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案例——银行与借款人的共赢之路

文摘   2024-11-09 19:00   广东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金融借贷的普及,引发的借贷纠纷频发。然而,通过调解,许多纠纷得以圆满且高效地解决,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秩序稳定。以下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展示了调解在解决银行与农户贷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案件1】2021年11月5日,李某与某银行签订《农户贷款借款合同》后,本应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然而,天公不作美,恶劣天气使农作物受灾,导致李某生产经营面临重重困难,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

承办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全面审查了案件背景、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双方的履约情况。了解到李某的实际困难后,法官结合李某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引导其增强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通过释法明理,让李某明白拖欠借款时间越长,经济负担会越来越大。诚实守信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义务。

考虑到李某的实际困难,法院积极推动双方进行调解。最终,李某还款3万元,同时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银行同意李某将剩余本息分期履行。(来源:中国法院网)

【案件2】2018年12月26日,陈某夫妻以年利率 4.75% 的利息向银行借款40000元用于购买化肥,还款日为2020年11月30日。借款到期后,陈某夫妻未如期偿还借款本息。经银行多次催告未果后,银行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蓝文远多方了解到,陈某夫妻因近年天气原因,外加疫情影响,作物收成不好,且膝下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女儿,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还给银行。考虑到上述情况,蓝文远决定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尽量在保证双方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取最优的解决办法。

蓝文远主动与原告沟通说明了被告的困境,争取给予被告一定的宽限期。最终,通过蓝文远不辞辛劳地反复沟通与协调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银行同意陈某夫妻二人延迟还款的请求。

【理解与适用】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可以进行调解

《民法典》合同编有关规定,当借款人因遭受自然灾害、不可抗力或经济形势的显著变化等无法预见且不可避免的情形而陷入还款困境时,有权依法向法院申请变更或调整原条款约定。上述案例中,农户未能按时还款并非主观恶意拖欠,而是客观因素所致。

银行与农户之间的贷款纠纷不仅关系到农户的生计问题,也关系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金融秩序的稳定。案例充分体现了调解在解决银行与农户贷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符合法律规定。

调解的重要性在于——调和,其为双方提供了一种非诉讼的解决方式,避免了漫长的诉讼程序和高昂的诉讼成本。调解可以更快地解决纠纷,节省双方的时间和精力,避免因诉讼而产生的敌对关系,有助于双方在未来继续合作。

同时,调解对维护金融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也具有积极作用,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调解在解决银行与借款人贷款纠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积极推广调解方式,让调解成为解决金融纠纷的首选途径,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和谐稳定。

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发表您的宝贵见解!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我们主页!

关注“微峰法务总部”,个债自救不迷路!

声明: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峰法务总部
提供关于不良资产行业的专业信息,以及解决问题之道。
 最新文章