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然 聊 古 玉
之 谈 谈 玉 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名称: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
展期:专题陈列(常设)
展区:13号展厅
中国玉器制作的历史非常悠久。至迟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玉这种美丽的石头。从此,他们剖璞取玉,琢玉成器,创造了独特的玉器艺术。在先秦时期,玉器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可以显示身份,象征财富和权力,用作沟通天人的灵物,在西周时期还是当时礼的重要载体,甚至因其温润莹泽的优越属性而成为道德情操的化身。秦汉以后,玉器逐渐褪去其炫目的光晕,但仍承载着人们祛祸祈福、安康吉祥的美好愿望。因此,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不仅蕴涵着我们民族的心理、意识、趣味和好尚,更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超的制作工艺、鲜明的审美趋向与厚重的文化积淀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2010年国家文物局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所藏39万件文物调拨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中国古代玉器占8万余件。本次《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览从中撷取上起远古下迄清代的精品,并增添部分以往鲜有展示的馆内旧藏,展品近300件组。“古物存,可令国增文明。古物存,可知民敬贤英。古物存,能令民心感兴。”(康有为语)我希望广大的观众不仅通过《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览进入玉器发展广袤而深邃的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中,深刻品味和感悟中国古代玉器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还要从这些原流散民间、幸存于世的艺术瑰宝中感受到保护、传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重任!
关于玉龙的故事
玉龙概说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果展”中,有一件玉龙非常引人注目。它高达26厘米,约有一张A4纸那么大,为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它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扬,梭形细目,鬣鬃飘举,卷尾有力,躯体卷曲若钩。虽无角、无肢、无爪,却极富动感。周身光洁,造型生动,雕琢精美。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首尾恰在一条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观众在“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果展”中参观玉龙
(摄影:庞道琼)
这件玉龙出土于1971年春,是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社员在村北山岗造林时,从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处挖掘出来的。三星他拉村在赤峰市以北百余公里、翁牛特旗所在地乌丹镇西北约10公里处。村北群山环绕,山南是一片开阔平缓的丘陵地,玉龙就出土在山南的半山坡上。在玉龙出土范围内,还采集到了属于红山文化的泥质红陶片和压印“之”字形篦纹陶片等遗物,这里当是一处面积较大的红山文化遗址。
内蒙古翁牛特旗的“中华第一龙”雕塑
身世之谜
这件玉龙在红山文化玉器的确认及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它的年代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1984年,孙守道先生最先将它确认为红山文化玉器。他通过对比商代、二里头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龙的形象,确认玉龙早于这些时代。例如拿商代玉龙对比的话,商玉龙多有角有耳,而此玉龙无角无耳;商玉龙口张齿露,似虎,而此玉龙口闭吻长,似猪。等等。
