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餐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餐饮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口味比拼,升级到品牌文化的较量。单纯依靠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已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体验需求。文化的竞争将成为餐饮企业新一轮竞争的重点。餐饮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是当下餐饮人需要思考的破局问题。
文化如无形的香料,赋予了餐厅生命
01—— 文化赋能的主要误区
餐饮企业的文化误区:
一、餐厅只要把菜和服务做好了,文不文化真没关系?
二、餐厅的挂几张名人字画,把包房起个好名字,文化就有了?
三、文化太高深,和餐饮企业没什么直接关系?
四、餐厅能赚钱才是王道,文化不能当饭吃?
五、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和歌曲?
这些都是部分餐饮人没有长远思考,对文化赋能的偏见和误解。新荣记的创始人张勇曾说他不担心企业赚不赚钱,只担心新荣记的牌子不值钱时,新荣记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一种品牌文化的思维。虽然文化赋能对餐厅来说不能立竿见影,但企业想要走远走好,没有文化的支撑,可能不仅走不稳,也走不远。一个餐厅的环境、菜品、服务只是外在的条件,而文化对企业来讲,才是丰富、温暖、有趣的内在灵魂。能让企业生存的是能力,产品和服务。而让企业进步的,更有价值的是文化。餐厅文化赋能是打造独特餐饮体验的必由之路。这或许是当下众多餐饮企业走出困境的抓手和方向。
有人说文化像空气,抓不着,看不到,但无处不在;有人说文化像一条流淌的河,生生不息;有人说文化像强力胶,将不同的个体和群体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有人说文化像洋葱,外层是文化的现象,中间层是价值观,核心层是权利和平等的观念。
风尚是文化的粗浅形态,但是只是文化的表层,就像我们曾经流行过的喇叭裤和流行菜一样,虽然风靡一时,来得快去的也快,因为它缺乏文化的根基。只有那些流行过后,能沉淀下来并传承的风俗,成为共同的价值观的时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文化。
对文化的基本含义,学术界对余秋雨先生阐述的观点持高度的认同:“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春节就是中国人长期的习俗认同,共同认知形成的集体人格,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包含了我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了解了文化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把握文化的特征和形态,也不难理解很多餐饮企业把使命、愿景、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关键在精准发力,久久为功。用文化为企业赋能,为美食赋魂,已经成为一代有为餐饮人的共识。
03 ——文化赋能有效的路径方法
赋能可以理解为赋予,能可以理解为能力,简单的来看就是赋予能力。文化赋能是提升文化的实力的一种表现,将文化精髓与各种经营元素和活动融合,让文化有了时代感。
1、设计主题提升餐厅品牌辨识度
确定文化主题,让餐厅成为故事的讲述者。主题设计,选取具有广泛认知度和情感共鸣的文化主题。与餐厅定位、菜品风格紧密结合,确保一致性。如中国光谷的云庭荟餐厅,云船成为最醒目的标识。餐厅以从内到外的船元素巧妙设计的《船说故事》,讲述着梦想和船的故事来主打的云庭荟文化。
青山的颐小满餐厅,主打小满花开,蝴蝶自来的小满文化,并辅佐以五音、五行、五味的传统文化,餐厅的主题突出。
艳阳天以“楚文化美食剧场”为主题的餐厅,通过装修设计、情景打造,沉浸参与,菜品创新、服务流程等全方位融入文化元素,让顾客仿佛穿越时空,体验到古代的风土人情。这种体验感,是单纯提供美食所无法比拟的。在“千店一面”的餐饮市场中,文化赋能为餐厅注入了独一无二的“灵魂”。文化元素的融入,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体验到不同文化的魅力,这种独特性是其他竞争者难以复制的。这些都已鲜明的文化特色,有效吸引目标客群,形成独特品牌识别。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具有文化价值的餐饮体验支付溢价。2、以文化活动增强顾客情感连接
餐厅的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寄托。文化赋能,能让餐饮企业与顾客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餐厅要定期举办年轻人喜欢的与主题相关的文化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主题活动如艺术展、传统节日的庆典、音乐会、露营过端午、手工DIY、运动竞技等等,这些都能增加顾客参与感,提升餐厅知名度。有资料表明,文化活动期间客流量明显增加,食客在情感上和品牌产生共鸣,增强顾客的忠诚度。同时很好的提升社交媒体曝光率。
文化赋能不仅能够吸引顾客,更能够提升餐厅的品牌价值。
我们要通过讲述品牌背后的故事,如创始人经历、挖掘菜品历史渊源,做好故事的收集和整理,对故事进行再创作。
如武昌鱼的名气和故事是分不开的。毛泽东主席的一首:“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句而让武昌鱼名闻遐迩。而在此基础上的不断改良,又让武昌鱼与时俱进,好吃不断。
黄州的东坡肉,是伴随着苏东坡那首:“少着水,慢着火,火候足时它自美。”的诗句而流传千年的。湖北的美味很多,而讲好其中的故事,是餐厅文化赋能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和传承。
