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桑宜川|邓小平家世纪略
文化
2024-11-05 11:15
四川
邓小平家世纪略
副标题:邓小平家世的民间记忆
文/桑宜川
至今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没几年,在学校里教书,暑假期间,无所事事,闲得蛋疼,于是便与几位发小相约,从成都骑自行车出发,前往川东地区遛弯,去过陈毅在乐至复兴场的老家,朱德在仪陇马鞍场的老家,张澜(张表老)在西充莲池乡的老家,刘伯承在开县赵家场的老家,沿途走村串寨,有时为了省下几个碎银,约莫到了掌灯时分,便找一家乡场上的幺店子,古时称作驿站,民国年间的客栈,睡大通铺,各自一领草席,铺在稻草上,三毛钱一晚的住宿费,也乐哉其中,如今在年轻人看来已是匪夷所思之事。那时尚无私家汽车之说,暴发户若有一辆轻便型嘉陵摩托,就已是稀罕之物,只可惜那时我辈教书匠清贫,每月薪资只领到40多元人民币,买不起这般大物件,在外长途旅行,必须精打细算,唯有一辆二八大杠的永久或是飞鸽牌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路途上若肚子饿了,吃上一大碗一毛二分钱的热气腾腾葱花肉绍子面,那时一碗的份量很足,果腹之余,就已是十分满足,别无其它奢望。(上图:1921年3月邓小平在法国里昂留影)
当年去川东地区,看到的乡下景观从50年代至80年代基本上没啥大变化,放眼望去,各场镇上大多是简陋低矮的茅草屋和青瓦房舍,与成都府上的老街道景观差不多,不同于北方及皇城根儿下的四合院干打垒泥巴墙,大多是用竹篱笆做墙,抹上稀泥挡风避雨,再刷上一层石灰水而成的。门脸多是活动木板,可以拆卸。那年头更没啥高速公路,出门交通很不方便,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大多都是一些泥巴土路,或碎石路,颠簸得不好受,好一点的路段铺上了沥青,虽说蜿蜒曲折,但自行车轱辘压在上面,毕竟平滑而有弹性,感觉舒服多了。于是乎一路向东,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便到了邓小平的老家附近,四川广安的渠江岸边。我辈去那里,是因为感念这位世纪伟人的举措,在1977年底助力一尊,拨乱反正,扭转乾坤,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我辈方才得以有机会参加考试,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人生命运。作为川人情结,无缘邂逅这位京城里的大人物,只有去他的老家看看,权以此向他表达敬意。(上图:1984年暑假,笔者摄于四川广安渠江岸边)
邓公的祖屋位于四川广安协兴场牌坊村,当年从广安县城去那里也不是很方便,泥泞小道,不到十公里的距离,骑车还需要折腾一阵子。历史上那个地方俗称协兴场,自古以来就是通衢要冲,从广安城出发,古时官道的北干路必经协兴。当年协兴场还保留了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只有一条主街,长约300米,宽约6米,青石板铺就,木板房,穿斗梁架,单檐歇山式屋顶,颇有川东民居特色,店铺栉次鳞比,一家挨着一家,酒坊、粉坊、油坊、蚕房,裁缝店、布匹店、铁匠铺、杂货店、以及弹棉花的、代人写书信的、算命的、卖花圈的门店,一应俱全,乡民们不用去县城便可自给自足。
茶馆也有几家,从早到晚都热闹,尤其是场镇上及远近乡邻的老者,大多喜欢聚集在这里,泡上一杯清茶,谈天说地,摆龙门阵,在闭塞的乡下,这也算是一种人生况味。每家茶馆门口的老虎灶上,冒着热气的铜壶嘴,一股股暖意扑面而来,彰显出的是古朴醇厚的民风,这就是邓公儿时及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他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成人,念过私塾小学,县城里念过初中,16岁那一年才离开故乡,从此一去永不复返。(上图: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协兴场老街景象)
邓公的祖屋是一座普通三合院,木结构建筑,坐东朝西,呈凹字型,没有围墙,当年尚未修葺,篱笆墙上的石灰泥层斑驳脱落,残留的文革口号和“最高指示”尚可辨认,显得破败不堪。祖屋前面还有一处水榭,约莫有一亩地大小,水质浑浊,飘荡着一些浮萍,几只鸭子游弋其间,平添了几许寂寥的景象,其原因也很简单,文革十年浩劫期间,这老屋伴随着当年的贤娃子在京城里被打倒,以及“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乡里人唯恐避之不及,基本上荒芜了。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彼时的乡里人心里仍有余悸,因为他们大多高喊过批判邓公的革命口号,还写过在邓公身上踏上一只脚的大字报,如今世道又翻转过来,上面不发话,即便是县府里的人也不敢大兴土木,为这位村里出去的大人物做点什么,毕竟彼时华国锋还是一尊,叶公位高权重,邓公只是副总理,且刚恢复工作不久。按照时下的表达方式,叫做“党的阳光”还没照到这闭塞的山村里来。
据村里老者介绍,邓公祖上曾有良田40余亩,还雇有长工,家境殷实,生活无忧,在乡里算得上是小地主。1950年,邓公已革命成功,坐镇重庆,主政大西南,广安距离重庆不远,生活在老家村里的继母夏伯根,弟弟邓垦以及近亲族人陆续全部迁往重庆,并按照邓公的意见,老家的房屋全部交由当地乡政府,分给了乡亲们居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曾先后用做人民公社大食堂、文化站、幼儿园、晒坝、堆放粮草的库房等,正是这样才使邓家院子在十年文革浩劫期间幸存了下来,躲过劫难,没有毁于一旦。1979年,邓家院子易名“邓小平故居”,县府做了一些修缮,种植了一些松柏、蜡梅、铁树和广柑树。1980年,又从涵虚园移来两株铁树,种植于邓公故居前,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显得破旧不堪。这就是我们当年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时看到的状况。(上图:上世纪90年代以后,当地县府组织人力,重新修缮后的邓家院子。)
