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安 然 聊 古 玉
之馆藏宋代玉鹅
兽与禽,本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两类动物,中华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与拼搏竞争的过程中,逐渐赋予了走兽和飞禽文化的寓意和道德的力量,使其拥有了超自然的灵性,成为中国玉文化的重要内容。
馆藏宋代玉鹅
玉鹅
宋代
尺寸:宽4.6公分
现存于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代玉鹅。青白玉质,器型略呈三角形构图,在三角尖头部呈近黑的深褐色沁色,以该处为中心,褐色沁色由深到浅向周围辐射分布,肉眼观察色泽发散相当自然。整器雕琢成一只回首贴颈沉睡中的小鹅。曲颈处勾勒形成小孔,可供系绳佩带。但是在腹部一双鹅掌上下,又钻凿一组隧孔,可知这件玉鹅也可缝饰或者镶嵌于它物上端。从考古资料可知,宋代时北方的契丹与女真民族都喜爱佩带随着籽料的天然形状雕琢或曲颈、或回首的雁鹅造形的玉佩。但南京建中村南宋初年墓葬中也出土玉质的鸡、鸭、鹅等小佩。雁、鹅在生物学分类上很相近,外观上鹅的体型大、颈子特别长、额头高且凸。若与朝阳北塔所出辽代玉睡雁相比,院藏此件应属鹅类。青白色玉,夹杂黑斑与褐沁。利用天然籽料形状,雕琢成一只天鹅回首休憩姿势,底部除雕出一双鸭蹼外,还钻有隧孔,原本可嵌于它物上方,周身雕饰线条简洁之羽毛纹饰。
颐和园博物馆藏:
紫檀嵌银丝三镶翡翠“龙凤呈祥”如意
颐和园博物馆藏
清·光绪(1875-1908年)
长53cm,宽14cm,高10cm
翡翠质,紫檀木柄。云头形首,海棠形腹和尾部,皆嵌有翡翠饰片。首部雕“祥龙戏珠”,龙身体弯曲,似从海中跃出,口吐仙气,将悬于空中的灵珠包裹其中。中腹及尾部雕饰为凤纹,与首部纹饰呼应,取“龙凤呈祥”之意。尾有象鼻孔,系黄穗子。紫檀柄刻多字,内嵌银丝。该器富贵大气,工艺精湛,颇具皇家风范。
青白玉螭(chī)衔灵芝纹炉顶
元(1271-1368年)
长3.6cm,宽2.2cm,厚3.7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青玉双螭(chī)衔灵芝纹饰件
元(1271-1368年)
长8.2cm,宽6cm,厚1.4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白玉镂雕龙纹带饰
元(1271-1368年)
长5.8cm,宽4.7cm,厚1.5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青白玉虎
宋至元(960-1368年)
长6.2cm,宽3.9cm,高2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藏
青白玉俏色奔马纹带饰
辽、金(916-1134年)
长5.4cm,宽4.1cm,厚0.6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碧玉螭(chī)纹觥(gōng)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7.5cm,宽6.2cm,高11.7cm
颐和园博物馆藏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