左:妇好墓玉龙之一
(图源: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
右:国博馆藏玉龙线图
(图源: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
其次,从工艺上讲,这件玉龙也显得较为原始。如夏商玉器的穿孔已多用管钻,而此玉龙背部之孔是对穿桯(tīng)钻而成,与新石器时代那种环形或有孔石器的穿孔并无二致。另外,它的打磨抛光程度也略逊于夏商同类作品。
这里解释一下桯钻与管钻。大致来说,桯钻是用一根带尖头的实心棍棒来直接钻,其材料有硬木、长条石核或者动物骨角等;管钻是用竹、骨等管状物来打孔处来回旋转,同时不断向槽内加水添沙,用管带动坚硬的沙粒磨擦而钻成圆孔。管钻出现较晚,桯钻出现较早。
左图为管钻示意,右图为桯钻示意
按孙守道先生的观点,这种兽形玉-龙形玉的演变示意如下:
(图源: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
数十年过去了,也有学者对这件玉龙的时代提出了新的看法,如认为其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学术研究永无止境,相信随着新的考古材料不断发现,我们对它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何以为龙
大家逛博物馆,会发现新时期时代的动物造型玉器有很多,如果用后世眼光打量,即凡是杂糅了动物特征的形象都是“龙”,那“龙”的范围也太宽了。孙机先生提出了一种看法:应当以甲骨文“龙”字形象为依据,看相关文物是否与其相似,再来评判是不是“龙”。
在甲骨文中,“龙”的写法之一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这个字的特点是前有大头,后部为几乎蜷曲成环形的短躯。可以说,凡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形象即龙。例如:
红山文化的蜷体玉龙
(图源:孙机《蜷体玉龙》)
孙机先生认为这一类文物都是龙的造型。因此,我们将这件文物命名为“玉龙”,应是可信的。
为什么先民会认为龙是这样的形状呢?求之古文献,则远在中华古史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出现了和蜷体龙相关的记述。《史记索隐》曰:“炎帝火,黄帝土代之,即黄龙、地蜿见是也。”这个“蜿”在古代指躯体盘旋宛曲之虫,据孙机先生考证为蛴螬(qí cáo)。
古代将多种类似甲虫的昆虫之幼虫都叫蛴螬,但主要指金龟子的幼虫。它生活在土壤中,屈曲如环,头尾几乎碰到一起,正如这件玉龙。《论衡·无形篇》曰:“蛴螬化为复育,复育转而为蝉。”蝉的幼虫亦名蛴螬,虽然蝉与金龟子不同,但二者之成长蜕变的生理机制类似。古人一向认为龙“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或许便是观察这类昆虫的生长过程得来的。
1、2为金龟子及幼虫;3、4为豆象及幼虫
(图源:孙机《蜷体玉龙》)
孙机先生通过考证,认为“只有蜷体状才是正统的原 始龙纹。”当然,经过后世不断的艺术创作,龙的形象越来越丰富,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除了玉器,还出现在了铜器、瓷器、书画、丝织品等多种载体上。可谓长盛不衰。
除了这件玉龙,国博还有许多主体为龙或用龙纹装饰的玉器。快来看看它们都长什么样吧!
新石器·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猪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这件玉猪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卷龙
高 7.2 厘米、宽 5.2 厘米
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
卷龙是红山文化标志玉器之一。龙身圆形,额头隆起,吻部前凸。除头顶的三角形大耳,大眼睛以及吻部的多道皱纹由比较简洁的线刻划外,光素无纹饰。首尾之间有横向窄缺口,或连或断,或为一道不明显的划纹。颈背部对穿一小孔,可穿系佩挂。在红山文化大墓中,卷龙多位于墓主的身躯上面,可能穿绳佩于胸前,应是当时的一种礼仪用玉和宗教用器。
商
战国
战国中期双龙形佩
长 7.7 厘米、宽 3.3 厘米
1957 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器双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联体双龙和兽首组成。两端为龙首,回首相望,拱身联体。吻部与角分别向前后伸展,口部形成圆形镂空。兽首位于龙身拱起的空裆处,仰置,口抵龙腰,双角和髭须与龙身相连。此器作用相当于珩。