我们几个发小还在那个牌坊村周边仔细看了个遍,并到场上的一家茶铺与几位年长的老伯聊起了邓家往事。一位姜姓老伯说,村里人都晓得邓小平的大名,妇孺皆知,但除了几个老辈子还记得他儿时的模样,习惯喊他“贤娃子”。儿时的贤娃子在上世纪1920年9月离开协兴场以后,到94岁去世,78年间竟然从没回过生他养他的故乡四川广安,这也难怪乡亲们大多都没有见过他。虽然从50年代到80年代邓公多次到成都开会,都不愿回家看看,说自己怕回家,这不但让家乡人想不通,也让我辈后学百思不得其解。
邓公之女邓榕(毛毛)曾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书中写道:“我们邓家的老祖先是江西吉安庐陵人,在明太祖年间做了个叫兵部员外的武官,被派到四川广安履任,从此,开始了我们四川广安邓氏的纪元。”这段话可以视为邓家历史变迁的佐证。如今可以查阅到的史料记载,邓小平的祖父邓克达是一位勤劳忠厚的庄稼人,也是当地的织布匠。他靠织布积攒了一些钱后,置办了一些家业,买了一些田地。到邓公的父亲邓绍昌出生时,邓克达靠劳动致富,已成为当地一名拥有两百挑(五挑为一亩)土地的小地主,常有乡亲遇到困难,他便出面相助,说话办事公道,在乡亲们眼里算是一位妥妥的乡绅,口碑流传至今。(上图:90年代以后已经修缮的邓小平祖屋,位于四川广安协兴镇牌坊村)
如今在邓公故居尚可看到一部《邓氏分谱叙》,据说由其同祖堂弟邓先远所藏。全谱共约四万八千余字,内容涉及朝数,世系,明纪,清纪和寿文,祭文等。文中记载了明朝初年,邓家族人邓鹤轩出任兵部员外郎,后赴四川广安供职,落籍广安,成为四川广安邓氏一世祖,有名有姓,更为详实,由此可知,邓家在广安的缘起,与邓榕的历史叙事基本相符。民国年间那一带丘陵地区的邓氏家族出了不少乡绅,附近不远处的江津也有分支,祖上都是从江西迁徙入川的。多年前,拙写的《陈独秀客死四川江津的民间记忆》一文,在海内外广传,记述了江津乡绅邓蟾秋,邓燮康叔侄慨然出资购置棺椁,与重庆专程来江津参加葬礼的民国政府大佬一行,其中有朱家骅,陈立夫等,厚葬陈独秀的感人故事。这叔侄俩乃是弘毅之士,在广安牌坊村的邓家族谱里也有姓氏和辈分排行,祖上也来自江西,由此看来乃是同宗族人。(上图:1904年8月22日,邓公出生在这间屋里)
当年协兴场茶馆里的几位长者说起邓家族人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里依据彼时的口述历史笔记,辑录如下: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字文明,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早年曾在成都法政学校读书,受到新式教育,回乡后也是乡绅,但又参加了广安县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也叫做“哥老会”,在协兴场的“哥老会”中当过“三爷”,后来升为“掌旗大爷”,按照如今的话语,即是当地混江湖的道上老大,四川话里叫做“舵爷”。除此之外,他也曾当过广安县的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可谓黑白两道通吃。那时的广安地处偏僻,地界不宽,治安也不太好,常发生一些帮派之间的恶斗血案。1936年,邓绍昌在外不知得罪了谁,最后被人砍了脑壳,死于非命,从此邓家逐渐衰落式微,一蹶不振。(上图:四川广安茶馆一瞥)
多年来,邓绍昌的死因是一个谜团,至今未解。
当地乡民们的解读主要有二种:
一是在从重庆回老家的路上身中黑枪,被土匪抢劫遭到杀害,即被人谋财害命。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彼时四川匪患确实比较严重。
二是被仇家暗杀而亡。
毕竟邓绍昌在黑白二道都混过,难免与江湖上的人结怨生隙,出自仇家之手也有可能。
据村里的邓家族人说,邓绍昌死后多年,都一直不敢把他葬于邓家墓园,担心仇人前来掘坟,而是由其第四任妻子夏伯根收尸入殓,悄悄地把他葬于后山坡上,暴卒日期也不敢辑录于族谱。
那一段过于伤感之事,或许多年萦绕于邓小平心中,也是1949年以后乡亲们多次盼望他回家看看,他说“我怕”的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伟人也是凡人,也有伤心之事,痛彻心扉,伴随终生,不为外人所知。
中国有句老话,流布甚广,为唐代诗人韦庄《菩萨蛮》里的佳句:
“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其实老了回乡更要断肠,其中蕴含的哲理,唯有过来人才会体会到,乃是那个年代中国社会民俗的一个脚注。
邓绍昌先后娶了四个妻子,共生育九个子女,最后养活下来七人(四男三女)。
第一个妻子张氏,病死无后;
第二个妻子淡氏,生三男二女,长女邓先烈,长子邓先圣,次子邓先修,即邓垦,三子邓先治,即邓蜀平,次女邓先珍(10岁时病死),淡氏于1926年病故;
第三个妻子萧氏,生一男即四子邓先清;
第四个妻子夏伯根,生三个女儿,三女邓先芙,四女邓先蓉(十多岁时病死),五女邓先群。
其中邓小平是邓家长子,邓绍昌按字辈的排序为他取名邓先圣。
进入本村私塾小学后,教书先生把他的名字改为邓希贤,沿用了多年,1925年从法国辗转前往苏俄,曾与蒋经国同学,1927年2月回国后改名邓小平。
(上图:
