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暾】并非遥远的乡路

文摘   2024-10-19 00:01   云南  

年逾古稀的我已经走过了很多路,有小路,有便道,有坦途;有窄巷子,有宽街道,有大广场;有草坪夹道,有鹅卵石路,有彩花石板路;有崎岖山路,也有柏油公路,更有康庄大道……可是,使我终身铭记在心的还是那幼时回往家乡的漫长曲折平凡的土路。

父亲母亲和我们

我的父母在解放初期奉命离开家乡调往异乡工作,我们儿女也随往离乡求学就读。可是,父母家乡情结长久难以释怀,因工作事务父母不能随时回乡探亲。于是,每当学期放假,我们儿女就相约回乡相聚,以了父母回乡思亲之愿。

我们兄弟姐妹

我出生的家乡是属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边界云鹤县城,而我就读学校属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县府,从我就读之地到我出生之所,步行需要整整一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两地之间似乎尚未通汽车,平坝子里会有双驾或三驾的马车奔行,而山区丛林中只能靠两条腿来回行走。

每逢放假启程,我们一大早天刚蒙蒙发亮就从丽江古镇跟着几位乡邻长者踏上征程。

丽江古城大石桥

大家一路紧赶慢赶,经过田坝子好长一段路,进入了漾弓江畔,跨过了漾弓大木桥,走进了蛇山丛林区。我印象最深的是蛇山之巅高高屹立的那座白塔,幼时熟谙纳西话的我称其纳译汉近音为“礅峨塔”。每当我们回乡走到塔旁,朝阳金光照耀的整座高塔似乎预示着欢迎我们顺利回乡的吉祥祝福;每当我们返途经过塔边,夕阳点缀的塔尖似乎鼓励已经行走一天疲惫的我们继续坚持平安,回到第二故乡敬爱的父母身边。

“礅峨塔”
(Yvette1916年拍摄,夫巴提供)
行走在蛇山丛林里很是一种乐趣。时而沿着崎岖小路盘旋而上,时而顺着山水冲刷的沟道疾步而下。身旁满是郁郁葱葱的松林灌木,眼前尽是不知名的花卉草木,令人目不暇接;耳畔不断回荡着呼呼的林涛声和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仿佛置身于伴有交响乐曲的天籁之音自然王国,令人心旷神怡,丝毫不觉旅途之疲累。
我们一路说笑,一路赏景,一边小憩,一边零食,不知不觉,已经翻过了俗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坡隘口,进入了两县相接的七河地界,慢慢踏上家乡故土。
说来也怪,越临近家乡理应越加轻松愉快,甚而快步如飞。也许是路途漫长,我们又年幼体弱之故;或许是眼前全是千篇一律的平坝土路,再无忽上忽下的跌宕起伏感。此时的我们似乎双腿灌满了沉重的铅块一样,有所寸步难迈了。
有时天降大福,幸运的我们会在家乡的田边土路上碰上好心的驾马车师傅,送上幼小的我们一程路。即使是短短的一小程路,对于已迈不开腿的我们来说,已经是感恩不尽的很大的恩赐了。

记得有一次,刚坐上马车的我顿觉肚疼不已,只好下车跑到干涸的小河沟里蹲下多时,回到路上,只见驾车的师傅和满车的人都善意地朝我微笑着,一股乡情的暖流溢满我的全身,既尴尬又感激的我低着头坐上马车,语无伦次地回答着大家的安慰,享受着家乡非同寻常的甜味。

鹤庆云鹤楼

太阳西沉,夜幕降临。
终于回到了相恋已久的老家了,见到了思念多时的亲人了,路途的疲惫不堪似乎烟消云散了。接下来,是亲人们的热情款待,亲切问候,相聚就餐,踏青赏景。

那时的我喜欢住西门街后街与年迈花甲的外公同寝,听外公讲授医道,即使听不懂外公的讲授,我还是特喜欢外公的循循善诱的谆谆教诲。特别是每天一早,还在被窝里的我就被外公唤醒背诵《汤头歌诀》。

父亲在丽江黑龙潭得月楼前

我的祖辈是当地知名的世袭高土官,属民族上层;外公祖传中医,“春和堂”医号远近闻名,外公荣幸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古人有姓有名有字,外公所赐我的小名“耀明”,实际就是父亲取名我的学名“暾”的字。父亲作为解放前从事中共地下党工作的离休干部,为我这个出生于新中国诞生后的长子的学名为“暾”,其寓意新中国像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冉冉升起,而我就沐浴着新中国的温暖阳光茁壮成长。我挺喜欢父亲和外公为我命名的名和字,我的名和字既有时代意义又有文化底蕴,更有生我养我的这一方“鹤舞九天、祥瑞喜庆”的深厚浓郁家乡情结。

幼年时的我

这份非家乡莫属的深郁情结一直成为催我勤劬务实、奋勉向上的正能量和内动力。如今我虽已在省城身退仍在发挥余热,想来也是由来已久的家乡情结时时鼓励鞭策的能量动力之故罢了。就像幼时的我回往家乡作为路标的丽江蛇山那座高耸白塔,在那特殊的时代已被人为炸毁消失殆尽,随后取而代之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圆塔。然而,我仍然常常怀念幼时经过高耸白塔所沉淀的家乡故土文化情结,这种怀念就是对家乡对过去的一种诗意的解读和思恋。
记得多年前荣获世界微型诗大奖的《故乡》简言:“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这不正是我所抒发的心意吗?家乡在离别之时更会显得格外美丽亲切,因此家乡的名称就会称作“故乡”。
有人说:故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身心回不去的地方。

故乡遥远吗?我要说故乡并非遥远。故乡就在我的眼前,在我的耳畔,在我的身上,更在我的心中。

甲辰桂月于春城师大和睦居卧书斋

         

 

         

 

【作者简介】李暾,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首届国家督学;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校长、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首届教育功勋奖、省首届中小学名校长、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教师、省实施素质教育十佳教师、省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云师大红河红云园丁奖、昆明市杰出园丁、缅甸云华师范学院优秀院长、优秀伯乐奖等表彰奖励。


执行主编  和志菊

责任编辑  和正钧

图片提供  李   暾

投稿邮箱  704210558@qq.com

                            


 第3446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公众号来源。

关注我们,有纳方大

纳西话賨
努力建设一个融汇不同区域、文化和观念的交流平台,提倡和合共荣,共创共享,唯有团结和合,广纳博取,方可成大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