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网络上过几天就可以看到行政区划调整的文章,全国的,省的,市区的,搞得不亦乐乎。是不是可以搞一个竞赛,让大家都来“地图经济学”一下,都来规划一下中国要设多少直辖市,比赛一下谁的方案最好?
本公众号前个周五那篇说城市排名的文章中提到所谓的“地图经济学”。其实,合并行政区划,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时候也是必要的,也真的能够提升省城的排名。成都是典型了,济南也典型,因而各地都想效仿。这样的经验,应该传到外国去,让世界各国都来学。此且不论。
不过,信奉“地图经济学”的人可能野心更大,调整市县区划似乎小儿科了,他们更想调整的是省市区。一天无所事事后,对着墙上的地图搅尽脑汁,冥思苦想,于是就想出一个个崭新的行政区划方案来。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过不了多久,就有相关方案流传。如今有了自媒体,这样的方案就更多了。诸如把如今34个省一级的行政区公分解为50多个、哪个省要拆开,哪个省的哪个部分要与哪个省的哪个部分合在一起组建一个新省,二三十年来不知炒作了多少次。专家有专家的方案,民科有民科的方案,厉害者画出了新地图,让读者增强印象。以增加直辖市为例,列入过名单的就有大连、青岛、南京、宁波、厦门、深圳、武汉、西安、成都、喀什等十余个,还有合并苏州、无锡和常州设直辖市的,还有把海南改为直辖市的。有人还说要把首都迁到合肥,合肥当然也该直辖了。如果有平台发起一个“中国应该设多少个直辖市”的讨论,那肯定热闹非凡。
影响所及,一些省市区内部的专家和民科也依样画葫芦,要求所在省市区调整行政区划,也给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案。有的问政于政府平台,有的还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义提建议提议案。例如笔者所在的重庆,过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方案在网上流传,有的呼吁撤销直辖市,把四川的广安、达州合并过来,改成川东省;有的信誓旦旦,说有关部门已经同意,要合并主城的渝中、江北、南岸等几个区;还有的说现在的重庆省不像省、市不像市,干脆把渝东北、渝东南丢出去,留下最肥的主城区加渝西片区,不一而足,热热闹闹。打的旗帜都是发展经济,私下里想的或许就是出个风头而已。
还有计划单列城市、副省级城市之类,明明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不仅现在继续排名排队的,据说还要扩容(也有的人说要调整)。于是一些人发帖,狂想哪些城市可能被驱逐,哪些城市可能被纳入,也是闹得一塌糊涂。
信奉“地图经济学”的人可能不知道还有“地图政治学”。事实上,我国现有的省市区是元代就基本确定的。从那时开始,省市区包括其下辖的市区县,划界的依据不仅仅是“山川形便”,更重视的是“犬牙交错”。过分的“山川形便”,当然有利于经济,但很可能造成地方割据,因而还要“犬牙交错”。以陕西为例,陕北、关中、陕南自然条件截然不同,弄到一个省里,有什么好处?特别是陕南的汉中,为什么不划给四川?谁都明白的道理,信奉“地图经济学”的人可能已经忘记了吧?事实上,清末民初新设的那些省,诸如热河、察哈尔、绥远、西康,以及解放初期新设的几大行政区以及诸如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之类省级单位,也是因为政治的原因嘛。中央政权一旦巩固,全部撤销,一切复旧。
当然也有因为经济原因改划的,但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了。设立海南省,设立重庆直辖市,主要是经济原因了(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也只新设了这两个省级区划,其他省市区几乎都没有大的调整)。的确,某些市县一旦改了区划或改了所属被属,或者戴上特区的帽子,经济就腾飞了。但是,那不是因为原来“山川”不“形便”的原因,而是政策。中国经济,特别是宏观经济,本质上还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依靠的往往不是计划(计划没有变化快),而是政策。深圳崛起,靠的不是那个小渔村的“山川”,即使紧靠香港,从1949年到成立特区前那30年为什么没有得到发展?为什么一改革一开放,短短时间里就冒出一个世界级的大城市来?靠的就是政策嘛。某地即使增加或减少了属地,某地即使升格为市为区,某地即使划给了省城,只要政策不改不变,只要长官和长官意志依旧,要改变面貌,也是难上加难。“地图经济学”能有用吗?
也可能有专家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他们想把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通过“地图经济学”,划给政策更优惠的地区,钻的是一个空子而已。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如果跟在后面图热闹,也就有点可笑了。更可笑的是某些城市听说自己要升格为直辖市了,当官的幻想升一级,老百姓私下里自嗨,哪知画饼却不能充饥,可悲乎!事实上,诸如苏州、东莞、佛山这些GDP超越万亿的城市,虽然级别没变,辖区面积没变(东莞下面竟然没有一个区县),发展得那样好,至少从一个方面证明,计划经济那一套是不灵的,政策经济那一套更不是万能的。妄图靠“地图经济学”,靠中央政府用优惠政策来发展,很可能也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厦门、汕头、珠海和深圳同时成为特区,其发展却得比深圳差多了,其中的经验教训难道不值得“地图经济学”家们沉思一下吗?
当然,吃饱了饭没事,盯了半天地图,要自娱自乐,要“指点江山”,要当一回皇帝重新安排自己的属地,也可以。因此,我想,诸如行政区划变革的方案肯定还会继续出现,甚至还会更多更细。如果有空,看一看,听一听,权当复习复习中学的地理课,可能也是一件好耍的事,那就一起来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