上世纪1920年代的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大门旧影)
邓公(邓先圣)有二位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大弟邓先修(邓垦)和二弟邓先治(邓蜀平),都出生在广安协兴,大弟活到了文革之后,官至湖北副省长,退休后到深圳与女儿相伴,安度晚年,活到了106岁,2017年善终。二弟邓蜀平的官做得不大,虽早年入仕,最后只做到贵州安顺财政局局长,勉强算是七品芝麻官。不期文革浩劫期间,因邓公在京城里被打倒,受到株连,疯狂的红卫兵施以无休止的批斗和毒打,不堪羞辱,邓蜀平于1967年3月16日凌晨,跳入郎岱县招待所旁的冒水龙潭含冤而死,文革结束后方才得以平反,是邓公的弟兄姊妹里命数不济,没有翻过那道坎的一位家庭成员,邓家的一个永远伤感故事。(上图:文革结束以后,时任副总理的邓公与弟弟邓垦合影)
邓公有二个同父同母姊妹,妹妹邓先珍幼年早夭,只有姐姐邓先烈活到了“革命”成功,她生于1902年生,仅比邓公年长2岁,从小朝夕相处,一起长大成人。后来邓家把她许配给当地乡民唐惠民为妻,一生为家庭主妇,晚年在重庆过日子,度过了平平凡凡的一生,卒期不详,其后人也没有沾到皇城里的啥子光。那一年的川东之行,途径仪陇马鞍场的朱德老家时,与当地乡民访谈得知,他们颇有怨言,朱公离家出走52年之后,有六次到四川成都开会,仅在1960年回来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并说县里和乡里的发展建设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朱老总的任何恩泽,由此不难理解朱公与邓公当年的心境,天子脚下,身居要津,高处不胜寒,自古皆然,概莫能外。(上图:邓公二弟邓蜀平生前影像)
当年,继母夏伯根从老家带出来的女儿邓先芙和邓先群,是邓公的二个同父异母妹妹,与邓公关系亦十分融洽。1949年以后,全家人与坐镇重庆,主政大西南的邓公终于团聚,1952年又一道进京,入住中南海,那个年代的邓家,与刘少奇二家人,是那处清代皇家园林里为数不多的人丁兴旺大家庭。从那时起,邓家的家中事务则由继母夏伯根料理,一家人共同生活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大家庭中,此后数十年相互扶持,尊老爱幼,即使在最困难的十年文革浩劫时期,也不离不弃,风雨同舟,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儒家文化的一个范式。(上图:邓公继母夏伯根影像)
在邓公的弟兄姊妹里,邓先芙出生于1930年,与哥哥之间感情深厚,虽然彼此没有血缘关系,但始终都受到了邓公的关心爱护。后来邓先芙从北京回到四川重庆,入读西南军政大学,毕业后在省委机关档案室工作,长达数十年,曾任办公室主任。她的晚年生活受到省政府关照,平静闲适,常与夫君,四川省档案局局长张仲仁去四川省人民医院问诊,与那里的医护人员张晋玲,周晓芳,陈树等主任医师有不少交往,他们夫妇从不摆架子,谦虚低调,至今传为佳话。邓先芙卒于2023年2月4日,享年92岁。其子张海江,邓公侄儿,曾在成都四中高七七届一班念书,学业优良,笔者的好友锁兰老师时任该班班主任,回忆点点滴滴的往事,感慨良多。(上图:1972年,邓公大妹邓先芙(右一)到江西省新建县看望落难的大哥大嫂及女儿邓榕(左二)合影)
邓公二妹邓先群出生于1935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在北京实验中学及哈军工读书,毕业后投笔从戎,一直在兵营里服役,是共和国历史上少有的陆军女少将,还担任过总政群工部部长,其夫栗前明,也是哈军工毕业的同学,红二代,曾任中将,二炮(如今火箭军)副司令员。
文革浩劫期间,邓公被打倒,邓先群和丈夫也受到了株连,被送去湖北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吃过不少苦头。
如今邓先群与栗前明已是年逾九十的耄耋老人,依然健在,颐养天年,可谓苦尽甘来。
(上图:
邓公二妹邓先群早年影像)
邓公胞弟邓先修(邓垦)的回忆录记载: “我母亲非常爱小平,她是个旧社会的妇女,他(指邓小平)是长子。由于父亲欠了很多债,又长期不在家,当时维持那个家庭是困难的。母亲就是希望小平长大了以后,来管理家事。”由此看来,少年时代的邓小平肩上压力不轻,担负着整个家族的发展与振兴。然而事与愿违,1918年下半年,邓小平已在广安县城里读中学,时逢重庆府上兴办了一家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在家庭的支持下,邓小平到重庆入读这家预备学校,一年之后,就动身前往法国。(上图:文革后期,落难江西的邓公夫妇终于接到诏书,准备进京,临行前与家人合影。左一邓先群,抱着她的儿子丁丁、左二邓先芙夫君张仲仁,左三邓公继母夏伯根。)
当年邓家留法同行的有三人,邓小平和其叔父邓绍圣,邓家的“幺叔”,另一个是同学加远亲胡明德(又名胡伦)。离家出走之后,邓小平在法国寄信给家里,要求废除旧式婚约。因为他很小时,邓家依照当地风俗,给他定了一门娃娃亲,女孩子姓唐。不期这个唐姓女孩子性情刚烈,绝不退婚,说是“身为邓家人,死是邓家鬼。”邓绍昌不得已,只好将其留在了邓家,善待了几年,最后作为邓家的女儿嫁了出去,陪嫁600大洋。(上图:1920年9月,邓小平与幺叔邓绍圣出国前在重庆合影)
回望那一段历史,邓公自从16岁离家去法国勤工俭学,不曾再见过父亲,也再也没有回过故乡。记得《史记》里的项羽本纪中有句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耳。” 大意是说在外做官发达之人,从古到今都非常讲究衣锦还乡,而且还需要低调,不为人知,财不外露,最好是乘着夜色悄然回家,以免惊动乡里。看来邓公是个例外,不问发达,只缘未到伤心处,世人又怎知他心中时时涌动的波涛?
