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不少做数据分析的小伙伴聊了聊,大家成长都很快。
各种前沿工具的运用得心应手,复杂方法论的探讨头头是道。
但听了一圈下来,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被忽略了。
而昨晚洗澡时灵光乍现,于是今天就打算和兄弟姐妹们聊聊——
没有数据之前,我们是如何做分析的?
你是否曾被领导批评,分析不够深入,浮于表面?
是否觉得自己的日常工作仅仅是机械地对比数据的环比和同比,而难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 “分析”?
如果这些困惑你也曾有过,那么希望接下来的探讨能为你带来全新的启发与思考。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过去,追溯分析的起源。
让我们回顾下历史。
在那个没有 Excel、SQL 和 Python 等现代化工具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如何进行分析的?
大体上可以归为三类:
一、经验总结
比如农民伯伯观察季节比变化和自然现象,总结出了农历和二十四节气,用于预测天气,指导农业生产,这就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总结。
这种总结与归纳在本质上是对在用自然语言描述这个世界的规律。
这种规律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才是整个分析的价值所在。
而农业生产效率在现代的语境中有另外一个名词——业务。
二、逻辑推理
而逻辑推理的典型代表则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比如:“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这是一种因果关系上的推理。
相较于经验总结,这种推理的过程更严谨,所得到的结论更加具有可靠性。
但这也是基于观察、基于对事物关系的理解,而非基于数据。
三、观察类比
再讲个好玩的,古代的居民会通过观察井水的颜色和气味来判断是否适合饮用。
如果水有异常的绿色,那就会认为这个水可能受到污染,有毒,不能喝。
那么深挖一层,为什么认为绿色=异常呢?
自然界中的植物会进化出鲜艳的颜色来示警,告诉其他动物——我有毒的,别碰我。
即鲜艳的颜色代表有危险,因此井水绿色=井水有问题。
这就是一种类比,当然这样的逻辑链条并不严谨。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会发现,即使没有数据,也不妨碍我们观察世界,对世界的规律进行总结。
那么为什么到现代,数据分析大行其道呢?
主要是两个原因:对于事物的描述精度与沟通成本。
其实自从近代统计学逐渐兴起以后,分析的精度就在不断提升。
最早的时候只是基于经验、文字描述的归纳总结,逐渐发展到基于样本推断总体的传统统计学,再到近些年以互联网为典型的基于全体样本的数据分析。
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三者其实都在试图用某种方式描述事物,且描述的精度是越来越高。
而人是天生厌恶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
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追求更全面、更详尽的数据,期望以此降低不确定性,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其次是沟通成本,要知道人和人的经历、秉性、价值观、立场都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沟通时主观及客观上的沟通障碍。
那么能否有一种语言能够最大程度上克服这些差异,让各方达成共识,解决信任问题呢?——数据。
这是其一,其次基于数据的可视化,确实能够非常清晰直观地表达信息。
所以数据分析的出现,其实解决的是传统分析中分析结论可靠性的问题。
它有没有用?——有用
为什么有用?
因为基于对数据的观察,能够发现事物的规律,这些规律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这才是数据分析的价值体现。
而非能写多复杂的SQL、会很多的编程语言。
说到底,数据分析——数据是定语、分析才是主语。
数据分析的普及让我们更高效地理解问题、预测未来,但也不应完全忽视数据之外的智慧。
毕竟,分析的核心不只是数字,而是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当我们没有数据时,经验、逻辑和观察仍然是我们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如果你还想听点有关数据分析与职场的大实话,请跟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