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物院 ——燕赵风韵(之二)

文摘   文学   2024-11-06 07:31   北京  






河北省博物院

——燕赵风韵

(之二)


一早来到博物馆门口,只见它和现如今的大多数博物馆一样,拥有宽敞的广场并配以高大的建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谁曾想,里面的展览却带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感动与震撼。




进入展厅,展厅设计没有和大多数省博一样,按通史的叙述方式展开,也没有按文物类别分类展示,而是将一个个专题性很强的展览作为常设展整体系统地大型化来展示,诸如:“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曲阳石雕”“北朝壁画”等等。



仅这一点,对于器物门类不齐全,历史发展有断层的区域博物馆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完全可以尝试着将临时展览的主题和方式适当的运用于固定陈列中。



我们都知道每个省博的重要展品无不是依赖于一两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对于河北省博来说,首推满城汉墓。满城汉墓的出土文物组成了河北省博最重量级的一个展厅:“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在我看来,河北省博这个展览布展的思路和设计绝对可以说对得起老祖先这绝美的馈赠。


《北朝壁画》


  壁画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从东汉至明清各个朝代,河北都有壁画发现。

河北南部是东魏和北齐的国都所在地,陆续发现了一批北朝皇室墓葬,如东魏茹茹公主墓、元祜墓,北齐高洋墓、高润墓、高孝绪墓,墓中壁画胡汉交融,奇幻瑰丽,上承大汉遗风,下开盛唐先声,用线自由飞动,挥洒自如,有满壁风动之感,展现了北朝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

  《北朝壁画》展示面积850平方米,展出这些墓葬中出土的壁画原件6块、陶俑158件和按原件绘制的壁画摹本400余平方米。

  其中最壮观的是按原件绘制的长37米、最高点达8.2米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临摹壁画,表现了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护送引导墓主人升天成仙的出行场景。


  茹茹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柔然族的别称。公元542年,茹茹首领阿那瓌(gui)将孙女嫁给了东魏大丞相高欢的第九个儿子高湛,双方通过和亲结成政治联盟。不幸的是,茹茹公主13岁便夭折了。东魏天子下诏,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茹茹公主墓位于磁县大冢营村北,包括墓道、甬道和墓室。1978年发掘,出土壁画约150平方米。

  墓道呈斜坡状,长约23米,最高处近6米。东、西两壁分别绘有青龙和白虎。青龙残损,白虎形象完整。白虎身长近4米,四肢强壮有力,神态威武矫健。为了突出白虎的力量感,画师把凸起的虎背和根根肋骨刻画地十分清晰,并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出老虎昂头、张口、弓背、甩尾等动作。更令人惊叹的是,从头经脊背到尾巴的线条足有3米多长,画家在起笔、运笔和收笔时,始终保持力量均匀、粗细一致,一气呵成。

  青龙、白虎后面各绘有十四人组成的仪仗队列,对称分布,最前面二人是队伍的引导者,他们袒露右肩,手握仪仗,站姿威武;后面五人均双手握戟,饰虎头纹的彩幡在戟上随风飘扬;之后的六人手拿盾牌,坐在插着长戟的兵器架后面;最后一人身穿长衫,外罩圆领披风,双手紧握长杆状兵器。整个仪仗场面人物众多,神情肃然,加上矫健威猛的苍龙、白虎在队列前作先导,使整个仪仗队列显得肃穆威严。

  茹茹公主墓壁画布局严谨,线条豪放流畅,人物比例准确,将1400多年前的皇室仪仗气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具有极高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6年,考古工作者对磁县北朝墓群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勘探,明确了东魏和北齐皇陵所在地。元祜墓位于磁县孟庄村西,是陵区内唯一没有被盗的墓葬。墓葬年代明确,出土器物丰富,被评为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根据出土的墓志得知,墓主人元祜是北魏皇帝拓跋焘的重孙,是东魏的开国元勋。他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官至刺史,死于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享年56岁。

  元祜墓壁画约22平方米,分布在墓室四壁。东壁南部为青龙,青龙体态丰满,近似横置的S形,画面线条舒畅,设色采用了平涂、晕染的绘画技法,整体造型充满动感。西部对称位置画面塌落,专家推测应是白虎的形象。

  根据壁画的绘画风格推断,元祜墓壁画应为东魏宫廷画师所为。他们用高超、娴熟的绘画技法,描绘出皇室贵族身后世界的景象。


 