在邓公家乡广安,当地百姓有这么一种说法:邓小平的属相是“龙”,他是从广安经渠江到嘉陵江,再到长江进入大海的,‘龙’归大海是不回头的,所以他不能回这个家。另一种说法更离奇:“说是小平同志的祖母戴氏在世时曾救济过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为了报答他的祖母,便在离邓家不远的佛手山,给她家选了一块墓地,可以让邓家出一个大人物,但这个大人物不能回家。”是矣非矣,其实都寄托了当地乡民难以言说的复杂心境。
当然这仅是传说而已,并不是邓公终生不回家乡的真正原因。其警卫秘书张宝忠回忆录记载,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工作特别忙,尤其在 1956年当了总书记,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以后,夜以继日地忙碌。二是1976年文革浩劫结束以后,国家需要他考虑的事情就更多了,占用了他的大量精力和时间,因此他根本抽不出时间回老家看看。
我们姑且认同张宝忠的褒扬之言,邓小平1952年进京工作以后忙得顾不上回家乡,但张宝忠忽略了一个时间段,1949年,邓公与另一位四川老乡刘伯承,率刘邓大军向大西南挺进,随后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成为主政大西南的地方大员,至1952年进京做官,共有两年多时间,在距离家乡不到2个小时车程的重庆办公,粮草车马俱备,很难解释抽不出一点时间回家乡看看,可是邓公就是坚决不回家乡。另外一个谜团,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他曾先后9次回过四川成都,总要抽出时间,见一见家乡的父老,这说明他还是惦记着家乡的,其家乡的父母官也曾多次提出过请他回广安老家看看的要求。
史料记载,1975年,邓公到成都,曾向广安代表发出邀请,请他们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见面。时任广安县的县长追忆说:“邓小平同志当时说,如果广安的农业能够达到亩产千斤粮时,他是要回去看看的。”广安县的生产在1983年时就已达到邓公所希望的水平,并立即向四川省政府上报,然而邓公还是没回家乡。1978年2月,邓公到四川视察工作。时任广安县委办公室主任的邓欲治受命来到成都汇报,对邓公说:“全县百万人民都盼望邓副主席回广安检查指示工作。”站在一旁的卓琳接过话说:“他很忙。你们这么远来看我们,回去向县委和百万父老兄弟姊妹表示感谢。”这时,邓公没有说话,他的意思尽在不言中。(上图:1955年8月,邓小平夫妇与子女在北戴河合影)
1986年,邓公回成都过年。正月初五上午8点,他在金牛宾馆接见当时的广安县委书记罗国兴、副县长王洪峻以及办公室主任王仁全。罗国兴在跟邓小平道别前,提出请他回家乡看看的想法,邓公身边的陪同人员王震说,邓小平工作特别忙,没时间回家。邓公没有再一言不发,而是说了一句:“请你们回去代我们向家乡人民问好。”下午3点,邓公安排夫人卓琳跟他们再次座谈。座谈结束后,罗国兴再次向卓琳提出请邓公回家乡看看的要求,卓琳打了一个圆场:“我们回到了成都,就等于回到了家。”事实上,回到成都与回到家乡广安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对邓公来说,始终不回家乡,绝对不是一句工作忙没时间就能解释清楚的。古时曾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之佳话,如今也有朱公“六过家门而不入”,“邓公八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其实,邓公对他自己不回家乡的原因有过一个言简意赅的表述。1988年6月,四川自贡灯会在北京北海公园展出。邓公坐在一艘游船上,一旁采访的四川电视台郑姓记者也是广安人,向邓公探问:“这么多年了,就没想过回乡看看吗?”邓公摇头说了二个字:“我怕。”尽管他没说出具体的原因,但这简单的两个字,应该说道出了邓公终生不回家乡的真正原因。(上图:1978年2月,邓公到成都开会期间,家人合影。其中左二夫人卓琳,左三继母夏伯根,左四大妹邓先芙,摄于成都金牛宾馆)
邓公到底怕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邓榕所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也有所披露:“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跟他要求过好多次,可他就是不让,他自己不回也就罢了,也不让我们回去。”邓公长女邓林也说:“我父亲说回去这个找你办事,那个也要找你办事,太麻烦。”两个女儿的说辞并不能解释其父“我怕”的真正原因。古人对回家乡有过一句深刻的概括,“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当年邓公虽年事已高,但他对回家乡依然有一种难以对人言说的复杂感情。这种感情中不能不提到邓公的父亲邓绍昌。对自己的父亲,一般人总要对后代说一下,可是,邓榕回忆说:“在后来的岁月里,爸爸从来不提他自己的父亲。”邓公为什么在儿女面前从来不提他自己的父亲呢? 细心的读者或许能够找到自己解读的答案。(上图:1978年2月,邓公到成都开会,在金牛坝宾馆与家人合影,前排左三为继母夏伯根,后排左一为妹妹邓先芙)
