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传过来的简谱五线谱不适合于中国戏曲

文摘   曲艺   2024-12-10 08:55   河北  

大家知道,简谱五线谱这种东西,是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


那么,过去中国有没有记录唱腔音乐的谱子呢?也是有的,比如说昆曲,他们用工尺谱来记录老辈艺人们留下的唱腔。


但是到了皮黄梆子时代,“花部”戏曲里的这种工尺谱好像就见得比较少了。


当然也有,比如说梅兰芳访美的时候,音乐家刘天华就为他的唱腔,制作了一些工尺谱,这就是那本著名的《梅兰芳歌曲谱》。当然,《梅兰芳歌曲谱》也是采用的五线谱与刘天华改革的新式工尺谱两种谱式记写,这严格讲还是一种中西结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尺谱。



因此,用谱子大面积的记录皮黄京剧以及地方戏曲的这种情况,过去好像没有,都是49年以后才大量出现的。过去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这其中包括了一个国戏的重要特点,不好处理,那就是流派唱腔的不固定性。


这种特性和后来的样板戏是绝对不一样的,样板戏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在音乐的制作以及要求上,它更多的是西方音乐的那种东西,比如说对音乐唱腔的固定,写到谱子上就不能随便改动,谱子怎么写的伴奏怎么伴奏舞台上演员就怎么唱。


所以,假想如果样板戏有一天真的成了中国戏曲的主流,那么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不会产生流派,因为它的演绎特性就是固定不变的,谱子做出来不允许二次创造,除非作曲人同意修改,艺人在台上不允许私自变唱腔,都是死的。


即使有一千名唱同一唱段儿的演员,也得这样唱,不可能有大的改变。


那么过去老戏是绝对不会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也不会有流派的产生,这是肯定的,流派的区别就是各家有各家的特色,同样一段儿唱;一出戏,各家有各家的唱法演法,不但在一些细节上有区别,甚至有些大的方面都不一样。当然整体的框架以及大的音乐结构还是一样的,不然的话就成了另外一出戏了。


那么为什么不能拿简谱来记录?(当然,这个话题就是讲明一件事情的道理,并不是抬杠,作为对音乐的记录,即使再不完善有总比没有强,希望看文章的人不要过度解读 。)


对于京剧一些流派的唱腔文本上的记录,这里边有这么一种情况,简谱以及五线谱上记录的都是简单的音符,但是它记录不了一些流派名家演唱这段儿唱的时候的这种情感表演出来的细腻的那种东西,在谱子上你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荀慧生先生演《贵妃醉酒》(羽毛扇子)


当然,口传心授可以,比如说荀派以及荀慧生先生的一些唱片,他演唱时候那种黏黏糊糊的感觉,那种若断若续那种慵懒的那种情调,那种不断变换的虚实强弱控制,感觉你根本就写不到谱子里,如果你要是标注乱七八糟的也会没法往下看。


那么同样的一段儿,各名家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所以用简谱以及五线谱记录是根本就不现实的,因为它有很大的变数和没法用文字记录的东西在里头,只有意会不能言传,这一点也是和西方的那些音乐不同的。


中国文化根本讲的就是“意象”二字,不明白这个道理,好多事情你根本就弄不清楚。荀慧生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以有限的腔调去表达繁复错落的感情,绝不是固定乐谱所能概括的!”


他这句话说明白了,为什么乐谱记录不了舞台上艺术家们千变万化的唱腔细节的原因,同样一段唱,艺术家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处理,甚至同一出戏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处理,就更甭说因为嗓音环境,年龄等等原因造成的临时改变唱腔的情况了,名家们会现改唱腔,有时候繁变简,有时候简变繁,唱腔增加或减少。


具体讲,比如说梅先生演一出戏,他觉得今天他嗓子特别好,于是他加了很多的高腔在里头很卖力气,那么获得台下的很多掌声,观众满足他也痛快!


那么过几天,梅先生又觉得今天的嗓子也不太好,身体也不太舒服,所以他就会把有些唱腔简化,甚至长篇的慢板简化成几句摇板代替,这种情况都是有的。


那么你说梅先生演错了吗?他根本就没有错,这就是中国戏的特点之一:“在大的严格程式化内的自由度表演演唱”,这要是谱子记录怎么记?你说哪个对哪个错,你今天记录了梅先生十种演法,他过几天又变了,你还记吗?那以哪个为标准呢?


程砚秋演《红拂传》(身形真美!)


同样情况,程砚秋先生为了防止有人偷戏(比如新艳秋),也会采用一出戏,从唱腔到身段到场面,一会一个样的办法,还是那句话,你说程先生错了吗?当然没有错了。


所以,这就是国戏的一个特点,但这种特点现在很多人并不清楚。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本公众号精选文章:


从程砚秋一张剧照的分析浅说舞台造型美

程派名剧《春闺梦》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到底是怎么演变的?

关于李世芳的断想

昔日被称为京剧第一美男子的李香匀,却还有一顶“霉旦”的桂冠

程砚秋《四郎探母》唱片几句唱词的分析再谈程派唱法

谭鑫培,一位让京剧从壮美到优美的“里程碑”式伶人

学程学张前建议先学学梅

京剧的衰落真的是节奏太慢,程式化的东西太多造成的吗?

京剧大师张君秋说:不是改了好,要往好了改!

谈对梅葆玖先生艺术的粗浅认识

我来说说什么是京剧里的“十三辙”


春梦无痕乱弹聊戏
本公众号主要是我个人聊戏,聊京剧,聊艺术的一个平台,辅助转发其他人的文章做参考,大家共同研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