品牌故事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顾客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会强化顾客对餐厅的好感和美誉,进入产生一种持久的,深刻的品牌识别与记忆,最终让顾客成为了品牌的粉丝。这就是为什么也许是同样味道出品的武昌鱼,食客去大渔歌武昌鱼艺术餐厅的居多;而吃鮰鱼则是在鮰归餐厅的居多;获得黑珍珠餐厅的喜舍,顾客的热度增加不少,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一个餐厅品牌的文化是多方面构建的,需要我们细心打磨。餐厅文化赋能的目的就是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记忆,让品牌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进入消费者的心中。也为餐厅未来的盈利赋能,创造更多无限的可能。
文化赋能激发了餐厅的创新精神,促使餐饮业从单一的美食提供者,转型为文化与美食的融合者。这种跨界创新,不仅满足了顾客对新奇体验的追求,更推动了餐饮业的持续发展。菜品,无疑是文化赋能的最直接体现。它们不仅仅是食材的堆砌,更是文化的载体。一道道融合了地方特色的菜品,就像是一首首无字的诗,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这是我们对待菜品研发的基本态度。我们要将文化元素融入菜品设计之中,注重地方特色菜品的开发,加大对时令食材的文化融入,做好节日特色菜品的额推广。文化让我们在探索美食未知的道路上,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
餐饮行业任何一个菜系,菜系背后的品类,都有其自身独有的产品文化,产品精神。
如璞·新潮楚菜餐厅的“挑战无极限刀工无骨鲫鱼粥”,让传统鱼鲜刺多的小心变成了酣畅淋漓的享受。楚宴天下餐厅的“藏头诗酸奶”甜品,增强菜品的观赏性和话题性。注重菜品原创的水樂棠餐厅的“柠香黄滩酱三文鱼”让人感受到湖北地标食材创新的魅力。而丹青宴的“君子菜烩鱼翅”几种不同的苦瓜融合让传统的鱼翅焕发了创意的味道。文化赋能还能够激发菜品创新,提升顾客的餐饮体验。将文化元素融入菜品设计,不仅能够满足顾客的味蕾,更能够触动他们的情感。
菜品的创新,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探索,它让餐厅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实验室。
5、注重文化差异,打造差异化竞争
文化赋能能够帮助餐厅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打造差异化竞争,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现特定文化,餐厅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避免陷入同质化的竞争。餐厅不仅要在空间设计上、装饰艺术上体现自身的文化体验,还要定期更新设计元素,保持新鲜感,形成差异化。而且我们还要在菜系品类延伸而来的民俗文化、用餐礼仪,奇闻典故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武汉的热干面为什么代表武汉人的性格?湖北人为什么喜欢喝藕汤?让很多外地人感觉很新奇很有意思。就像川菜中的老妈兔头、老妈蹄花、钟水饺、龙抄手,每一个单品菜品背后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样,湖北的名点名菜的热干面、洪山菜薹、应山滑肉等等,同样有着有趣有味的故事。如果能在餐厅中以巧妙有趣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很好地传播品牌。
6、关注文化创新,用互联网提升高度
为餐厅文化赋能,可以通过创造互动和沉浸式的用户体验来实现。开发一个动态时间线或滚动故事板,使用JavaScript和HTML5或SVG元素展示餐厅的历史、特色菜品的起源故事。可以利用WebVR或A-Frame框架创建一个虚拟现实环境,让顾客在线上游览餐厅内部。使用AR,顾客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菜单,查看菜品的3D模型和制作过程。这些策略和方法将帮助提升餐厅的在线体验,通过技术讲述其文化故事,吸引顾客并加深他们对餐厅文化的理解。文化赋能对于餐厅而言,它不仅提升了餐厅的竞争力,丰富了顾客的用餐体验,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是餐厅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在未来的餐饮业,文化赋能将成为餐厅的核心竞争力,引领着美食与文化的双重盛宴。餐厅的文化赋能是一个综合和系统的工程。以上谈到的是文化赋能的路径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仅是菜品和服务的文化赋能的开发和设计就有很多子系统去打磨。其他也还有许多配套和相关工作要做。比如员工形象和文化的融合,员工服务的文化培训等。我们要对员工进行文化培训,使其能向顾客讲述餐厅文化,提升服务体验。培训员工,确保其理解文化主题,提升服务水平。如此同时要在餐厅的主题风格上,要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设置艺术作品展示区。在环境氛围上,做好背景音乐选择,设置好灯光设计与调节。在菜品与菜单上,要进行特色菜品开发,地方特色食材运用,菜品故事与文化背景。菜单设计上要有艺术化菜单封面,将文化故事融入菜品描述。聘请专业文化顾问,指导活动策划。对餐厅进行文化赋能,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在这里,食客不仅品尝到了美食,更体验到了文化的深度与广度,每一次用餐都成为了一次文化的探索与发现。通过精准的文化主题定位、创意的文化活动策划以及深入的文化故事营销,餐厅能够实现文化与商业的完美融合,开创餐饮文化新纪元。只要餐饮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食。文化就会让餐厅更有品味,让美食更有味道。文化也会在舌尖绽放,让灵魂在美食中得到滋养。餐饮人也终将迎来面朝大海的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李继强 武汉市作家协会美食作家,美食博主,烹饪高级技师,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江汉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出版有《吃的智慧》和《食见生活》美食文化畅销书。
-END-
投稿&反馈邮箱:4128198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