  高润是东魏大丞相高欢的第十四子,墓葬位于磁县东槐树村西北,1975年发掘。壁画遍布整个墓葬,其中墓室壁画约60平方米。

  这是位于墓室北壁的坐帐图。坐在帷帐之中的中年男子留着胡须,头戴折上巾,身穿便服,应是墓主人。帷帐两旁各有一组男女侍从,每组六人,均为五男一女。其中,男侍身穿斜领窄袖长衣,腰带上挂着香囊、宝剑,手举华盖等仪仗。女侍紧靠帷帐两侧,上身穿圆领上衣,腰下系拖地长裙。男女侍从的站位、身姿和表情各不相同。整体画面构图严谨,两组侍从在对称中又有变化,富有节奏感。


  高孝绪是北齐的皇族成员,墓葬位于磁县刘庄村西,2009年发掘。壁画分布在墓道、门墙、甬道和墓室,面积约80平方米,其中墓道壁画保存较好。两侧绘有对称的仪仗人物,每壁各13人。画面线条简练流畅,是古代疏体绘画的真实体现。

  这是东壁仪仗队列的第1人。此人上身穿红色褶服,下身穿北朝时期流行的红色小口裤,叫做裤褶。这种服饰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起初的样式为利于骑马打仗的紧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东汉晚期传入中原地区后,和汉族的长袍广袖相融合,袖子逐渐变宽,裤脚也逐渐变大。


高洋墓出土的陶俑可分为镇墓俑、仪仗俑、侍仆俑三类。这里展示的是仪仗俑,仪仗俑中人物形象众多,有士兵、仪卫等。 

  这些陶俑都是由专业工匠制作,然后在官府经营的陶窑中烧制而成。北朝工匠手艺精湛,观察生活细致入微,塑造的人物形象出神入化。


 高洋墓位于磁县湾漳村,1987年发掘,出土壁画约700平方米,其中墓道东西两壁壁画保存最好,再现了1400年前北齐皇帝豪华的出行场面。壁画出土时颜色鲜艳清晰,其后由于脱水等原因整体褪色。研究人员依据照片、文字记录等资料,采取复原性临摹的方法再现了壁画的原貌。

  这是按照原有比例绘制的墓道东壁壁画摹本,画面为威武庞大的仪仗队列。身长4.5米的青龙,肩生翼髦,做腾空而起之势,导引着53人组成的仪仗队前行。

  最前面的4人是负责引导和警戒的军士。他们上身穿半袖衣,下身穿大口裤,腰系革带,手中拿着矛、叉之类的长兵器。

  紧跟其后的11人是警卫。领队站在最前面,手持礼仪佩剑,后面10人身穿“急装”,分内外两队排列。外列手拿仪剑、长弓、盾牌,内列依次执掌象征仪仗威严的窄幅长旗、鼓和绣氅。

  警卫后面有4人,其中手拿笏板、身穿褶服的是文官形象。

  其后4人是仪仗队的核心人物。他们面容庄重,身穿朝服,手拿旌旗、伞盖和扇形仪仗。这些仪仗高大华丽、装饰繁缛,应为皇帝专用。

  随后1人手拿绘有苍龙的仪仗。文献资料记载:“天子升龙,诸侯交龙”,这类仪仗应是最高统治者专用。另6人应为朝廷大员,身穿朝服,手执金节。古代有“见节如见君”的说法,高级官吏外出时高举它可畅通无阻。

  队列最后面的23人,是手握仪仗的文官和武将。

  两壁所绘人物与真人身高接近,个性鲜明。面对向同一方向行进的众多人物,画家巧妙利用了人物侧面、正面、回首及四肢的不同动作,使画面富于变化,避免了单调呆板。天空中的神禽异兽在流云中奔腾飞翔,彼此呼应,活泼灵动,满壁生风。

  高洋墓壁画布局严谨,气势恢宏,线条流畅,人物姿态生动自然,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面积最大的北朝壁画,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朱雀为中国古代的吉祥动物四神之一,主管南方七宿。这只朱雀圆眼、尖嘴、白眉,淡粉色的耳朵,尖嘴下有一条各色圆珠组成的坠饰,层层羽翼构成优美的弧线,充满展翅欲飞的动感。尾部三条长翎向上飘举,正中尾翎的直线与两侧尾翎的曲线形成对比,使画面富有变化。朱雀两侧是展翅飞翔的凤凰、自上而下俯冲的羽兔和狰狞奔腾的神兽,四周还点缀着彩云、莲花、忍冬等纹饰,使画面更加饱满。


