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聊古玉之谈谈玉龙

文摘   文学   2024-11-24 08:45   北京  







安 然 聊 古 玉

之  谈  谈  玉  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名称: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

展期:专题陈列(常设)

展区:13号展厅



中国玉器制作的历史非常悠久。至迟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玉这种美丽的石头。从此,他们剖璞取玉,琢玉成器,创造了独特的玉器艺术。在先秦时期,玉器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可以显示身份,象征财富和权力,用作沟通天人的灵物,在西周时期还是当时礼的重要载体,甚至因其温润莹泽的优越属性而成为道德情操的化身。秦汉以后,玉器逐渐褪去其炫目的光晕,但仍承载着人们祛祸祈福、安康吉祥的美好愿望。因此,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不仅蕴涵着我们民族的心理、意识、趣味和好尚,更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超的制作工艺、鲜明的审美趋向与厚重的文化积淀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2010年国家文物局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所藏39万件文物调拨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中国古代玉器占8万余件。本次《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览从中撷取上起远古下迄清代的精品,并增添部分以往鲜有展示的馆内旧藏,展品近300件组。“古物存,可令国增文明。古物存,可知民敬贤英。古物存,能令民心感兴。”(康有为语)我希望广大的观众不仅通过《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览进入玉器发展广袤而深邃的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中,深刻品味和感悟中国古代玉器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还要从这些原流散民间、幸存于世的艺术瑰宝中感受到保护、传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重任!



关于玉龙的故事



玉龙概说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果展”中,有一件玉龙非常引人注目。它高达26厘米,约有一张A4纸那么大,为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它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扬,梭形细目,鬣鬃飘举,卷尾有力,躯体卷曲若钩。虽无角、无肢、无爪,却极富动感。周身光洁,造型生动,雕琢精美。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首尾恰在一条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观众在“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果展”中参观玉龙

(摄影:庞道琼)


这件玉龙出土于1971年春,是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社员在村北山岗造林时,从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处挖掘出来的。三星他拉村在赤峰市以北百余公里、翁牛特旗所在地乌丹镇西北约10公里处。村北群山环绕,山南是一片开阔平缓的丘陵地,玉龙就出土在山南的半山坡上。在玉龙出土范围内,还采集到了属于红山文化的泥质红陶片和压印“之”字形篦纹陶片等遗物,这里当是一处面积较大的红山文化遗址。


内蒙古翁牛特旗的“中华第一龙”雕塑



身世之谜


这件玉龙在红山文化玉器的确认及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它的年代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1984年,孙守道先生最先将它确认为红山文化玉器。他通过对比商代、二里头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龙的形象,确认玉龙早于这些时代。例如拿商代玉龙对比的话,商玉龙多有角有耳,而此玉龙无角无耳;商玉龙口张齿露,似虎,而此玉龙口闭吻长,似猪。等等。


左:妇好墓玉龙之一

(图源: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

右:国博馆藏玉龙线图

(图源: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


其次,从工艺上讲,这件玉龙也显得较为原始。如夏商玉器的穿孔已多用管钻,而此玉龙背部之孔是对穿桯(tīng)钻而成,与新石器时代那种环形或有孔石器的穿孔并无二致。另外,它的打磨抛光程度也略逊于夏商同类作品。


这里解释一下桯钻与管钻。大致来说,桯钻是用一根带尖头的实心棍棒来直接钻,其材料有硬木、长条石核或者动物骨角等;管钻是用竹、骨等管状物来打孔处来回旋转,同时不断向槽内加水添沙,用管带动坚硬的沙粒磨擦而钻成圆孔。管钻出现较晚,桯钻出现较早。


左图为管钻示意,右图为桯钻示意


按孙守道先生的观点,这种兽形玉-龙形玉的演变示意如下:

(图源: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


数十年过去了,也有学者对这件玉龙的时代提出了新的看法,如认为其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学术研究永无止境,相信随着新的考古材料不断发现,我们对它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何以为龙


大家逛博物馆,会发现新时期时代的动物造型玉器有很多,如果用后世眼光打量,即凡是杂糅了动物特征的形象都是“龙”,那“龙”的范围也太宽了。孙机先生提出了一种看法:应当以甲骨文“龙”字形象为依据,看相关文物是否与其相似,再来评判是不是“龙”。


在甲骨文中,“龙”的写法之一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这个字的特点是前有大头,后部为几乎蜷曲成环形的短躯。可以说,凡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形象即龙。例如:


红山文化的蜷体玉龙

(图源:孙机《蜷体玉龙》)


孙机先生认为这一类文物都是龙的造型。因此,我们将这件文物命名为“玉龙”,应是可信的。


为什么先民会认为龙是这样的形状呢?求之古文献,则远在中华古史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出现了和蜷体龙相关的记述。《史记索隐》曰:“炎帝火,黄帝土代之,即黄龙、地蜿见是也。”这个“蜿”在古代指躯体盘旋宛曲之虫,据孙机先生考证为蛴螬(qí cáo)。


