体的内容,这不能混淆的。每一经的热都有它不同脏腑的生理、病理的特点。所以不能够互相代替。少阳之热都带郁,阳明之热一般都带燥。


少阳病的热为什么带郁?


因为少阳在春天,是一个生发之机。少阳主生化,又是肝胆表里。所以古人形容像春天的树木,它是有升发之气,是欣欣向荣的、调达的、疏泄的、升发的,这是少阳的特点。



现在少阳受了邪了。受邪以后是热邪?受了热以后,首先邪气使它的升发、蓬勃、开发、上升、疏泄、条达这些机能都受到了挫折。所以气就虚了。


为什么少阳之为病有个「默默不欲饮食」?默默就是一个抑郁的神态,所以这个病有气郁的问题,既然有气郁而少阳属相火。所以他就有火郁的特点,那么火郁则发之。既然有气郁,因为少阳是属于相火的。



有火郁的特点。火郁则发之,所以治少阳病要用柴胡。柴胡有疏肝、有发达的作用,所以光用石膏那样的凉药还不行。少阳之火带有郁,叫郁火。


郁就是郁结的意思,火还挺有力量。少阳之火,你可别看不起它。外边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少阳是主火气的,所以热气要往上来。


第一个症状是口苦。在三个症状中,口苦摆在第一位。和「太阳之为病,脉浮」有同等的地位。为什么口苦?胆腑有热,古人说的很简单,「胆有精汁三合」,很精微的水叫精汁,有三合,味很苦,所以胆一有热了,热气上蒸,有人说胆汁就上来了。


这有两个观点,有人说胆气,有人说是胆液,所以就口苦。至于到底是胆水上来了,还是胆的热气上来了,我们没有什么考究了。




我在临床是有体会的,少阳证的口苦和肝病的口苦,这个症状很有意义。


比如我们现在抗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如果转氨酶高,正在发作时,你问问他,十个病人差不多七八个都有口苦。这个口苦不是一般的,那真是嘴里有苦味儿


所以柯韵伯就说口苦、咽干、目眩,都是自觉之症,非得问诊不可见。火之味为苦,酸甜苦辣咸这五个味,苦味不属于火之味吗?心火、胃火、肺火、肾火都不是那么典型的苦,只有肝胆之火是口苦,有代表意义。




所以口苦这个症候,大家在临床要拿它当个主要的症候来对待。什么叫主要的证候?就是它反应少阳的胆腑有热。就凭这个口苦,就知道少阳胆有热,不热怎么能苦?


底下的咽干、目眩,这就是口苦就有热,有热就咽干,嗓子就发干,有热不就会伤津液吗?


目眩因为肝胆之火是个相火,又是个风木,所以眼前发黑目眩。目眩者发黑,有黑花,也有带点眩晕的意思。这三个证,口苦,咽干,目眩,以口苦为代表的胆腑有热,这反应少阳的腑热证。


这是个腑证,不是个经证。在临床它是有意义的。能够反映少阳有热这样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凭着一个证,我们就一槌定音,就说这是少阳的病,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客观上反映,绝不能就是一个口苦的问题。


是不是胸胁满?是不是心烦喜呕?是不是脉还弦,这些证候一定要附带而来,何止见一样两样,都有可能出现,因此在太阳篇中没有突出口苦的问题,咽干目眩的问题。现在这一条加以补充。


少阳病的主症叫提纲,有口苦的问题,咽干的问题,目眩的问题,这三个反应少阳胆有热,这个热是什么?是郁热。


少阳气郁而有热,是相火郁结。


根据柯韵伯的观点,柯韵伯这个人挺能够看问题的,他就琢磨了:



口眼,咽喉都是孔窍,嘴也是半表半里,眼睛也是半表半里,嗓子眼儿也是半表半里。



所以少阳病为什么口苦、咽干、目眩?这实际上是反映少阳的半表半里之热的,他这个说法是很有意思的。


少阳病篇第一条是少阳病的纲,但是不全备,应当与太阳病篇的少阳病结合起来。


从少阳经的循行部位

看伤寒辨证


少阳有经证有腑证。少阳之经的循行部位是从外眼角到耳后,然后入耳中,有个枝叉、别支,支者下到胸中到胁,所以有耳聋、目赤、胸中满这些经气不和的表现。


「经脉者,行血气而营阴阳者也」,经脉就是这么作用的。经脉一受邪,气血不利,少阳经气不利,就有这些症状的出现。耳聋、目赤、胸满和少阳经的循行部位有关,就把他们看作是经证。


