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未期,2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引爆,第一次让世人见识到了核裂变的巨大威力。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露事故等,加剧了民众的核恐慌。
新闻媒体大幅报道核辐射的破坏力及核污染的长期影响,加之大众缺乏基本辐射科普教育,让社会公众甚至是医务人员对核辐射的恐惧心理达到了谈“核”色变的地步,以至于对核医学也有了嫌隙。
目前医院的核医学科已是常设科室,核医学检查也已成为一种重要检查手段。
核医学常用的药物(如PET/CT用的18F-FDG 、骨扫描用的99mTc-MDP)和治疗(如分化型甲状腺癌用的131I-NaI)都属于放射性核素,利用放射性核素是核医学最重要的特点。
客观地说,辐射作用于生物体后会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但是否只要受到辐射照射就会产生损伤效应呢?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核医学科的医生也经常需要回答其他临床科室提出的疑虑。
现在,让我们用数据来回答大家:18F-FDG的物理半衰期约为109.8分钟,99mTc-MDP的物理半衰期约为6小时,加上经尿液等排出,18F-FDG 的有效半减期约1小时,99mTc-MDP的有效半减期约2~3小时。经过5个有效半减期后,放射性活度已经降低为原来的3%左右,10个有效半衰期后降低为原来的0.1%左右,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做18F-FDG PET/CT和 99mTc-MDP骨扫描的病人,经从注射药物起,分别在10小时和24小时之后身上的辐射就基本上消失。
此外,注射显像剂后相对较高的辐射剂量在患者周围0.5米以内,通过检测计算发现,在给予99mTc-MDP注射后15分钟,接触者在0.5米内,要达到公众允许接受的1mSv年剂量当量限值,需要累计接触11.5小时,若按照每接触一个患者5分钟计算,非放射性医护人员需要在1年内接受138例这样的患者才会达到公众的规定限值。即使与刚做完PET/CT的患者在1米处交谈,需要接触3天左右才可能达到个人剂量限值1mSv;在2米处交谈,需要超过8天才能超过个人剂量限值。
以上的研究数据表明,核医学检查对非放射工作医护人员是相对安全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进行核医学相关检查和治疗的时候,也会严格遵守辐射实践的正当性和辐射防护的最优化,也就是说核医学的检查和治疗给受检者或患者的获益远远大于损伤,同时也不会对周围人员造成辐射损害。
当然我们反对体内存有放射性药物的病人在非核医学科室逗留,核医学科必须加强管理,设立病人滞留空间和必须的专用厕所等,建议病人体内放射性药物活度在低于标准值25μGy之前不要离开等举措。同时也要加强对非放射性医护人员的宣传,介绍相关的辐射防护知识,消除他们对辐射的恐惧,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尽量保持与患者1米以上的距离,同时合理缩短近距离操作时间。
核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努力用自己的实力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也在让大众了解并接受的道路上奋力拼搏。特别是医务人员,要做到正确认识核医学,不传谣,不谈“核”色变,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也有利于核医学在疾病的诊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投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核医学科 王晶 秦春元 向苗 毕静
编辑:核医之窗小编
审校:于赫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