事实可能正是这样。只要我们翻开历史资料看一下,就会发现邓公的父亲曾是当年广安团练局首领,后又成了哥老会协兴乡分会的老大,哥老会实际就是当时的黑社会,欠了不少命债。结怨太多,1936年的一天,在外被土匪或仇敌打死。对于父亲的过往,邓公当然不能负责,但作为父亲,他能对子女说吗? 这样的家乡他如何能回去? 其实伟人也是凡人,人之常情皆有之。家乡人无法理解邓公的内心,只要有机会就要邀请他回家乡。1992年南巡讲话时,广安县政府又想请他回去看看,他干脆回答说:“免了,我老了,不要给家乡添麻烦了,希望一定要把家乡广安建设好。”从史料里能够查阅到的,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回复家乡人的邀请。(上图:上世纪80年代,邓公再次到成都开会,在金牛宾馆与家人合影,左一大妹邓先芙,左二夫人卓琳,左三舅舅淡以兴,左五舅母,左六继母夏伯根。)
其实,如前所述,1951年后邓公的家人都已从广安协兴场被接应了出去,到了重庆,老家已基本上没有近亲家族成员了。例如继母夏伯根,在邓公生母的兄弟,舅舅淡以兴的陪伴下,到重庆找到了已做了大官的贤娃子,就再也没有回过广安,因为那里也是她们的伤心之地。邓公胞弟邓垦,也离开了老家,在政府部门供职,仕途平顺,1984年从湖北省副省长的位置退休后,到深圳与女儿同住,直到后来寿终。或许他们都明白,广安老家的那一方水土能治愈他们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内心深处的那一段释怀和格局。这就是邓公老家人的轶事。(上图:邓公继母夏伯根旧影)
时光流转,到了1952年秋季,正值韩战后期,新政初期的五大地方局书记,高岗、饶漱石、邓子恢、邓小平、习仲勋共五人,已在自己统领的地盘上逐渐做大,为了消藩,弱化地方权力,仿效历代朝廷的做法,被应诏进京,史称“五马进京”。彼时邓公携带家眷及贴身工作人员等,随着这股人流,也就住进了中南海。
1952年离开重庆,随邓公进京的有继母夏伯根,及亲生二个女儿邓先芙,邓先群,乃邓公的同父异母妹妹,另外还有邓公第三任夫人卓琳所生的前四个子女,长女邓林,长子邓朴方,次女邓楠,次子邓质方,彼时三女邓榕(毛毛)还未出生。夏伯根是邓绍昌的第四位夫人,邓小平继母,她只比邓小平大5岁。不是亲生母亲,胜过亲生母亲,小平对夏伯根的尊重,让母子二人心脉相连。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夏伯根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无论是在小平工作顺利的时候,还是在小平遭遇逆境之时,母子二人相互搀扶,不离不弃。(上图:邓公继母夏伯根影像)
在遇到卓琳之前,邓公曾经历过二次婚姻,都以遗憾收场,这两个女人,一个是邓公怀念终生的人,另一个却在邓公遭遇逆境之时给他以沉重的一击。第一任妻子名叫张锡瑗,1930年1月,在分娩过程中,张锡瑗遭遇难产,之后得了产褥热,几天后不治身亡,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女子生下的那个孩子随后也夭折了。二十年后,1949年,邓公和夫人卓琳专程去上海,找到张锡瑗的墓祭拜。并要求子女们对亡妻称呼张妈妈。这是属于邓公的浪漫,是他纪念自己曾经爱人的独特方式。1990年,八十六岁高龄的邓公带着女儿邓榕(毛毛)和秘书再次来到上海张锡瑗墓前,老人抚摸着墓碑,久久不愿离去,重情重义,由此彰显无疑。
邓公的第二任妻子是金维映,1931年,邓公被王明等人调往江西工作,一路上与他相伴的就是金维映。这个女子曾带给邓公莫大的精神慰藉,到苏区后,二人结为夫妇。1933年,邓小平受到王明的打击,金维映却站在以王明为大的“党中央”一边,与邓公划清界限,俩人最终离婚。这就是邓公一生沉浮“三起三落”的第一落。在邓公处于逆境之时,金维映的态度给了邓公沉重的打击。接连遭遇两次婚姻波折后,邓小平独身一人,转战南北,直到1939年在延安经人介绍与卓琳相识成婚,二人相伴到老,这一相守就是五十八年。(上图:邓公第二任妻子金维映旧影)
卓琳原名浦琼英,1916年出生于云南宣威,其父浦在廷原是中华民国少将,在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创办了著名的宣威火腿公司。当时蒲家的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名扬海内外,孙中山得知曾经跟随自己的部下如此成功,十分高兴,亲自为宣威火腿题词“饮和食德”。此语出自《庄子·则阳》,大意是给人吃喝后令人不仅大快朵颐,而且能感觉到先人的德泽。卓琳作为“火腿大王”浦在廷的小女儿,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绩十分优异,16岁考入北平女子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成为在当时鲜见的女工科生。卢沟桥事变以后,与京沪等内地城市的不少热血青年一样,卓琳被苏俄革命成功的故事,以及中华苏维埃已在陕北安营扎寨的事迹所吸引,投奔了那块土地,并在那里认识了邓公,不久即举办了结婚仪式。同时结婚的还有另外一对新人,孔原和他的妻子许明。这两对新人在延安同一天结婚,出现在一张照片之中,是因为延安的相机胶卷属于奢侈品,极为匮乏。为了节省资源,所以拍出了这张稀见的四人结婚合影。孔原后来成为了周恩来,李克农麾下的一名特工,也就是地下党人,在中国党史上不见经传,鲜为人知。1949年后大陆易帜,红色政权赞誉他为隐蔽战线上的一位元勋,足见对他的一生功绩之肯定。(上图:1939年的延安,邓小平卓琳和孔原许明二对新人的结婚照)
话说回来,邓公和夫人卓琳生共生有五个子女,长女邓林,长子邓朴方,次女邓楠,次子邓质方,小女邓榕。在五个兄弟姊妹中,邓榕的知名度和出镜率最高,著有回忆录《我的父亲邓小平》,广传海内外。邓公晚年外出时,邓榕总是相伴其左右,照顾父亲,并将父亲的四川方言翻译成普通话转述给工作人员,留下了不少影像资料。后来的邓家五个子女故事暂且按下不表,留作续篇。