  这是西壁第16个神兽。它的身体似人,头似怪兽,双目圆睁、眉心及两道眉弓隆起,阔鼻大口,牙齿外露,耳后有两撮直竖的毛发,上身袒露,肌肉隆起,两肩飘起大片红色长毛,下身穿过膝短裤,好像在奋力奔跑。这种神兽的造型在北朝时期十分常见,其形象与当时信奉的祆(xiān)教有一定关系。


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陪葬品,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北朝时期,在墓中随葬陶俑的习俗达到顶峰。

  北齐高洋墓共出土1800多尊陶俑,最珍贵的是一对大门吏俑。这尊陶俑高1.4米,面像丰满方正,宽额大耳,双眉弯曲,鼻梁高耸,神情端庄。上身穿朱红色高领宽袖衣,外面罩一件类似于现代坎肩的两裆衫,肩部用扣带连接。下身穿白色大口裤,脚穿黑色笏头履,双手合拱举于身前。这是迄今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大的陶俑。




《慷慨悲歌—燕赵故事》



 燕赵,是周代在今河北地区分封的燕国、赵国两个诸侯国的简称,位列“战国七雄”之一。

在两千多年前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历史舞台上,谱写了一曲曲壮怀激烈、跌宕起伏,而又发人深省的不朽篇章。“燕赵”由此成为河北省的别称。

《慷慨悲歌—燕赵故事》展示面积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 710余件(套),展现战国时期燕赵两国可歌可泣的历史,追寻燕赵文化的源头,体现河北慷慨豪爽、诚信忠义地方风骨的形成脉络。展览分为两个展厅。

《燕国故事》分为燕国故都——燕下都、礼乐之邦、金戈铁马、铁器时代、王者余辉5个单元,通过众多文物、图表、大型绘画等全面展示燕国概况。其中燕下都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大型陶礼器、成组铁范、金银饰品等,充分体现出燕国的磅礴气势。

 《赵国故事》除展出赵国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和陶器外,还运用多媒体展示手段,演示“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历史故事,表现赵国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

通高74.5厘米,宽36.8厘米,重21.5公斤。铺首整体呈兽首衔环形,兽首上部正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凤鸟的双翅被两条长蛇缠绕,凤爪踩住蛇尾,蛇曲颈回首。铺首两侧各有一条向上攀爬的长龙,龙头从兽角后探出。龙头、凤首、蛇颈均采用圆雕手法。这件铺首通身雕有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造型上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铸造工艺,禽兽造型生动精致,器形巨大,纹饰华丽,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铜铺首。



战国时期燕国形势图

      战国中期,燕昭王采取一系列兴国举措,国力达到极盛,疆域主要包括今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山西东北部、辽宁西部等地区。燕将秦开率兵讨伐东胡,使燕国向东拓地千余里,疆域曾到辽东一带,与朝鲜相邻。乐毅领军讨伐齐国后,也曾一度占有齐国大部分的领土。

    管头长61.7厘米,管身长55.6厘米,口部圆雕成一只伏虎的前半部,五官清晰,造型写实,虎口巧妙地被当作流水的管口,虎体后半部未雕出,但管身与伏虎的前半部连成一体,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件虎头形陶水道管口将实用与艺术造型融为一体,是我国古代早期建筑装饰雕塑的佳作,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呈椭圆形,口处两侧各有一个兽面耳,圈足前后各有一个三角形缺口。器身施朱绘,但大多脱落,隐约可见腹部绘卷云纹,足部绘蝉纹。盨用于盛放五谷,成偶数使用。取下盨盖后,翻置即可成另一器皿。


 

    通高69.6-82.4厘米,长颈,四周有兽首衔环,抹角处各有一只回首翘尾的伏虎,盖上有八个仰起的莲瓣。壶身原有朱绘,并装饰卷云纹。此类带莲瓣状捉手的壶盖,出现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末期至战国中期。

      壶是用于盛酒的器具,有方壶、扁壶、圆壶等不同器形。这件陶圆壶,盖上原绘朱色卷云纹,并有四个对称的鸟形钮,四只鸟分向四个不同方向,昂首展翅,生机勃勃。


 

