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纹饰解析(之四)
我国玉器发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且每个时期的玉器风格特点都不同,从商代开始到清代经历了多少个改朝换代,各种纹饰的雕刻技法、构图、表现的主题一直为古玉爱好者所重视。我们可以从玉器纹饰中欣赏到玉器风格还能从中品位到历史韵味,那古代玉器纹饰有怎样的不同呢?
虺纹
虺纹:蛇状纹饰,无角、无腿。
浮雕虺龙纹盛行于春秋晚期,用阴刻圆圈纹为眼睛,其余则用浮雕云纹、谷纹、S纹组合而成。更加有立体感。
虺纹
春秋晚期 玉璧
夔龙纹
夔龙纹:一足或两足龙形怪兽,圆眼、方嘴、方形卷尾。
夔龙纹
夔纹传说形态近似蛇,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
"夔,神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
商代 玉双夔纹璧
夔龙玉璧
玉夔龙纹璧
玉蟠龙纹璧
虎纹
最早的以虎作为装饰的玉器,开始于新石器时期。
殷商时期,将玉虎制作为玉器,数量开始增多。尤其以妇好墓中的玉虎最为精美。
此时期玉虎多为单件器物,多为爬行状,张口露齿,云形耳,“臣字眼”满纹饰,写实性较强。
春秋玉虎是殷商、西周之后又一个制作高峰,数量多,制作精细。
春秋时期以河南信阳黄君孟夫妻墓、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玉虎为代表。
形制大小完全相同,先做好双面工的玉虎,再对部为两件。嘴微张,云形耳,椭圆形眼睛,垂尾,弓背,器形较长。
体扁平,为不规则直身状。玉虎两面纹饰和形制相同,皆为垂尾,尾上翘并内卷。呈爬行状。
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妻墓:
单面纹饰玉虎,竖耳,体型较大,五官变形抽象,尾部下垂并上卷,四肢呈爬行状。
两面纹饰,一面以阳纹为饰,一面以阴纹为饰,类似于商代玉虎。
单面纹饰,形似玉璜,纹饰繁缛。
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玉虎玉虎较少,湖北省随县发现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上百件玉器,却只有一件玉虎;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期的中山王及陪葬墓中,出土了近千件玉器,但是玉虎的数量却只有寥寥数件,这和春秋墓葬中一墓就出十几件玉虎的数量有明显的变化。
中山王墓出土
此时期玉虎的局部纹饰,人字形虎斑、隐起的朵云纹、鳞形纹等,说明此时期玉虎在继承传统玉虎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中山王墓出土
以玉虎为题材的玉器,至殷商时期起,一直不断,战国开始逐渐减少,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几乎消失不见。最晚在汉代,虎已经从普通的动物上升为具有特殊含义的“四灵”之一,已经升格为神灵。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此时期玉虎的复合形式和内容也有所变化,新出现的复合对象有螭、熊、青龙、玄龟、朱雀、流云等,其中复合对象有龙和螭,说明战国时期出现虎像螭、龙转化的情况。
长安博物馆馆藏
玉呈灰白色,中部较厚,向两侧斜收变薄,上端中部钻有一长方形透孔,透孔上下两侧为长方形槽,下端有锋,正面高浮雕一只螭虎,曲颈、圆首尖耳、大鼻、长尾回卷,呈曲线行走状,剑锋另一面光素无纹。
咸阳市渭城区张家堡村西汉墓出土
青玉,有青褐色斑纹,片状,玉虎昂首,张口露齿,耳后伏,四肢微曲呈行走状,尾部上翘,近似菱形双目,两面纹饰相同。
此时期的虎纹呈侧身侧目状,以阴线刻画出虎形,以短平刻线刻画出毛纹。
饕餮纹
饕餮纹:一种贪吃的怪兽的头部。
战国 玉雕饕餮纹剑饰
明 白玉受沁饕餮纹饰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