1966年,十年文革浩劫滥觞,邓公旋即被打倒,成为阶下囚,被发配到江西新建县的一家农机厂当工人,继母夏伯根跟随,为贤娃子夫妇日夜操心,共度时艰,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十年文革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带给邓小平一家的灾难尤其严重,几近灭顶之灾。夏伯根老人作为邓家的长者,面对这种局面,不惊不乱,泰然处之。尤其是在江西,年近七旬的老人既要帮着做些家务,还常常开导全家,用自己的乐观态度和慈母风范去影响全家。从1952年走出山村算起,到1976年文革结束后,邓家有了第四代,夏伯根都是邓家人的主心骨,因为她辅佐了邓家一群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受到全家人的敬重,尊称她为老祖,四川话里的老奶奶之意。2001年,邓小平继母夏伯根辞世,享年100岁。(上图:文革浩劫期间,邓公夫妇与继母三人居住的房舍,位于江西新建县,彼时弟兄姊妹与子女均不在身边。)
当年邓家尊老爱幼,和睦大家庭的的亲情故事,让我不由地想起了清末民初大儒梁启超一家。无独有偶,梁氏名下也是子女颇多,前后二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共为梁启超生育了10个子女,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除了英年早逝的思忠和生下不久就夭折的“小白鼻”(Baby),其余八位全部成才,其中思成、思永、思礼三人,分别是1948年民国中研院院士和新政建立后中科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这在20世纪中国绝无仅有,极为罕见。(上图:位于江西新建的邓公旧居)
那个年代,王桂荃是梁启超与李蕙仙结婚时,李家带来的陪嫁丫头。
因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喜欢,1903年经李蕙仙同意,收为侧室。
孩子们称李夫人“妈”,称王夫人“娘”。
梁思成对他的生母感情不深,对娘却十分尊重并时常关心,他常说:
“娘是个很不寻常的女人。
”史料记载,早年李蕙仙去世后,王桂荃作为如夫人,将正室所生的一群孩子拉扯大,并为梁启超送终,后来成为了全家人敬重的长辈。
我曾多次借回国到京之机会,去香山附近的北京植物园,在靠近曹雪芹的墓地旁,敬拜梁启超家族墓地。
梁家墓地的格调颇为讲究,三面环山,状如龙椅,成阶梯式,梁启超与正室李蕙仙墓碑并排最上一阶,第二阶仅矮半阶,为如夫人王桂荃墓碑,第三阶以下,为梁家子女辈墓碑,彰显出浓浓的中国儒家范式。
梁家和邓家在这一点上,有极为相同之处,那就是如夫人后来为大,受到全家人的爱戴。
(上图:
文革浩劫期间,邓公继母夏伯根与卓琳合影于江西新建,婆媳俩的情谊从1950年初算起,至2001年夏伯根去世,持续了整整51年。
)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孙中山先生早年离家出走后,广东老家还留下了原配夫人卢慕贞与如夫人陈粹芬,长女孙娫,长子孙科,次女孙婉。二位夫人亲如姊妹,恬淡温厚,深明大义,伺候孙家公婆于左右,最后尽孝送终,并抚育几个子女长大成人,表达了她们对“夫君”从一而终的深厚情谊,在儒家传统中,她们就是现代中国女人的楷模,熠熠生辉,光耀日月,令人肃然起敬,这份“情怀”如今早已荡然无存。笔者的一位西雅图文友,美国西北华文笔会会长邓丽冰女士也说起过,她的老家广东乡下,民国时期这样的家庭司空见惯,比比皆是,男人下南洋,女人留在家里伺候公婆,养育子女,默默奉献一生。
其实民国时期不少文化大咖之家都有这样的类似故事,如鲁迅的原配朱安,张恨水的原配徐文淑,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等等,夫君一生都没有碰过,但却要为公婆尽孝送终。朱安对于自己与鲁迅的关系,就曾用“鲁迅遗物”来形容,装裱出来,贴在墙上,短短四个字,让人读出了无尽的凄凉。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上图:1937年,邓公身着国民革命军军服旧影)
梁家与邓家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彼此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里都分别有一位“主心骨”,几十年默默地操持整个家庭事务。王桂荃如是,夏伯根亦如是。我从她们身上,一生的所为,感悟了华夏民族传统女性的美德。夏伯根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父亲靠着打渔将她拉扯大。那个年代女孩多在十几岁就嫁为人妻,夏伯根也不例外,婚后生下一个女儿,生活虽艰辛,但已心满意足。不期造化弄人,几年后丈夫去世,好心的街坊便将同样丧偶的邓绍昌介绍给她。夏伯根就这样,带着女儿嫁给了邓绍昌,成为他的第四任妻子,在家主持家务。虽是继母,但夏伯根将所有孩子,包括贤娃子(邓小平)视如己出。她能清楚地记得每个孩子的喜好,宁愿自己布衣褴褛,箪食瓢饮,却想尽办法为孩子们添置衣裳。每晚伴随着屋顶袅袅升起的炊烟,是孩子们爽朗明亮的笑声。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母爱环境里长大成人的。
1950年初,邓公的舅舅淡以兴从外甥女邓先芙处获悉,贤娃子已在重庆主持大西南工作,随即将此消息告诉了夏伯根,在淡以兴的劝说下,夏伯根踏上了探望长子之路。一路上夏伯根表现得忧心忡忡,淡以兴明白她的顾虑,作为继母,仅比邓小平大五岁,几乎是同一辈人。淡以兴拍了拍胸脯道:“放心吧,贤娃子不是那种六亲不认的人,我拿我们一同长大的情份给你打包票,更何况你还是邓家的功臣呢。”(上图:文革浩劫期间,邓公妹妹邓先芙到江西新建县看望大哥。)