    通高41-52厘米,体量高大,浑厚大方,均为仿铜陶礼器。鼎和簋的足、耳、把手等部位多有兽首形象装饰,器表刻划、拍印或朱绘纹饰,均模仿铜器纹饰,如卷云纹、兽面纹、垂叶纹、鳞纹等,纹饰细腻。

  九鼎依次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八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与鼎配套使用。西周时期,对礼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据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平民百姓禁止使用鼎。春秋以后,纲纪废弛,礼器使用时有僭越。燕下都16号墓中出土的全套仿铜陶礼器九鼎八簋,僭用了天子之礼。

共15件。磬是一种石质打击乐器,外型为长条曲尺形,弯折处有一钻孔用于悬挂。磬的大小、厚薄决定音质和音量。单个大磬称为“特磬”,是古人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而按音的高低顺序排列悬挂在架上的称为编磬,数目3至16枚不等。古代贵族们在祭祀宴飨时,钟、磬齐鸣,发出金石之声,如天籁一般,美妙悦耳。这套编磬为实用器。

出土于燕下都遗址10号夯土建筑基址东北的断崖上,由69片铁胄片缀连而成,有遮檐,护面。此外,燕下都44号墓也出土有一件铁胄,由89片铁胄片缀连而成。这两件铁胄是目前仅见的两件先秦铁胄,为研究战国时期铁胄的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是铸造斧头的范,由内范和外范组成,外范背面有弓形把手,内范下插,与外范合为一套。范上有铭文“右廪”二字,“廪”为管理、储存和司造农具的机构。

1953年河北兴隆大付将沟出土铁范42套共87件,有农具范、工具范、车具范等多种类型。这是目前出土战国铁范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次重要发现。从单合范到双合范,从内范到外范,都有出土。铁范是我国古代的三大铸造技术之一,是“铸造工艺的革命”,在铸造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铁范铸器,可使铸件形态稳定、精致,并可以连续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专家对铁范进行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分析,这批铁范本身均为高温炼出的生铁水浇铸成型的,这是我国最迟到战国已有生铁的确凿证据,比欧洲各国要早1500年。


嵌绿松石熊羊纹浮雕金饰件


    高浮雕出一只熊首,虎视眈眈地看守着两只长角山羊,山羊四肢卷起。熊的眼、眉、须、口及长角羊的眼、耳均镶嵌绿松石。背面有一桥型鼻,并刻有记载重量的铭文。辛庄头30号墓出土的82件金饰件中有24件刻有记重铭文。对研究燕国的衡制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其中14件金饰件各自记载重量的铭文和实测重量,推知当时燕国的1斤约合现在的253克。


胡人头像金饰件

    人物头戴毡帽,弯眉突目,高鼻阔口,两抹胡须向上翘起,形象生动,头像两侧饰有对称的连弧纹和卷云纹。由于燕国与内蒙古、东北地区毗邻,这些金饰件的人物头像形象明显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影响。


神兽噬马纹金牌饰

上端饰有一牛头,牛角两侧各有一个昂首曲身的虎形猛兽,正张着大口,利齿紧紧咬住相对而卧的双马的脖胫。而四蹄相对的双马后背又被另两只长角神兽咬住不放,马的两目圆睁,好似哀鸣状。燕下都辛庄头30号墓出土的这些饰件制作精美,动物纹饰栩栩如生,饰件的背后多有桥形鼻,应为某物上的饰件。

\

熊首形金饰件

 重42克,熊的两耳卷起,耳上各有两个小圆穿,眼睛圆睁,宽鼻阔口,两耳间和面部两侧有精细的熊毛纹理,形象憨态可掬,制作精致生动。


 燕国是最早铸行刀币的国家,春秋早期始铸尖首刀币,因其“刀形上锐,故以尖首刀名之”。燕国的匽字刀币的出现与燕国的尖首刀币有明显的递嬗关系,匽字刀币始铸于春秋晚期。燕文公迁都后仍用尖首刀币的形制,而面文铸以国号“匽”字,背文依习惯仍用尖首刀币的钱文,从而确立了燕国匽字刀币的合法地位。多年来,考释燕刀币铭文的学者众多,观点各异。有释为“明”、“召”、“易”等字意。其中释为“明”字的影响最大,由于铭文字形状好似古代文字“日”、“月”二字,通常被称为“燕明刀”。后经专家考证,燕刀币面文是“匽”字的变体,此符号是燕国的国号。