古代将多种类似甲虫的昆虫之幼虫都叫蛴螬,但主要指金龟子的幼虫。它生活在土壤中,屈曲如环,头尾几乎碰到一起,正如这件玉龙。《论衡·无形篇》曰:“蛴螬化为复育,复育转而为蝉。”蝉的幼虫亦名蛴螬,虽然蝉与金龟子不同,但二者之成长蜕变的生理机制类似。古人一向认为龙“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或许便是观察这类昆虫的生长过程得来的。

1、2为金龟子及幼虫;3、4为豆象及幼虫

(图源:孙机《蜷体玉龙》)


孙机先生通过考证,认为“只有蜷体状才是正统的原 始龙纹。”当然,经过后世不断的艺术创作,龙的形象越来越丰富,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除了玉器,还出现在了铜器、瓷器、书画、丝织品等多种载体上。可谓长盛不衰。


除了这件玉龙,国博还有许多主体为龙或用龙纹装饰的玉器。快来看看它们都长什么样吧!



新石器·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猪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这件玉猪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卷龙


高 7.2 厘米、宽 5.2 厘米

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

卷龙是红山文化标志玉器之一。龙身圆形,额头隆起,吻部前凸。除头顶的三角形大耳,大眼睛以及吻部的多道皱纹由比较简洁的线刻划外,光素无纹饰。首尾之间有横向窄缺口,或连或断,或为一道不明显的划纹。颈背部对穿一小孔,可穿系佩挂。在红山文化大墓中,卷龙多位于墓主的身躯上面,可能穿绳佩于胸前,应是当时的一种礼仪用玉和宗教用器。




战国


战国中期双龙形佩



长 7.7 厘米、宽 3.3 厘米

1957 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器双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联体双龙和兽首组成。两端为龙首,回首相望,拱身联体。吻部与角分别向前后伸展,口部形成圆形镂空。兽首位于龙身拱起的空裆处,仰置,口抵龙腰,双角和髭须与龙身相连。此器作用相当于珩。


战国中期龙形佩

长 10.4 厘米、宽 5.5 厘米

1957 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器透雕片状龙形。龙拱身,首尾相望向上勾卷。独角,扁圆眼,口微张,有足。尾分双叉,分别向背部和下腹弯卷。通体阴刻涡纹,中腰处钻一孔,可供系佩。龙形佩在春秋晚期开始大量出现,至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


战国螭食人纹佩

长 6.2 厘米、宽 3.8 厘米

器片状,镂雕,两面纹饰相同,器表残存朱砂痕迹。中部雕刻一只蟠成圆环形的螭,背脊正中有宽带纹,内填饰阴线纹。螭拦腰咬住一裸人,并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正在将人吞噬。在螭的左右,分别镂雕一个人首蛇身的神人形象。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有类似的虎食人形象,被食之人与本器相同,神态安祥,毫无惊惧和挣扎之状,应该与当时的宗教神话有关。




汉  龙纹玉璧


直径26.3厘米

玉为碧绿色,体扁平。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两面纹饰相同。肉内区雕琢蒲格涡纹,外区饰四组夔龙纹,内外区以一周绳索纹相隔。制作规整,玉质纯净,颜色鲜艳,质地坚硬,莹润光亮,纹饰精美。且玉璧尺寸较大,是汉代玉璧中之精品,代表了汉代玉器的琢制水平。

汉代,玉璧常作为礼仪器,主要用于祭天、祭川,还可用于朝聘、纳聘、馈赠以及贡献的礼品,也用于随葬。花纹精致的玉璧多为墓主生前使用过,出土时多位于墓主的胸部和背部。有的玉璧放于棺椁中间,有敛尸作用。

1983年广东南越王墓出土了许多汉代精美的玉器,其中有一些玉璧。有一件玉璧,直径33.4厘米,是目前所知出土汉代玉璧中最大的,且十分精美。璧面分三区,并以三圈绳索纹相隔,内区饰三组龙纹,中区饰蒲格涡纹,外区饰七组变形龙纹,纹饰精细。1984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也出土了许多精美玉器,其中有多件玉璧。




唐  龙首

长6、宽1.7、高1.9厘米

器为长方形龙首,巨目宽眉,长吻张口,双耳后抿,双长角,角端向上翻卷。嘴角处有一穿孔,鬣、须等细部以阴刻线表现。




宋  云龙佩

长6.9、宽5厘米

器双面雕。龙身粗壮,向上高高翻卷与前爪形成环形,间以寥寥数刀刻云纹连接。通体鳞纹,爪部雕刻有细密的锯齿纹,张口吐舌,上唇上卷,眼为长菱形,角及长鬣向后飞扬。




元  玉坐龙

高4.8厘米 长5厘米 宽1.9厘米

白玉,镂空雕刻,龙蹲坐状,昂首,挺胸,弓背。头上有角,角向上勾卷,并镂空一孔,可系佩。张口露齿,嘴中吞一颗珠,双眼为椭圆形,腮部有卷云纹。双眉很粗,眉骨凸起,嘴下颔有胡须,与颈相连,颈胸处刻有横阴线纹,一股长发飘伏在脑后,尾从后腿下穿过,尾尖向上翘,与发相连。龙身光素无纹,四肢粗壮,前肢直立,后肢卧伏,刻出爪纹。

