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都是相通的,文章讲起承转合,绘画构图亦是如此,书法也是如此。比如楷书的横画,入锋、行笔、回锋。其实,我们如果既学习书法,又学习京剧的演唱,你就会发现,其实京剧的唱腔也是这样的。
梅派艺术的主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携相融的。梅先生的唱更是如同书法中的楷书笔画一样,比较接近于赵体的自然天成,优雅大气。每字如此,每句亦是。他的落音如同楷书的顿笔回锋一样,有放有收,但绝不刻意和做作。
对于京剧旦角的行腔落音,各大流派唱法不同,处理方法也很不同。梅派唱腔“中和大气”,在尾音的唱法上怎样体现呢?我觉得首先要自然,不能让人家觉得尾音生硬,像另加上去的一样,并且要大气,个人体会“悠扬”是它应该体现的感觉。
梅派的尾音收尾要“悠扬顿下”,如同楷书的收笔,不能重了,重就拙了;笨了,也不能轻了,轻就飘了;浮了。尾音的腔不能长了,长了就把腔搅了;也不能短了,短了如同没有收尾,有始无终。
“恰到好处”是很难做到,但就是这个标准,我们学习者也要以这个标准去修正和要求自己。梅派好象初学入门简单,可他的尺寸非常严密,差一点也不是那么回事。著名梅派琴师姜风山先生说:“梅派唱是‘官中腔,私房唱’。”说得很中肯。
那么我们再说说程派的尾音。程腔的尾音是有力度的顿下,如同楷书中颜真卿的横画收尾。我们讲程派的尾音,其实,程派对收音是有好多说法和讲究的,不能死板的认为是固定下来的那样的方式。并且,大的收音,以及尾音怎么样处理,程派全部都有独到之处和很多细节上的说道。
程砚秋先生有一段讲解唱段的珍贵录音,他在讲解时特别强调收音的重要性,他说:“有人唱我这个腔吧,主要的是什么呢,主要就是在最后,这个腔完了之后,那个气呀还要拖着它,好像那个气不让它掉下来,因为你前边哪,好像唱了很多了,绕了好多的弯啊,结果是最后那一点是最要紧的,那个地方你要托不住它,这个气呀,好像不充实了,好像这个后音尾音塌下来了,唱我这腔就不好了(没唱好的意思)”。
这个讲话程先生强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唱时候收音的原则,那就是,唱到尾部气息要充足,收音要到位,并且有力度,音不能掉下来,可见尾音的收法,在唱腔所占的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我们谈论梅程两位大师唱腔的收音,尾音,他们的收音尾音如同他们的唱腔一样各具特点,如春兰秋菊,争奇斗艳,各具风采。
梅程的东西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梅讲“平和中庸”像儒家,程讲“阴阳相悖,统一和谐”像道家。
那么另外一位旦角大师,张君秋先生的唱就如同行书,收尾音的时候,往往不特别强调,也有很轻的顿一下的,有些学张派的人像砍砸一样的收音,是没有理解和学习好张先生的唱腔艺术。他的唱起伏灵动,很像行书的写法,尾音的收音行腔方式也和其他大家都不同,别具个人特色。
上面我肤浅地说了一下京剧旦角几大流派对唱腔尾音的处理,好多人唱戏不重视对尾音的学习和运用,其实他们大错特错了,中国人历来讲“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同样,唱腔的处理上,尾音如果唱不好,无论你前面唱的如何好,这段唱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肯定的。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