楼阙形镂空铜饰件

通高21.5厘米,呈方柱式楼阙形。盝顶,正中前后各装饰有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四个垂脊上各装饰有一只昂首曲身卷尾的动物。坡面上分别饰有双龙纹、凤纹和夔纹。顶下为方柱,方柱四周镂空,浮雕各式人物。上部为四柱形阙室,主人端坐楼阙中央。一仆人从鼎中取食。另有两家奴跪奏乐器。下部方柱有三层纹饰,分别镂雕沽酒、捉鹿、持觚、抱禽的家奴们,表现了众家仆为主人准备宴飨的热闹景象。最下层均饰有云雷纹。整件器物造型奇特,玲珑剔透。


象灯

 通高11厘米,象长14.9厘米,象呈站姿,鼻高卷,口微张,象牙从嘴角伸出,腮略鼓,双目圆睁,两耳下垂。肥腹宽臀,两胯隆起,卷尾向下,四足粗壮。背部驮一圆形灯盘,象腹部刻有“右府尹”三字。整体造型浑厚优美。


铜人

 身高25.8厘米,双手前拱持有一筒状物。头发中分,头系发带,头巾垂于脑后,身穿右衽窄袖衣,衣纹生动自然,腰带有带钩连结。这件铜人的出土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发式、服饰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高42厘米,口径82.5厘米。口沿边有棱,沿下有对称的兽首半环耳,器身饰有綯纹、波状环曲纹等纹饰。这两件铜鉴厚重高大,纹饰壮观美丽,是早期燕国文化的重要器物。鉴是一种盛水器,还可作盛冰器皿,一般当镜子使用或用于沐浴。


 高21厘米,大口,短颈,圆腹平底,肩两侧各有一个兽耳,器身饰有两头龙纹,腹部有一周素面环带把花纹隔开,纹饰精美,制作细致。“(音铃)”,为盛酒器。


  高37厘米,口径9厘米,盖与肩两侧各有兽面衔环一个,壶链自上穿过盖上两环,系于肩上两环。链上部有弓形兽首提梁。颈部饰有蟠龙纹,颈部以下装饰五层羽翅纹,花纹间以素面环带相隔。


  通高20.6厘米,口径13厘米,子母口,扣合紧密。盖倒置,可单独成器。有三个高云形钮,器身铸二环耳和三环形带根足。盖顶饰涡纹,外饰内填粟纹的勾连雷纹,周间以龙纹相隔,边沿饰卷草纹一周。器身与盖纹饰对称。三钮、两耳和三足饰云纹。


 通高14.2厘米,口径12厘米,深腹圆底,高圈足,盖顶中央有一环钮,靠近边沿处等距离分布三凤首。钮和凤首之间饰两圈网络纹,以双重绳索纹分界,中间呈对称的双十字结。每个弧形方块中间填以繁缛的蟠龙纹。盖和器身以子母口相扣合,器身两侧铸有相对的龙首环耳,器腹纹饰与盖顶面纹饰相同,圈足边饰一周綯文。


 高14.4厘米,口径27.5厘米,呈盆状,腹部饰一组凸弦纹带,并在两侧各铸有一兽面铺首。腹下有三个人形足,人皆为圆目,高鼻大口,头顶器腹,双手叉腰,呈用力支撑状。镬是古代煮肉的锅。



周朝河北省分属燕国和赵国,以荆轲为代表的慷慨悲歌之风至今影响着我们,河北又被称为燕赵大地。


图片中的文字:

前言

西周初年,周武王为加强东北边陲的统治,封召(shao,四声,音同哨所的哨)公奭(shi,音同是)于燕地,建立燕国。

公元前222年,燕国为秦国所灭,历43世,800余年。

存国期间,内忧外患,历经磨难。

战国时期,燕昭王28年苦心经营,据有冀北、辽东等广大地域,经济发达,繁盛一时,跻身“战国七雄”。

紧接着,我们看到的是燕国疆域形势图。

总览燕国以及周边、图例、燕国国都及附近(2张)。

图显示燕国首都有两个:北京(市区)西南——蓟、易县(县城)东南——武阳(后面有括号:燕下都)。

注:今天津有蓟县,但跟北京这个蓟好像关系不大。武阳是现在的易县高陌乡燕下都,高陌乡有武阳台村。

不仅如此,燕国的领土最东端还到达了朝鲜(今丹东市以东),东北包含了今天的沈阳抚顺辽阳等地,北端到今赤峰(市区含)、围场(县城不含)、西端到达张家口,南在河北省内与赵国(和中山国)接壤。