✍ 突发性耳聋


「两耳无所闻」是聋的意思。这个聋是暴聋,因为少阳病也是一个新得的,属于伤寒一类的病。传经也好,不传经也好,是个热邪,所以耳朵是暴聋,是少阳经气不利所发生的耳聋。它不是老年人衰老的耳聋,也不是这个人有耳聋病,经年累月的耳聋,把这些要排除在外。这个人是暴聋,得病就聋,这才和少阳经气不利有关系。


 眼睛发红


「目赤」是眼睛发红,因为肝开窍于目,足少阳胆经也经眼角,所以经中有热,眼睛就发红了。


 胸胁胀满


「胸中满」也是经气不利的结果,因为少阳经脉下胸中而循于胁,走于人身体的侧面,如果经气郁了,木火之气郁了,心中就发烦。


 头角痛、三叉神经痛


后世医家说,这个人头角还作痛。现在西医诊断不有一个三叉神经痛吗?有时还连着牙,上面还连着目眶,疼得很厉害。有一次我在太原看一个病人,疼得很厉害,有时打封闭都止不住。


对于这种,我们一般是用柴胡剂加减。那一次,我开小柴胡汤加石膏,因为它还兼有阳明。加一条蜈蚣活络的药,把大枣、党参去了,吃了这个缓解了,疼痛减轻了,为什么要治少阳,用柴胡剂?因为这个地方属于少阳。


读伤寒而不识经络

辨证论治就没有精准度


经络附属这些东西是中医的特点。推拿、扎针、外科,这个地方属于哪经管也得讲经,不讲经是不行的。所以目赤、两耳无所闻,这些都是少阳不利,少阳经邪热,治疗这个病得和解少阳,不可吐下。


因为少阳是半表半里,经脉走于身之侧面,所以告诫医者。既不可以吐也不可以下。


因为不要因为胸中满就用吐,因为心中烦、目赤有热就用泻下。如果误用吐下,不但病解决不了,以上「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闷」这些病解决不了,而且还要增加悸、惊,悸就是心慌心跳,惊就是惊恐不安。


为什么?因为吐下就要伤正气,也伤少阳胆经之气。少阳病一吐一下,少阳本来有邪气,它要积极的和邪气做斗争。


少阳者,小阳也。其抗邪之力不如太阳、阳明那样强壮。抗邪已经是勉而为之了,一吐一下,它就受伤了,所以就出现了悸而惊的正气不足,胆气不足的虚像。经证不能吐下,吐下就要伤正气,就要发生惊悸不安、正气不足的坏证,经证除了「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还要结合太阳篇,还应联系到往来寒热,合在一起,经证就全面了。



-课程广告-

跟王红民老师学习

经络医学 · 线上筑基学习营

摸清经络循环,回归古典中医视角

实战经验丰富,传授蕞实用的经络手法↓


老师耐心剖析每一条经络重点,学完就记得住、用得好课程贴合生活日常,提供家庭常见病调治思路,切实守护家人健康。


【经络医学 · 线上筑基学习营】基于王居易经络医学体系,教学内容分经络气化、经络诊察方法、常用腧穴点穴、常见病调理保养四个方面。

线上学习营教学分三期,每期学习四条经,完成胸手头足一个全身循环。


讲解90余个常用腧穴,10余种常见病的基本的诊断和调理思路。并结合节气变化,掌握家庭常用日常保养的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附带赠送主讲老师30年屡试不爽的家庭救急秘方训练营群内互动,老师定期答疑辅导。

3期连报,享受更多优惠
详情欢迎咨询
答摩紫菀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图片选自摄图网或其他网站,侵删。




 了解课程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答摩
答摩健康是梁冬先生创办正安文化旗下子公司,一个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家庭健康实训」平台,让每一个家庭拥有健康守护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