经过一番折腾下,两人终于在重庆市政府招待所见到了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在淡以兴的介绍下,母子两人终于相见。淡以兴说,“这是你的后妈,就是她为你父亲送终入土的,都看在我们眼里。”夏伯根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她害怕自己不能被长子所接受。邓小平看出了她的不安,和卓琳一起拉起她的手说:“夏妈妈,这些年辛苦您了,以后咱们一块过。”并说:“夏妈妈,留下吧,欢迎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从此以后,他们几十年就再也没有分开过,邓公对夏伯根以“妈妈”相称,有时和卓琳一起出去买菜时碰到熟人,卓琳也会热情地拉着她的手说:“这是邓小平的妈妈,我婆婆。”其情其景,展现的是浓浓的中国风,只可惜如今世道混沌,这样的婆媳关系已是稀见。
人生晚年,这位老人还争着做家务,直到1997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经常把人搞混淆,唯独记得清邓小平和卓琳,她还常常念叨邓小平的名字“希贤”。1997年2月19日邓公去世。这天卓琳强忍着发红的眼眶,一个字一个字从嘴里吐出来:“老祖,他走了……。”夏伯根怔愣了许久,只喃喃地说了一句话:“希贤,真的走啦?”或许是失去儿子后的悲伤,此后这位母亲的状态就一直不太好。2001年夏伯根过世,享年101岁。这位老人自己的朴实真诚换来了一家人的尊重,换来了令人动容的母子情。(1988年8月22日,邓先芙在河北北戴河陪伴邓小平度过84岁生日。)
行笔于此,想起了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语:“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大意是得道之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苍生谋福祉。在利益面前,自己不为其所迷,这样才能赢得天下苍生的尊重。得道之人的价值不在于权利和荣耀,不在于站在苍生前面耀武扬威,指引方向,而在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苍生守护正义与公正。古时的先贤能有这样的认知与见地,令我辈后学敬仰不已。如今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其实是一种病,哪来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喧嚣的世态里,历史可能被尘封,真相可能被堙灭,但我们这一代人还有记忆。崔永元君说得真切:“我们从小读到的历史篇章大多都是编造出来的。”言之灼灼,掷地有声。如今回过头去重读那些篇章,神龙见首不见尾,存疑之处实在太多。其实历史真相十分简单,往往就在民间记忆里,口口相传,常青常绿,永不消遁。因此,口述历史有其独特存在的价值,不少史实的可信度超越了官修正史。(上图:1974年8月22日,邓公七十寿辰,在花园村住处照了一张全家福,右一为继母夏伯根,其余为五个子女)
还记得上世纪1980年8月21日,邓公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并接受采访,轰动了世界,流传甚广。法拉奇在回忆录里记述:“我所采访的世界领导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像邓这样坦率、深入地谈论历史问题。他超越了个人恩怨谈历史问题,是谈得很深的。”当年法拉奇想知道邓公如何给自己一生的是非功过打分,邓公坦然地回答:“主席七三开,我自己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邓公又指着法拉奇的笔说:“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错误,我也有份。不犯错误的人没有。”一席话让在座的人对这位襟怀坦荡,虚怀若谷的老人肃然起敬,也为后世留下了这位世纪老人最为真实的一幕历史瞬间。其实我们都知道,从1950年算起,至1966年文革浩劫滥觞,历次“运动”及人物大事件,几乎都与他有关,因为他即是执行人,也是操盘手。(邓公晚年与家人合影,右一大妹邓先芙,右二继母夏伯根,右三大女邓林,右四夫人卓琳,左一小女邓榕)
千禧年后,我借回国问学空暇,几次再去广安,看到那里的地理地貌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广安县郡已不复存在,留在记忆里的街景已找不回最初。据说1993年7月已设立广安地区,1998年7月撤地设市,地盘扩大了几倍,一座全新都市展现在我的眼前,人称“小珠海”,她的城市肌理陌生而又新鲜,我仿佛感到自己从来就没有读懂过她,我知道那里的一切变迁都是因为邓公故里的缘故,我知道他即是伟人,也是凡人,更非完人,他为中国人民做过的每一件善事,每一件错事都将永远留存于华夏青史,也留存在我辈的记忆里,永不消遁,但更乐意缅怀他在十年文革浩劫之后为改变我们这一代学子命运,为百姓福祉和国家社稷做出的历史贡献。
备注:
拙文初稿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当年邓公故里行的访谈笔记而成。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已过去近四十年,从书笈里翻捡出来,重新参考了不少档案史料,志书及回忆录,以及邓家人和与邓家有过交往的朋友口述历史,充实内容,修订成篇,力图还原一位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邓小平,以此纪念邓公去世120周年(1904-2024)。拙文写作过程中,难免挂一漏万,文字瑕疵,承蒙诸君指谬,惠予鼓励,谨此鸣谢!