下面按城市来发一下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自己所在地区在战国时期是什么国家(地区)。张家口(上谷郡)、承德(和北京,渔阳郡)、秦皇岛唐山(右北平郡)、保定北部与廊坊(和北京一部分,广阳郡)、保定东部与河间周围和安平(巨鹿郡)

再来看简单一下各诸侯国。

中山:国都是灵寿(今灵寿)和顾(今定州),因图是燕国图,图幅所限,西侧还有一个都城,在平山三汲乡。(省博里有【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览,两个展厅,而燕国故事、赵国故事各自一个展厅。)

赵:标在了蔚县以西的山西境内,据我所知,刚开始是没有赵国的。最开始是晋国,也就是燕国以西的张家口(所以现在张家口现在说的是晋语),山西,还包括邯郸等地(此时,中山还没有灭亡),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邯郸和山西、张家口等地为赵国,魏国和韩国都在河南。

都城:邯郸(今邯郸西南)

据我推测是这样,如有错误,还望指正。


齐:临淄(今淄博东北)

西周初,召公奭被封于燕(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一带,北京西南六环)。

春秋时,迁都临易(位置目前说法不一,大概是在雄县附近)。

燕庄公另建新都——上都蓟(今北京城区西南,这个应该是在北京三环附近,肯定是北京核心区域,离西南六环的房山琉璃河有一段距离)。

春秋后期,建陪都武阳(易县东南)。

燕文公,定都于此,改称燕下都(如此看来说法不一样,意思好像也不一样了,是定都了,比先前的陪都规格升高)。

战国时,燕昭王扩建。

燕国下都,下的意思是相对于上都的蓟而言,北上南下。

燕国大事记

西周初年——召公奭被封到燕地(今北京琉璃河)

燕桓公(前697-前691)——迁都临易

前664年——山戎侵燕,齐桓公反击山戎,燕国转危为安

燕襄公(前657-前618)——迁都蓟

前539年——燕惠公逃往齐国,齐晋联军对燕国进行军事干预

燕文公(前554-前549)——迁都燕下都

前355年——齐国侵犯燕国泃水之地,被燕师击溃

前323年——燕国参与“五国相王”,燕国国君始称王

前318年——燕王哙让位给相国子之,招致内乱

前312年——燕昭王即位,采取一系列兴燕措施

前312年——燕昭王即位,采取一系列兴燕举措

前288年——齐魏韩赵燕五国合纵伐秦,无功而返

前284年——乐毅率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伐齐,攻克齐城70余座

前280年左右——秦开却胡,随后燕国修筑北长城

前279年——燕惠王派骑劫至齐代替乐毅,齐将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

前251年——燕伐赵,大败,割地5城求和

前242年——燕伐赵,燕国惨败,连失5城,损兵2万

前228年——秦军兵临易水,燕太子丹秘谋刺秦计划

前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

前226年——秦占燕蓟城

前225年——秦在燕地设渔阳、右北平和辽西三郡,次年又设上谷郡、广阳郡

前222年——秦占辽东,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

————结束

接下来是一个有名的故事:荆轲刺秦王。

战国七雄时代末期,秦国横扫中原,其他六国或被灭或危在旦夕。

秦灭赵后,燕国局势危急。燕太子丹秘谋刺秦,燕处士田光向太子丹推荐荆轲。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答应(计划:荆轲携带樊於期首级和燕国督亢地图去秦国刺杀秦王)。

太子丹等人送轲至易水上,时值深秋时节,秋风萧瑟,众人皆身着缟素,掩面而泣,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乐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听到此,众人泣声更甚,荆轲无奈而叹息。忽而,一道白虹贯日,天气变得阴暗起来,轲继而唱到: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唱罢,白虹和太阳飞到一口井里。轲等人疾驰而去,秋风萧瑟中,马车的背影渐行渐远,留下来的只是两道车辙。

送别荆轲,燕太子丹马上派人去那口井里去看那飞进去的白虹和太阳,可惜早已不见。

荆轲入咸阳宫,向秦王嬴政进献樊於期首级和燕国督亢地图(督亢,燕国一块肥沃的土地,在今易县以东的涞水、高碑店、涿州和固安一带),图穷匕首见,荆轲挥起匕首刺向秦王,秦王起身绕柱而走,拔剑刺荆轲左股,荆轲刺,不中,中柱。荆轲被擒,被杀。

