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网络梗,正在侵蚀这代孩子的大脑

文摘   2024-10-22 07:31   北京  

“你吃什么?过来看看。”

“不用看,我就吃只因。”

这是朋友告诉我的她和八岁的儿子外出点餐的一个小“趣闻”。家有学龄娃的家长应该能破译她儿子想吃什么。

《少年派2》剧照
朋友一开始提到“只因”时,我以为是某家速食店、甜品店的新品。搜索后才知道,原来这个词大有来头:“只因”是一个网络梗,出自一位流量明星的歌曲《只因你太美》,其中的歌词“只因你太美”他唱起来很像 “鸡你太美”,后来这个梗慢慢流传开来,“只因”就变成了“鸡”的指代。现在,许多网友、小朋友在提到“鸡”时,都喜欢用“只因”代替。

2013年以后出生的孩子被称为阿尔法一代(Generation Alpha)。这个世代的孩子赶上了智能手机、社交媒体、5G网络的迅猛发展,在国内被称为“5G儿童”。5G很好,但成长于5G之下的孩子们张口就来的网络梗让家长和老师们忧心忡忡。

家长:这次小测验结果怎么样?

孩子:芭比Q了!(没考好,完蛋了)

家长:写字坐直了,腰挺起来。

孩子:啊对对对!(好的)

《欢乐家长群》剧照
小区院子里,几个小孩一起玩,“老6”络绎不绝——大家互飙“你个老6,你个老6”“你才是个老6!”(“老6”原来是指游戏中水平高超、如隐形人一般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感觉,在现实中逐渐演变成“喜欢玩阴险手段的人”,小学生们互呛时,就说对方是“老6”)

我的大学好友在小学当老师多年,我问她现在的学生真的是满嘴网络梗吗?她说,作为一名教龄超过10年的老教师,按道理自己越资深、教学应该越游刃有余。但这些年带的学生越年轻,她只会越觉得自己心累。

早些年当老师,学生们还能好好“说人话”,现在,她不仅要吃透课标里的知识内容,还要额外花时间去了解学生们的流行语和暗语,才能知道搞清楚这些小家伙到底想干嘛。不然,全班同学突然一起“电摇”,你以为他们是在跳舞、搞笑,殊不知那是在集体嘲笑你。(“电摇”是一种简易的“舞姿”,当事人做出这套动作时在表达嘲讽)。

《树上有个好地方》剧照
更让家长和老师们担心的是,这些网络梗不仅成为孩子日常交流的口语,还出现在了书面文字里。大学同学是四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她说,早些年孩子们写作文时还像正常学生一样,会用成语、古诗词、歇后语、引用名人名言。现在,一篇作文里出现网络梗的比例越来越高。学生们表示自己无语、厌烦的情绪,不会写“无可奈何”“不胜其烦”,而是用“我真的栓Q”;表示自己的恐惧和不安,不会用“心惊胆战”“忐忑不安”,而是要写“慌得一批”;名人名言的引用直接变成了流行歌词摘抄: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

寒窗苦读十几载,结果,流行梗一响、父母白养,网站一开、老师全哀。

《底线》剧照
而且“网络梗”不分国界的,虽然语言和文化不同,但不影响国外长大的5G儿童们也喜欢说网络梗。

我8岁的儿子一天到晚把Oh my sigma挂在嘴边(Sigma是个网络词,这个句子用来表示震惊或开心,代替good、cool);他说自己最好的朋友是my twin;我说,你能不能在15分钟内把作业写完,他回复我“you’re delulu”(“Delulu” 是“delusional” 的网络用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过于自信的想法)。之前还闹过笑话。他第一次和我说Delulu时,我纠正儿子那是lululemon,还问娃你怎么知道这个牌子?后来才明白“小丑竟是我自己。”