战国中期龙形佩
长 10.4 厘米、宽 5.5 厘米
1957 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器透雕片状龙形。龙拱身,首尾相望向上勾卷。独角,扁圆眼,口微张,有足。尾分双叉,分别向背部和下腹弯卷。通体阴刻涡纹,中腰处钻一孔,可供系佩。龙形佩在春秋晚期开始大量出现,至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
战国螭食人纹佩
长 6.2 厘米、宽 3.8 厘米
器片状,镂雕,两面纹饰相同,器表残存朱砂痕迹。中部雕刻一只蟠成圆环形的螭,背脊正中有宽带纹,内填饰阴线纹。螭拦腰咬住一裸人,并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正在将人吞噬。在螭的左右,分别镂雕一个人首蛇身的神人形象。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有类似的虎食人形象,被食之人与本器相同,神态安祥,毫无惊惧和挣扎之状,应该与当时的宗教神话有关。
汉
汉 龙纹玉璧
直径26.3厘米
玉为碧绿色,体扁平。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两面纹饰相同。肉内区雕琢蒲格涡纹,外区饰四组夔龙纹,内外区以一周绳索纹相隔。制作规整,玉质纯净,颜色鲜艳,质地坚硬,莹润光亮,纹饰精美。且玉璧尺寸较大,是汉代玉璧中之精品,代表了汉代玉器的琢制水平。
汉代,玉璧常作为礼仪器,主要用于祭天、祭川,还可用于朝聘、纳聘、馈赠以及贡献的礼品,也用于随葬。花纹精致的玉璧多为墓主生前使用过,出土时多位于墓主的胸部和背部。有的玉璧放于棺椁中间,有敛尸作用。
1983年广东南越王墓出土了许多汉代精美的玉器,其中有一些玉璧。有一件玉璧,直径33.4厘米,是目前所知出土汉代玉璧中最大的,且十分精美。璧面分三区,并以三圈绳索纹相隔,内区饰三组龙纹,中区饰蒲格涡纹,外区饰七组变形龙纹,纹饰精细。1984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也出土了许多精美玉器,其中有多件玉璧。
唐
唐 龙首
长6、宽1.7、高1.9厘米
器为长方形龙首,巨目宽眉,长吻张口,双耳后抿,双长角,角端向上翻卷。嘴角处有一穿孔,鬣、须等细部以阴刻线表现。
宋
宋 云龙佩
长6.9、宽5厘米
器双面雕。龙身粗壮,向上高高翻卷与前爪形成环形,间以寥寥数刀刻云纹连接。通体鳞纹,爪部雕刻有细密的锯齿纹,张口吐舌,上唇上卷,眼为长菱形,角及长鬣向后飞扬。
元
元 玉坐龙
高4.8厘米 长5厘米 宽1.9厘米
白玉,镂空雕刻,龙蹲坐状,昂首,挺胸,弓背。头上有角,角向上勾卷,并镂空一孔,可系佩。张口露齿,嘴中吞一颗珠,双眼为椭圆形,腮部有卷云纹。双眉很粗,眉骨凸起,嘴下颔有胡须,与颈相连,颈胸处刻有横阴线纹,一股长发飘伏在脑后,尾从后腿下穿过,尾尖向上翘,与发相连。龙身光素无纹,四肢粗壮,前肢直立,后肢卧伏,刻出爪纹。
通体光润亮泽,抛光精细,龙纹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元代崇尚白玉。元末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蹲坐状的龙形象,在唐以前很少见。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元代青玉莲托坐龙,造型十分优美,龙纹雕刻精妙。元代玉龙雕刻精美,龙纹成为玉雕中的传统纹样,而且向艺术性方向发展,并加以规范化,形象凶猛,气势非凡。不仅在玉器上,而且在青花瓷器中,龙纹被刻画得更为生动,小头、细颈、长身、蛇尾,形象凶悍,为明清龙纹打下了基础。元代玉雕龙纹在器物中常见,如玉押纽部的龙纹、玉坐龙、玉炉顶、玉帽顶上的玉镂雕龙穿花纹、龙纹带钩、玉樽上面的浮雕龙纹等等,形态各异,姿态优美。
明
明 玉龙凤纹执壶
通高15厘米 口径4.3厘米 足径4×3.2厘米
青白玉,局部有灰褐色沁。带盖,壶直口,细颈,长弧腹,椭圆形圈足。壶腹部琢刻龙凤纹,腹一面饰双龙纹,阴刻大龙和小龙,周围饰云纹,腹另一面饰双凤纹,阴刻大凤和小凤在云中穿梭,凤尾部较长,肢体上刻有茸茸细毛。壶一侧雕兽吞式流,上面饰云纹,壶另一侧有兽吞式柄,柄顶端有一桥形系。足外壁刻绳纹一周。盖为半圆形,兽纽,镂空雕刻,盖面阴刻四朵缠枝荷花纹。
壶造型秀美,制作精巧,采用减地隐起阳纹与阴刻相结合的技法,龙凤纹雕刻较为精美,纹饰流畅。明代玉壶壶盖上的纽多为兽形、龙形或人形纽。
清
清 鱼龙形花插
高15、长15.6、宽3.6厘米
器为二鱼龙,身下刻寿山福海纹。大鱼龙仰头,大张口,中空,可插花,下颔部阴刻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明代玉花插多为灵芝、玉兰等造型,厚重,纹饰简练,很少出现枝杈,清代玉花插造型更为复杂多样。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