秦王政大怒,兴师讨燕。

人们为了纪念荆轲,将武阳城不远处的一座山命名为荆轲山(在今易县县城南侧,北易水南岸),山下是荆轲山村。荆轲山村村南的荆轲山上有一塔,是荆轲塔,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前后,易县县委县政府围绕荆轲塔保护范围内修建荆轲公园,立荆轲像,石碑,碑林(骆宾王,李白,贾谊,清帝颙琰等诗人都曾到易水来凭吊过荆轲)上书从古至今来易水的诗人们所吟咏的诗句。

荆轲肯定是没有被埋在这里,但这里成为凭吊荆轲的最好场所,荆轲衣冠冢在这里。

如今的荆轲像北望县城,像一个卫士一样,保卫着易县。

在高陌乡燕子村,有一塔名叫燕子塔,是后人为几年燕太子而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我到过那里,塔特别破了,快要坏掉的节奏,幸好那时已经搭起架子,看样子是要修缮色节奏,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燕子塔对面是燕昭王像和黄金台。

如今县城的文化广场也有燕昭王、燕文公像。

在张石高速易县出入口附近的血山村附近有镇陵塔,为纪念樊於期所建,俗称血山塔。

荆轲塔、燕子塔、血山塔等五塔分布在易州大地,自古易州有“”五塔镇燕山””之说(易县是燕国首都,易县的山一度被称为燕山)。

燕国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在中易水白虹附近(易县裴山镇中易水南侧的北白虹村和南白虹村附近),今北白虹村内有一口井,井旁有一块大石头,上刻有荆轲的名字,和碑文。

这张图是秦王兴师伐燕,这个字是秦字,跟禽好像有点像,秦王嬴政。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收藏与鉴赏是个枯燥而细致的活,面对华夏五千年文明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历史是一部穷其一生都读不完的教科书,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练好基本功。学习古玉需要上手大量不同时期各种层次的老玉件,从最基本的花片到宫廷造办处的精工,古人制玉工艺和老玉在岁月沧桑中流露出的细微的变化都是我们学习的鉴玉经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古玉才能在脑海中积累出经验,演化成习惯成自然的眼力。
爱好古玉,常年玩玉,工作忙习惯在晚上看,白天侧光45度看,阳光下看,弥补眼睛各种条件下的不足,更生怕漏掉哪一部分鉴定点,逛摊更多时候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学习。当大量阅读玉的特征后大脑中对老玉的变化都有大致的定义性。遇到各种老玉件时,都有鉴定的定义标准。形形色色老玉的外形变化,都离不开老物件的特性标准。当然还要大量观察市面市场渠道变化,一件新仿的出现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到它的存在,不能自己闭门修炼成功夫好手,却发现世界上昨天已经发明了手枪,能一招制敌。

讲个小故事,从中有所感悟。

从前有个玉雕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师父每天让徒弟拿着一块玉,也不教徒弟学习,久而久之徒弟烦了,问师父,为什么不教我学东西,师父只回答了一句话,没事看玉吧,就这样又过了很久,师父又给了他一块相同的玉,徒弟看了连忙说,师傅你这个玉不对,说完徒弟恍然大悟。
看玉要看细节,看工痕,用心体会,有时候有古玩交流会我会去逛,一些大开门的东西,尤其高品质的东西我都会拿手电仔细看,有时候卖家会说放心东西老的,我知道东西是老的,其实我是在体会每个步骤都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用心看,就懂了,所以古玩行是靠眼力,开始的时候,看不懂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只有了解古人在制玉工痕上是怎么处理的,才能真的会看新老。
捡漏是对你专业知识的回报,打眼是超出自己认知的提醒,捡漏不骄,打眼不躁,学无止尽,戒骄戒躁。
友情提醒,在鉴别古玉的时候,器型、纹饰以及时代风格分析仅限于确定东西对的情况下,断代之用,不能作为新老的参考依据,如果不管新老,只按照时代风格来断定玉器,那就会成为国宝帮。以上观点只是个人学习古玉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本人原创,转载请说明)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


玉韵瑾心
本公众号为百度贴吧:明清玉吧、高古玉器吧、古玉收藏交流吧附属贴吧公众号。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