通体光润亮泽,抛光精细,龙纹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元代崇尚白玉。元末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蹲坐状的龙形象,在唐以前很少见。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元代青玉莲托坐龙,造型十分优美,龙纹雕刻精妙。元代玉龙雕刻精美,龙纹成为玉雕中的传统纹样,而且向艺术性方向发展,并加以规范化,形象凶猛,气势非凡。不仅在玉器上,而且在青花瓷器中,龙纹被刻画得更为生动,小头、细颈、长身、蛇尾,形象凶悍,为明清龙纹打下了基础。元代玉雕龙纹在器物中常见,如玉押纽部的龙纹、玉坐龙、玉炉顶、玉帽顶上的玉镂雕龙穿花纹、龙纹带钩、玉樽上面的浮雕龙纹等等,形态各异,姿态优美。




明  玉龙凤纹执壶

通高15厘米 口径4.3厘米 足径4×3.2厘米

青白玉,局部有灰褐色沁。带盖,壶直口,细颈,长弧腹,椭圆形圈足。壶腹部琢刻龙凤纹,腹一面饰双龙纹,阴刻大龙和小龙,周围饰云纹,腹另一面饰双凤纹,阴刻大凤和小凤在云中穿梭,凤尾部较长,肢体上刻有茸茸细毛。壶一侧雕兽吞式流,上面饰云纹,壶另一侧有兽吞式柄,柄顶端有一桥形系。足外壁刻绳纹一周。盖为半圆形,兽纽,镂空雕刻,盖面阴刻四朵缠枝荷花纹。

壶造型秀美,制作精巧,采用减地隐起阳纹与阴刻相结合的技法,龙凤纹雕刻较为精美,纹饰流畅。明代玉壶壶盖上的纽多为兽形、龙形或人形纽。



清  鱼龙形花插


高15、长15.6、宽3.6厘米

器为二鱼龙,身下刻寿山福海纹。大鱼龙仰头,大张口,中空,可插花,下颔部阴刻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明代玉花插多为灵芝、玉兰等造型,厚重,纹饰简练,很少出现枝杈,清代玉花插造型更为复杂多样。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收藏与鉴赏是个枯燥而细致的活,面对华夏五千年文明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历史是一部穷其一生都读不完的教科书,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练好基本功。学习古玉需要上手大量不同时期各种层次的老玉件,从最基本的花片到宫廷造办处的精工,古人制玉工艺和老玉在岁月沧桑中流露出的细微的变化都是我们学习的鉴玉经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古玉才能在脑海中积累出经验,演化成习惯成自然的眼力。
爱好古玉,常年玩玉,工作忙习惯在晚上看,白天侧光45度看,阳光下看,弥补眼睛各种条件下的不足,更生怕漏掉哪一部分鉴定点,逛摊更多时候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学习。当大量阅读玉的特征后大脑中对老玉的变化都有大致的定义性。遇到各种老玉件时,都有鉴定的定义标准。形形色色老玉的外形变化,都离不开老物件的特性标准。当然还要大量观察市面市场渠道变化,一件新仿的出现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到它的存在,不能自己闭门修炼成功夫好手,却发现世界上昨天已经发明了手枪,能一招制敌。

讲个小故事,从中有所感悟。

从前有个玉雕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师父每天让徒弟拿着一块玉,也不教徒弟学习,久而久之徒弟烦了,问师父,为什么不教我学东西,师父只回答了一句话,没事看玉吧,就这样又过了很久,师父又给了他一块相同的玉,徒弟看了连忙说,师傅你这个玉不对,说完徒弟恍然大悟。
看玉要看细节,看工痕,用心体会,有时候有古玩交流会我会去逛,一些大开门的东西,尤其高品质的东西我都会拿手电仔细看,有时候卖家会说放心东西老的,我知道东西是老的,其实我是在体会每个步骤都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用心看,就懂了,所以古玩行是靠眼力,开始的时候,看不懂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只有了解古人在制玉工痕上是怎么处理的,才能真的会看新老。
捡漏是对你专业知识的回报,打眼是超出自己认知的提醒,捡漏不骄,打眼不躁,学无止尽,戒骄戒躁。
友情提醒,在鉴别古玉的时候,器型、纹饰以及时代风格分析仅限于确定东西对的情况下,断代之用,不能作为新老的参考依据,如果不管新老,只按照时代风格来断定玉器,那就会成为国宝帮。以上观点只是个人学习古玉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本人原创,转载请说明)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


玉韵瑾心
本公众号为百度贴吧:明清玉吧、高古玉器吧、古玉收藏交流吧附属贴吧公众号。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