儿子口中的这些网络梗,多数也是油管的视频博主和短视频博主发明带火的。真是“短视频底下无新事”。

《超级学校霸王》剧照
作为一名80后家长,我相信每一代人有自己的“社交语言”。80后痴迷武侠、言情和游戏厅里的《街头霸王》,会把游戏里的“阿都根”“耗油根”配上动作挂在嘴边;90后迷恋过“青春疼痛文学”,会把悲伤逆流成河”愿我的青春,能被温柔以待”这样的句子写在自己的QQ空间日志里;00后对二次元和电竞文化着迷,会把“打call”(应援)、“开黑”(组队打游戏)、“躺赢”(在游戏中表现一般但队友强大而获胜)这样的“专业词汇”生活化,让它们成为自己的日常用语。

其实,不止每代人有自己的社交语言,每个圈子也有属于自己的“行话”。对于家有学龄娃的家长来说,“自鸡” “荤鸡”“素鸡”“天牛”“人工牛” “普娃”“学酥”“学渣”这些词大家不会陌生,家长们不仅自己日常会说,海量的育儿文章里也经常出现。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对“UGC”“闭环”“长尾”“优化”“对齐颗粒度”这些词如雷贯耳。

《年会不能停》剧照
我曾在“宇宙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她们公司给产品大面积铺广告,你得说“全链路深度营销,矩阵式打法”;她做的方案领导点评时几乎不用“亮点”“优势”和“问题”这样大众化的词语,而是会连环提问:你的方案底层逻辑是什么?顶层设计在哪里?最终交付价值是什么?过程的抓手在哪里?如何保证结果闭环?追求的就是人在大厂、不说“人话”。

即使脱离社会和职业身份,在5G+智能手机的辐射下,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谁还没用过曾经一时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 “蓝瘦香菇”“吓死宝宝了”“喜大普奔”?谁没有把正当红的“草台班子”“牛马”“city不city”“偷感”这些网络梗用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甚至像“亲”“么么哒”“爱你呦”“铁子”这样的词语已经脱离了网络梗的范畴,它们不会被网络梗的后浪们淹没和淘汰,而是已经“飞升”成为大众日常通俗用语,永久地成为我们沟通交流中的一环。

《小夫妻》剧照
但为什么到了5G儿童这一代,家长们对孩子满嘴的网络梗尤为担心?究其所有,还是因为现在的5G孩子网络梗的数量和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较之过去相比,不是一个量级。

今年上半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著作The Anxious Generation(《焦虑的世代》)里就讨论了“手机儿童”(phone-based childhood)存在的隐患。

作者乔纳森·海特是纽约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发现Z世代(1997-2012年出生的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期阶段恰恰和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的诞生吻合: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带有前置摄像头,方便用户拍摄自己的照片和视频;2012年,基于智能手机和自拍的社交媒体生态开始出现;接着是发展越来越迅猛和强大的滤镜和编辑软件,使社交媒体生态变得更加诱人。

《欢乐家长群》剧照
自从2010年智能手机高速发展后,当我们把智能手机交到孩子手中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高速互联网让他们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各类智能设备轻松接入;社交媒体依据心理学研究精心设计,以提高用户黏性为主要目标;青少年与成年人共享同一个开放的网络空间,充斥着随意的评论、攻击和比较;令人上瘾的网络游戏通过精心设置,不断刺激多巴胺分泌;前所未有的海量视频内容也随时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而2013年后出生的Alpha一代,他们从诞生伊始就被浸泡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很多孩子的童年和社交生活,就被困囿在方寸大小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里。因此,作者直言:从2010年至2015年间,“以手机为基础的童年”宣告诞生,它标志着“以玩耍为基础的童年”的终结。

《玫瑰的故事》剧照
当孩子的“玩伴”只剩下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后玩耍的项目也只剩下刷手机和打游戏,早期那种在玩乐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必然会受到冲击,孩子语言能力退化是显著的事实。我九岁的侄子在表达极度兴奋或者敬佩时,会说“泰裤辣”,有时还会加个“炸裂”在后面。如今一些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很难通过完整的长句进行清晰交流,他们的沟通大多由网络短词组+某个语气助词+去声组成。