2024年10月30日晚修订于加拿大温哥华枫树岭
图片:
来源作者及网络
桑宜川专辑:
(可上下滑动浏览)
桑宜川|中国孤儿之母,英国传教士艾伟德轶事
桑宜川|中国弃婴在加拿大的美好人生
桑宜川|钢琴家是怎样炼成的
桑宜川|三亚漫话
桑宜川|致敬金庸诞辰百年(1924-2024)
桑宜川|往事微痕:程树人的聂耳雕像漫话
桑宜川|长眠在加拿大的一位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纪略
桑宜川|走进门罗书店
桑宜川|严歌苓的新著《米拉蒂》读后感
桑宜川|往事微痕:八十年代初的高考阅卷忆往
桑宜川|1901年,一个加拿大年轻女性,来四川自贡竟然是为
桑宜川|抗战风云:川军出川抗日将领王缵绪父子事略
桑宜川|我家邻居戴先生
桑宜川|往事微痕:成都科技大学外语系忆旧
桑宜川|国立四川大学校长官邸今何在
桑宜川|孙中山的元配夫人和如夫人
桑宜川|缅怀志愿军总司令在四川三线建设的岁月
桑宜川|朱德与六位妻子的故事
桑宜川|四川大学百二十年校庆杂忆
桑宜川|藏地人文:阿觉师傅的故事
桑宜川|往事微痕:四川大学校园里的那丛芭蕉树轶事
桑宜川|往事微痕——消失的首都机场壁画
桑宜川|新编川剧《卧虎令》观后走笔—— 从董宣想到了海瑞
桑宜川|冬妮娅, 真的好想你
桑宜川|韩素音, 20世纪的文学传奇
桑宜川|早期中共 总书记瞿秋白与他的绝笔《多余的话》
桑宜川|纪念阿尔文·汉密尔顿,一位帮助过中国的加拿大朋友
桑宜川|试论胡适对佛学研究的贡献
桑宜川|四川师大与戈申学院的交流项目缘起
桑宜川|四川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溯源
桑宜川|纽约法拉盛的校友情
桑宜川|河南电抱鸡之历史咏叹调
桑宜川|贲园,老成都的百年藏书楼(下篇)
桑宜川|贲园,老成都的百年藏书楼(上篇)
桑宜川|寻访上海四明邨的民国遗韵
桑宜川|上海四明邨的周建人家事
桑宜川|聆听民国骁将胡宗南之女侃父亲
桑宜川|揭开尘封的历史——陈独秀客死四川江津的民间记忆
桑宜川|那座城,那碗面——宜宾燃面的前世今生
桑宜川|漫谈民国时期的成都青楼
桑宜川|那年那月------ 赠开伦学兄
桑宜川|辛亥革命元老,川军将领熊克武纪事
桑宜川|1901年,一个加拿大年轻女性,来四川自贡竟然是为……
桑宜川|石经寺钟声 ----龙泉山佛门探秘
桑宜川 ——
加拿大华裔历史文化学者,枫叶出版社社长。
商务合作及投稿请加微信号:sczgch03
【版权声明】图文及视听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会第一时间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
号立场。
传播信息,请点
分享
和
在
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gxODUxNw==&mid=2247524960&idx=1&sn=378f8a972d2b432c940934f4b250bfb0
南湖雅集
【南湖雅集】 音乐 文学 信仰 历史 掌故 书画 阅读 影视 摄影 美食 手作 收藏 远足
最新文章
桑宜川|抗战时期四川灌县空军幼年学校纪略
桑宜川|往事微痕:白求恩之前赴华的加拿大医生
桑宜川|邓小平家世纪略
桑宜川|中国孤儿之母,英国传教士艾伟德轶事
石毓智:中国人非常聪明,为什么很少得诺贝尔奖?
林语堂: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
汉民族为何没有史诗?
日本诺奖得主:我根本不配拿诺贝尔奖
马国川:日本的真正崛起,从清洗“爱国贼”开始
遇事不决问英国!英国做对了历史上所有的选择题!
斩获多个奖项,这位中国作家会进入诺奖视野吗?
尤努斯将如何领导孟加拉国临时政府?这篇10年前的访谈或许有答案
天下未乱蜀先乱:寻找被堙没的四川“袍哥”
刘军宁:谈谈集体主义的谬误
张鸣:辛亥革命背后的5大拐点,历史差点改写
景凯旋:在权力失范的地方,道德也会失范
诺奖得主: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
萧功秦:绝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火烧圆明园,却很少知道原因是清帝下旨斩杀来使……
15位高颜值西方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龚和忠 | 孙柏蔚老师的逆向选择
残雪:摧毁我们的天才的,是我们的文化
杨源|贡井之名的由来浅析
托马斯·潘恩:《常识》全文
科技不是第一生产力,自由才是!
易明昇|盐井河(第三章)
桑宜川|中国弃婴在加拿大的美好人生
易明昇|乡村(外二首)
易明昇|盐井河(第二章)
郑云天|淡泊名利惟奉献——读令丁《闲云潭影》有感
体荷|两支钢笔
易明昇|盐井河(第一章)
曾能恕|知青岁月:白酒换食油的故事
陈茂君|自贡“好吃”民风(下)——自贡民俗风情之二十三
熊发学|“瓢诗”移情 (龙门阵之二十六)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陈茂君|自贡“好吃”民风(中)——自贡民俗风情之二十二
熊发学|“国光”口琴 (龙门阵之二十五)
陈茂君|自贡“好吃”民风(上)——自贡民俗风情之二十一
熊发学|洞 箫(龙门阵之二十四)
易明昇|不确定(外二首)
欧阳辉|李庄白肉
陈茂君|做生——自贡民俗风情之二十
熊发学|野餐(龙门阵之二十三)
陈茂君|讨口彩——自贡民俗风情之十九
熊发学| 泡 茶(龙门阵之二十二)
陈茂君| “龟儿子”脏话始于元代还是清代?——自贡民俗风情之十八
熊发学|秀 姐(龙门阵之二十一)
巨婴渴望强权,强权呼应巨婴
陈茂君|自贡盐场烟民多——自贡民俗风情之十七
熊发学|岁 月(龙门阵之二十)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