除此之外,当智能手机上成为孩子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载体时,网络聊天中习惯使用的缩写、表情符号或者简单的回应,这种交流方式缺乏深度和复杂性,简化的语言表达限制了孩子学习用更复杂的句子、丰富的词汇来进行思考和表达,会取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有的详细描述和情感表达。

《小舍得》剧照
有一次,我在排队时,听到一位妈妈和女儿的对话。女儿看上去读小学三、四年级,正在和妈妈抱怨同桌。

女儿:“xxx真的特别下头。”

妈妈:“他怎么下头了?”

女儿:“说不上来,就感觉他不是个精神小伙儿。”

这也是为什么这届父母对孩子的网络梗尤为担心的缘故:因为无论是我们曾经痴迷的武侠、言情还是青春疼痛文学,它们多数都是以白纸黑字的方式被我们投入感情、带着想法去阅读、见证,你可以怀疑它的价值观,但不能否认不少作品在遣词造句方面是用了心思的。而且,在没有智能手机和社交平台的当时,它们能扩散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负面影响很难大面积辐射。

《学区房72小时》剧照

但5G儿童不是如此,他们现在使用的梗直白到粗陋,在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加持”下,这种大面积辐射的粗陋是源源不断影响着孩子。乔纳森·海特将这些对孩子持续的负面影响归结为四种伤害:注意力崩坏,社交剥夺,睡眠剥夺,成瘾。为此,他在书中提出了四条建议:

第一,孩子在14岁之前不要拥有智能手机;

第二,孩子在16岁之前不要开通个人社交媒体账号;

第三,孩子在校内(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应当禁止使用手机;

第四,家庭和学校要为孩子提供更多在现实世界中自由玩耍的时间、空间和选择。

《疯狂熊孩子》剧照
作为一名家有8岁男孩的妈妈,我能共情乔纳森·海特。他6岁的女儿和我8岁的儿子一样,每天都对手机、iPad念念不忘。我儿子为了第一时间看喜欢的游戏视频,周六早上六点多就会从床上爬起来,不刷牙、不吃早饭、甚至愿意憋着尿。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乔纳森·海特说起女儿求他把iPad强行拿走吧,否则她的眼睛根本离不开时的焦虑和担心。

可我们的孩子将来又必然是一位数字公民,他们的生活、工作、社交、休闲必然与网络、手机和形形色色的App深度捆绑。这也是未来数字公民的父母在育儿中要攻破的难题:如何让孩子在高度数字化社会中自洽,能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公民。就像你无法在满嘴网络梗的孩子和他的社交圈之间竖起一个密不透风的屏障,唯有锲而不舍的理解、沟通、指导、教育才能走好这根钢丝。只是想要走稳这根钢丝,仅凭万千父母一己之力,是难以对抗利益驱动下技术发展的洪流的。


《少年新知》是《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的原创青少年杂志,我们的自我定位是人文思维启蒙。我们希望这本杂志能够陪伴青少年一起直面真实复杂的世界,让他们意识到,看待世界不是只有一种方法。

自2020年6月创刊,《少年新知》已经推出42期杂志。我们的主题涉及时间、魔法、友谊、家庭、偶像、未知、运动、冬日、海洋、倾听与表达、网络生存、像侦探一样思考、历史、成长的烦恼、微观世界、写作实验室、清单、博物馆、爱情、野外、情绪、音乐、美食、建筑、物理、秋日、漫画、流行、故事、社团、身体、AI、南北朝、游戏、古生物、语文等。

许多愿意为青少年写作和绘画的成年人加入了这本杂志的创作。科学、游戏、哲学、文学、心理学、艺术专栏的创作者不断地输送着前沿的研究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试图回应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困惑。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少年新知》订阅

三联少年新知
《少年新知》官方公众号。每个孩子天生拥有成为独一无二个体的潜能,愿他们都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